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杜智敏 著,郭宜斌 校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2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44605
版次:1
商品编码:115707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统计分析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2
字数:881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以抽样调查为重点,以社会调查研究的工作流为主线,全面介绍社会调查的理论与方法。第一篇导论,包括学习指导和社会调查概论;第二篇调查研究的准备阶段,包括选题、研究设计及文献法;第三、四、五篇,分别给出抽样调查、实地调查和混合方法研究的适用范围、研究特点、资料的搜集与分析过程;第六篇为调查报告的撰写。本书写作的指导思想是"为用而写",坚持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突出实践性、可操作性,通过学习《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读者能够独立完成社会调查的全过程,包括利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作为教材,坚持"教"与"学"的结合,融思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配合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在提高调查研究能力的同时,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在写作上,坚持从读者的实际出发,避免抽象的理论阐述,丰富多彩的案例和插图、漫画的引入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杜智敏,曾被评为航空工业部优秀教师,多次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教书育人先进工作者和校先进工作者,研究生教育与管理工作获校“思达”奖教金一等奖。1988年参加北京市委教育部、市委研究室组织的“首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调查”中的“高校教书育人的现状与建议”专题的调研和专题报告的撰写,编辑出版的《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被评为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1988年度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1988年高等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目录

第一篇 导 论

第0章 社会调查方法的作用、 意义及其学法
0.1 为什么要学习社会调查方法
0.1.1 方法与科学方法的重要性
0.1.2 学习社会调查方法的意义与作用
0.2 怎样才能学好“社会调查方法”课程
0.2.1 明确学习社会调查方法的目标
0.2.2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思考与实践
第1章 社会调查概论
1.1 社会调查的概念与解析
1.1.1 社会调查的概念
1.1.2 对社会调查的概念解析
1.2 社会调查的作用
1.2.1 社会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1.2.2 社会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1.2.3 开展调查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社会调查的基本类型
1.3.1 根据调查对象的范围分类
1.3.2 根据调查研究范式分类
1.3.3 根据时间维度分类
1.3.4 社会调查的其他分类
1.4 社会调查的一般过程
1.4.1 选题阶段
1.4.2 准备阶段
1.4.3 实施阶段
1.4.4 分析阶段
1.4.5 总结阶段
1.5 社会调查应遵循的道德伦理
1.5.1 客观, 实事求是
1.5.2 诚实, 决不作假
1.5.3 研究伦理, 始终坚守
1.6 阅读广角与案例
1.6.1 对社会调查的不同界定
1.6.2 好心办坏事――湖北稻农的遭遇
1.6.3 美国民意研究协会行为规范(节选)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第二篇 准 备 阶 段
第2章 课题的选择与研究设计
2.1 选题――确定社会调查的题目
2.1.1 选题的重要性
2.1.2 课题的来源
2.1.3 自选课题的选题原则
2.1.4 选题的过程
2.2 文献回顾――社会调查的基础与前导
2.2.1 文献及其分类
2.2.2 文献回顾对社会调查的作用
2.2.3 文献调查法是进行社会研究的重要方法
2.2.4 文献回顾的主要任务
2.2.5 考察资料的科学性
2.3 社会调查总体方案的设计
2.3.1 总体方案的五项设计原则
