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三统》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甘阳,三联书店“现代西方学术文库”主编、“西学源流”丛书主编,译有《人论》、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中国改革的政治经济学》(与崔之元合编)、《古今中西之争》等。本书是作者所写的随笔文章结集,分八辑,近一百六十余篇。
好书 发货快 还要凑字数
评分推荐给大家,这都是好书~~慢慢看。
评分甘阳,八十年代在北京大学外哲所毕业后创办“文化:中国与世界”系列丛书(三联书店出版);九十年代赴芝加哥大学社会思想委员会师从希尔斯和布鲁姆等名师深入研究西方文明史。现任香港大学亚洲中心专职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客座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近著有《政治哲人施特劳斯》、《古今中西之争》《将错就错》,编著有《八十年代文化意识》、《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与陈来、苏力合编)等。
评分2009年出任中山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兼任博雅学院院长,通识教育总监。
评分看了好几次了,终于搞活动了,满减,立马入手。
评分《通三统》体现了作者近年的主要关切即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明自主性问题,认为唯有自觉地立足于中国历史文明的连续统中,方有可能在全球化时代挺拔中国文明的主体性。为此,本书上篇提出了“新时代的通三统”问题,强调孔夫子的传统,毛泽东的传统,邓小平的传统,是同一个中国历史文明连续统;中篇则提出,全球化加速带来的所谓“空间化”和“当代性”导致文明空洞化和庸俗化的危险,对此必须自觉地拉长时间和历史的长度来强化文明的厚度和深度;下篇论述了以经典阅读为中心的通识教育主张,认为中国大学通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成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即中国文明主体性意识。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有个段落,我是第二次听到了,说到从“政治”“行政”分离的角度看政治体制,中美两国的共性比美法共性要大,都是“政治集权”“行政分权”的国家。平时熟知的说法是中国是中央集权国家,美国是联邦制,没有半毛钱关系。这不是去跟美帝套近乎,不是给自己贴“民主”的金。这是克林顿第二届政府主管亚洲事务的助理国务卿Susan Shirk根据她1980到1990每年到中国实地考察写成的The Politicq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一书里提出的。当然我们知道有句诗说了: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通共。所以有这种逆天的论调,也不用惊诧。
评分这本书是甘阳05,06两年在清华三个演讲的集子,第一个讲“通三统”的又是最关键,他强调最多的。“通识教育”的演讲是甘阳对大学教育改革的主张,最终是为了从大学教育着手实现“通三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