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通三统》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作者简介
甘阳,三联书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主编、“西学源流”丛书主编,译有《人论》、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与崔之元合编)、《古今中西之争》等。本书是作者所写的随笔文章结集,分八辑,近一百六十余篇。
目录
上篇 新时代的“通三统”中篇 “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下篇 大学之道与文明自觉
精彩书摘
当代中国三种传统的并存 我们目前在中国可以看到三种传统,一个是改革二十五年来形成的传统,虽然时间很短,但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很多观念包括很多词汇都已经深入人心,融人中国人日常语言的一部分,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传统。这个传统大致是以“市场”为中心延伸出来的,包括很多为我们今天熟悉的概念,例如自由和权利等等。另外一个传统则是共和国开国以来,毛泽东时代所形成的传统,这个传统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平等,是一个追求平等和正义的传统。我们今天可以看得出来,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从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表现得非常强劲,从9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毛泽东时代就有很多的讨论,90年代后期以来这个平等传统更是非常强劲。这在十年以前恐怕不大可能会想到,毛泽东时代的平等传统已经成为当代中国人生活当中的一个强势传统。最后,当然就是中国数千年形成的文明传统,即通常所谓的中国传统文化或儒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常常难以准确描述,但在中国人日常生活当中的主要表现简单讲就是注重人情和乡情,这在中国现在的许多电视剧特别是家庭生活剧以及讲结婚离婚的日常伦理剧中可以看得非常清楚。 以上三种传统的并存是中国社会特别是中国大陆非常独特的国情。如果我们以香港社会作为对照的话就可以看出,香港社会有上面说的第一种传统(市场和自由的传统)和第三种传统(高度注重人情乡情的传统),但香港社会没有上面说的第二种传统,即没有强烈追求“平等”的传统。因此尽管香港社会是一个高度不平等的社会,也有很多人在致力改善这种不平等,但不平等的问题在香港从来没有成为一个引起激烈意识形态争论的问题。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以美国作对比的话则可以看出,美国有上面说的第一种和第二种传统,即自由和平等的传统都非常强烈,而且这两种传统之间的张力可以说就是美国的基本国情,但美国没有我们上面说的第三种传统,没有什么人情和乡情观念,更没有人情和乡情背后的一整套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 但我们经常会看到,在当代中国的讨论当中,这三个传统似乎常常被置于一种互相排斥的状态,有些人会特别强调其中的一种传统而排斥其他的传统。大家可能都会感到,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充满着争论,这些争论有时候甚至影响到个人生活。已经有十几年友谊基础的好朋友,突然之间看法不太一样了,分歧很严重了以后,朋友都很难做下去,很伤感情。这就是因为一些比较大的争论,特别是涉及到对毛泽东时代的看法分歧很大,而且争论特别容易情绪化。 这次演讲的题目“三种传统的融会与中华文明的复兴”,源于2004年底《21世纪经济报道》年终特刊的一次采访。当时说了一个很不成熟也很简单的看法,即认为我们今天需要重新认识中国改革成功与毛泽东时代的联系和连续性,重新认识整个传统中国的历史文明对现代中国的奠基性。我今天演讲的主题也就是要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套用从前中国公羊学的一个说法,就是我们今天要达成新时代的“通三统”。何谓“中国文化问题” 现在大家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似乎正面的肯定开始比较容易被接受了,至少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上如果有分歧,也不一定会引起那么强的感情纠纷。但这仅仅是最近两三年的事,以往一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同样会争得剑拔弩张的。 ……
前言/序言
通三统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