2.3.2 社会调查总体方案设计的内容
2.4 案例
2.4.1选题案例――“蚁族”诞生记
2.4.2 我国2000―2009年腐败案例研究报告――基于2800 余个报道案例的分析
2.4.3 蒙汉通婚研究的调查方案设计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第三篇 定量研究范式的社会调查――抽样调查
第3章 抽样调查概述
3.1 抽样调查的概念
3.1.1 抽样调查的概念
3.1.2 抽样调查方法的特点与优点
3.1.3 抽样调查的局限性
3.2 抽样调查数据的特点
3.2.1 几个基本概念
3.2.2 抽样调查数据的特点
3.3 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理论依据
3.3.1 哲学的视角
3.3.2 数学的视角
3.4 抽样调查的过程
3.4.1 选题阶段
3.4.2 准备阶段
3.4.3 数据搜集阶段
3.4.4 分析阶段
3.4.5 总结阶段
3.5 统计分析的有力工具――SPSS
3.5.1 SPSS简介
3.5.2 SPSS的安装、 启动与退出
3.5.3 数据编辑窗口
3.5.4 结果输出窗口
3.5.5 对话框
3.6 案例
3.6.1 2010年青少年健康人格调查(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
3.6.2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行业发展状况调查(2013年1月)
3.6.3 “福利依赖”是否存在――中国城市低保制度的一个实证研究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4章 问卷设计
4.1 问卷的结构与类型
4.1.1 问卷、 调查表和量表
4.1.2 问卷的结构
4.1.3 问卷的类型
4.2 概念的操作化――问卷设计的基础
4.2.1 测量概述
4.2.2 概念的操作化概述
4.2.3 概念操作化的方法
4.3 问卷的质量标准
4.3.1 问卷的信度
4.3.2 问卷的效度
4.3.3 信度与效度的关系
4.3.4 提高信度与效度的途径
4.4 问卷的形成过程
4.4.1 问卷设计的准备工作
4.4.2 探索性工作
4.4.3 设计问卷初稿
4.4.4 专家调查, 修改问卷内容
4.4.5 通过试测, 修改问卷内容
4.4.6 问卷的版面设计
4.5 问卷主体的编制
4.5.1 封闭式题目的类型
4.5.2 问题内容的分类
4.5.3 问题的编写
4.5.4 封闭式题目答案的编写
4.6 网络问卷的设计
4.6.1 印刷问卷调查与网络问卷调查的差异
4.6.2 网络问卷的设计原则
4.6.3 网络问卷界面的设计方法
4.6.4 网络问卷设计中的其他问题
4.7 案例
4.7.1 “收入”与“幸福感”的操作化定义的确定
4.7.2 上海市青少年控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摘编)
4.7.3 北京市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摘编)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5章 抽样设计
5.1 抽样概述
5.1.1 抽样的意义与作用
5.1.2 抽样阶段的主要工作与程序
5.1.3 设计抽样方案的原则
5.2 一阶段概率抽样
5.2.1 简单随机抽样
5.2.2 系统抽样
5.2.3 分层抽样
5.2.4 整群抽样
5.2.5 一阶段抽样方法之比较
5.3 多阶段概率抽样
5.3.1 分层多阶段等概率抽样
5.3.2 PPS方法
5.3.3 多阶段混合抽样法
5.3.4 户内抽样
5.4 非概率抽样
5.4.1 偶遇抽样
5.4.2 判断抽样
5.4.3 定额抽样
5.4.4 滚雪球抽样
5.5 样本容量的确定
5.5.1 影响样本容量的因素
5.5.2 确定样本量的步骤
5.5.3 经验样本容量
5.6 抽样框误差――抽样设计中的非抽样误差
5.6.1 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
5.6.2 抽样框误差
5.6.3 树立正确的误差观
5.7 案例
5.7.1 你是否相信星座
5.7.2 调查方法――中国互联网络第31次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3年1月)
5.7.3 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抽样设计方案(摘编)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6章 定量资料的搜集
6.1 自填式问卷法
6.1.1 发送问卷方式
6.1.2 报刊问卷方式
6.1.3 邮寄问卷方式
6.1.4 笔记本计算机辅助问卷调查法
6.2 自填式问卷法中的回答误差
6.2.1 回答误差的概念
6.2.2 回答的影响
6.2.3 问卷的有效回收率
6.2.4 减少回答误差的预防措施
6.2.5 减少回答的补救措施
6.3 结构式的当面访谈法
6.3.1 结构式访谈的概念
6.3.2 结构式当面访谈法的做法
6.3.3 对结构式当面访谈的评析
6.4 结构式电话访谈
6.4.1 电话访谈的具体步骤
6.4.2 电话访谈的优点与局限性
6.5 结构式访谈的质量保证体系
6.5.1 全面质量管理与质量保证体系概述
6.5.2 结构式访谈的质量保证体系
6.6 网络调查法
6.6.1 网络自填式问卷调查的途径
6.6.2 网络调查的实施
6.6.3 网络调查的利与弊
6.6.4 网络调查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6.7 案例
6.7.1 人口普查漏登率0.12%是如何达到的――马建堂解读中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6.7.2 书面调查和网络调查的区别――两种数据搜集方法的比较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7章 数据资料的预处理
7.1 对答卷的审核与编码
7.1.1 对答卷质量的审核
7.1.2 对问卷进行编码
7.2 建立SPSS格式的数据文件
7.2.1 利用数据编辑器窗口建立数据文件
7.2.2 Excel格式数据文件的转换
7.2.3 数据文件的合并
7.3 数据的净化
7.3.1 利用菜单“分析”中的“探索”清理极端值
7.3.2 利用“交叉表”检查互斥数据
7.3.3 重复个案的排查
7.3.4 答卷录入质量的检查
7.4 数据的加工
7.4.1 缺失值的处理
7.4.2 逆向题目的重新计分
7.4.3 选取数据子集
7.4.4 生成新变量
7.4.5 数据文件的“拆分”
7.5 案例――建立时间管理倾向量表的数据文件模板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8章 对调查题目数据特征的统计分析
8.1 单变量的频数分析――一个单选题的统计表与统计图
8.1.1 频数分布表
8.1.2 常用的统计图
8.2 单变量分布的特征量数――一个单选题的数据分布特征
8.2.1 数据的集中趋势
8.2.2 数据的离中趋势
8.2.3 偏度与峰度
8.2.4 相对量数
8.2.5 参数估计
8.3 利用SPSS对单变量的数据特征进行统计分析
8.3.1 利用SPSS的“频率”模块进行统计分析
8.3.2 利用“描述”模块进行单变量的统计分析
8.4 双变量的交互分析――对两个单选题交叉分组数据的描述
8.4.1 交叉表
8.4.2 常用统计图
8.4.3 利用SPSS“交叉表”进行频数分析
8.4.4 利用SPSS“图形”菜单做复式条形图
8.5 多响应变量分析――多项选择题的频数分析
8.5.1 多响应变量分析的提出
8.5.2 SPSS中“多重响应”的功能
8.5.3 利用“多重响应”做多选题的描述统计分析
8.6 利用统计图时应注意的问题
8.6.1 掌握制作统计图的基本原则
8.6.2 学会审图, 谨防统计图中的“陷阱”
8.6.3 学会读图, 抓住重点深入思考
8.7 案例
8.7.1 对大学生学习目的与动机的总体分析(节选)
8.7.2 贩卖毒品罪实证分析(节选)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9章 群体差异比较及变量间的相关分析
9.1 假设检验的思路与方法
9.1.1 检验两个总体均值差异的基本思路
9.1.2 利用SPSS进行假设检验的步骤
9.1.3 进行假设检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2 两个独立正态总体均值差异的T检验――对两个群体的差异比较之一
9.2.1 两个独立样本T检验的思路
9.2.2 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的前提条件
9.2.3 利用SPSS比较两个独立正态总体均值的差异
9.3 两个相关正态总体均值差异的显著性检验――两个群体差异的比较之二
9.3.1 配对样本T检验的思路
9.3.2 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的前提条件
9.3.3 利用SPSS比较两个相关正态总体均值的差异
9.4 单因素方差分析――多个群体均值差异的比较
9.4.1 单因素方差分析概述
9.4.2 利用SPSS比较多个正态独立总体均值的差异
9.5 对比例的一致性检验――多个群体比例差异的比较
9.5.1 多个总体比例一致性检验的思路
9.5.2 利用“交叉表”进行χ2一致性检验
9.5.3 卡方检验在评价样本质量中的应用
9.6 两个变量间的相关关系
9.6.1 相关分析概述
9.6.2 利用SPSS“交叉表”进行双变量相关分析
9.6.3 利用SPSS“相关”中的“双变量”进行相关分析
9.6.4 利用“相关”中的“偏相关”进行相关分析
9.7 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应用――事物间的非确定性因果关系
9.7.1 回归分析概述
9.7.2 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9.7.3 利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
9.8 案例
9.8.1 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略差异的研究(节选)
9.8.2 相关分析与线性回归分析在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分析中的应用(节选)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四篇 定性研究范式的社会调查――定性的实地研究
第10章 定性的实地研究
10.1 实地研究概述
10.1.1 实地研究的概念
10.1.2 定性研究范式与定量研究范式的比较
10.1.3 定性实地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10.2 田野调查
10.2.1 适合田野调查的议题
10.2.2 田野调查的过程
10.2.3 田野调查实施过程中的几个问题
10.2.4 关于个案研究的“代表性”
10.3 个案调查与典型调查
10.3.1 个案调查
10.3.2 典型调查
10.3.3 蹲点调查
10.4 案例
10.4.1 关于《街角社会》的成书过程
10.4.2 从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看“中华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对鹤年堂、 同仁堂的比较研究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11章 定性资料的搜集
11.1 观察法
11.1.1 观察法概述
11.1.2 实地观察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11.1.3 努力降低观察中的误差
11.1.4 观察法的优势与局限
11.2 访谈法
11.2.1 访谈法概述
11.2.2 个别访谈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11.2.3 焦点小组访谈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11.3 访谈的技巧与评价
11.3.1 访谈的技巧
11.3.2 对访谈法的评价
11.4 案例
11.4.1 对真维斯专卖店的暗访
11.4.2 对青年教师的访谈提纲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12章 定性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12.1 定性资料分析概述
12.1.1 定性资料的性质
12.1.2 定性分析的目的
12.1.3 定性资料分析的互动模式
12.1.4 定性与定量资料分析的差异比较
12.2 定性资料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12.2.1 定性资料的初步整理
12.2.2 定性资料的审核
12.3 定性资料的编码
12.3.1 编码的意义
12.3.2 定性资料的分类
12.3.3 斯特劳斯的三级编码
12.3.4 撰写备忘录
12.4 定性资料的分析策略
12.4.1 连续逼近法
12.4.2 图表
12.4.3 主题框架法
12.5 案例
12.5.1 中国情境下成功品牌延伸影响因素的案例研究
12.5.2 基于医院延续护理开展现状与问题的质性研究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五篇 混合研究范式的社会调查――定量与定性的结合
第13章 混合方法研究
13.1 混合方法研究概述
13.1.1 混合方法研究的产生与发展
13.1.2 混合方法研究的概念
13.1.3 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的必要性
13.1.4 混合方法研究的作用与适用范围
13.2 混合方法研究设计类型
13.2.1 三角互证设计
13.2.2 嵌入式设计
13.2.3 解释性设计
13.2.4 探究性设计
13.2.5 混合方法研究综合各类设计类型的整合方案
13.3 混合方法研究的过程与实施
13.3.1 混合方法研究的过程
13.3.2 混合方法研究实施中的几个问题
13.3.3 混合方法研究的评价
13.4 案例
13.4.1 对北京中产阶级消费模式的研究
13.4.2 流动儿童的教育问题研究的研究设计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第六篇 调查报告的撰写
第14章 调查报告的撰写
14.1 调查报告质量的评价标准
14.1.1 内容的真实、 可靠性
14.1.2 论题的针对性
14.1.3 见解的新颖性
14.1.4 价值的时效性
14.2 调查报告的一般写作过程
14.2.1 提炼报告主题思想
14.2.2 确定调查报告的组成和类型
14.2.3 整理分析各类材料
14.2.4 拟定写作提纲
14.2.5 撰写调查报告初稿
14.2.6 修稿与定稿
14.3 调查报告的基本结构
14.3.1 总标题
14.3.2 前言
14.3.3 主体
14.3.4 结束语
14.4 学术性调查报告的撰写
14.4.1 前言的撰写
14.4.2 研究方法的撰写
14.4.3 调查结果的撰写
14.4.4 讨论的撰写
14.4.5 附录的撰写
14.4.6 实地调查研究报告的写作特点
14.5 应用型调查报告的撰写
14.5.1 揭示问题的调查报告
14.5.2 总结经验的调查报告
14.6 调查报告的若干写作规范
14.6.1 报告写作的规范化
14.6.2 语言的运用
14.6.4 摘要的撰写与关键词的选取
14.6.5 参考文献与注释的撰写
14.7 案例
14.7.1 食品安全事件中公众感知风险的动态变化――以问题奶粉为例
14.7.2 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工作在基层
思考与实践
复习思考题
实践与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统计分析教材:社会调查方法与实践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