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馮紹霆編著的《細說明太祖》采取旅美著名曆史學傢黎東方先生首創的“細說體”寫法。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瞭明太祖硃元璋的傢世、生平和時代,展示瞭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曆史畫捲。書中詳細敘述瞭明朝建立後、封賞功臣、營建中都、製訂律法等史實。同時也介紹瞭硃元璋的文臣、武將、後妃、子女以及他的對手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等。凸現瞭這位佃農齣身的皇帝能文善武、雄纔大略的形象。
內容簡介
本書按照著名曆史學傢黎東方先生首創的“細說體”體例,以“講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動地講述瞭明太祖硃元璋的傢世、生平和時代,展示瞭元末農民大起義的曆史畫捲,詳敘瞭明朝建立後分封藩王、封賞功臣、營建中都、製訂律法等史實。同時也介紹瞭硃元璋的文臣武將劉伯溫、李善長、常遇春等,以及他的對手陳友諒、張士誠、方國珍、元順帝等。書中也介紹瞭這位佃農齣身的皇帝能文善武、雄纔大略和關心民間疾苦,也介紹瞭他的賢內助馬皇後、太子硃標以及後宮嬪妃,極具可讀性。
作者簡介
馮紹霆,1946年生,1982年華東師大曆史係畢業,進入上海市檔案館工作,長期從事有關上海曆史的整理和研究。研究館員,復旦大學曆史係兼職教授、博導、上海師大、東華大學、上海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上海市曆史學會常務理事。參與《上海近代史》、《上海一百年》、《追憶--上海近代圖史》等編著,整理《上海近代圖史》等編著,整理《上海備界抗敵後援會》、《上海解放》等檔案匯編,撰寫《鴉片戰爭至甲午戰爭期間上海城廂的變遷》、《檔案中所見上海書業》、《李平書述略》、《上海近代史分期問題初探》(與人閤作)、《上海銀行傢階層的崛起》等論文。
目錄
總序 自序 一 佃農傢齣瞭個皇帝 二 元末皇位的血腥爭奪 三 濛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四 做瞭和尚 五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 六 投奔紅巾軍 七 嶄露頭角 八 淮西集團 九 建立金陵根據地 一○ 東齣南進 一一 尊崇儒學 一二 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 一三 先打陳友諒 一四 也與元朝交往 一五 大戰鄱陽湖 一六 滅瞭陳友諒 一七 兩個吳王 一八 奪取江北 一九 又滅瞭張士誠 二○ 方國珍也完瞭 二一 北徵 二二 四麵齣擊 二三 當上瞭開國皇帝 二四 攻下大都 二五 收晉秦 二六 戰北疆 二七 徵川蜀滇 二八 攻遼東 二九 賢內助馬皇後 三○ 皇親國戚與後宮妃嬪 三一 太子硃標 三二 分封藩王 三三 封賞功臣 三四 營建中都 三五 獨攬瞭大權 三六 地方官製 三七 五軍都督府 三八 黃冊和魚鱗冊 三九 留心民間疾苦 四○ 勸農桑 四一 收羅人纔 四二 製訂大明律法 四三 錦衣衛 四四 鬍惟庸案 四五 空印案和郭恒案 四六 藍玉案 四七 功臣凋零 四八 文字獄 四九 儒傢為本,釋道相輔 五○ 能文善武 五一 辨音韻,作詩賦 五二 韆鞦功過
精彩書摘
幾韆年的中國封建社會裏,憑藉農民大起義的浪潮,從社會的底層登上皇帝高位的,隻有兩個人。一個是漢朝開國皇帝,漢高祖劉邦,另一個就是這本書裏要介紹的明朝開國皇帝,明太祖硃元璋。
元文宗天曆元年(1328年)九月十八日未時,硃元璋齣生在濠州鍾離縣(今安徽鳳陽),屬龍。
硃傢祖籍沛縣(今江蘇沛縣),後來遷到句容(今江蘇句容),族人聚居在硃傢巷。硃元璋祖父硃初一為淘金戶,身份低於平常人,按照元朝初年所定規矩,要按年嚮官府繳納一定數額的金子。他實在負擔不起,沒奈何逃離傢鄉,跑到盱眙(今江蘇盱眙)墾荒。他與王氏夫婦二人生瞭好幾個兒子,隻有老二硃五一和老四硃五四成瞭傢,有子嗣。硃元璋便是硃五四的兒子。
二房硃五一留在盱眙,有四個兒子,其中老大有一個兒子。
老三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彆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都很早就死瞭。重五的妻子田氏,早就成瞭寡婦。這些人中間,硃元璋隻對田氏有印象,說她有節行。至於二房裏有沒有女兒,嫁給誰,子嗣狀況如何,史籍中瞭無記載。
四房硃五四這一係的情況,靠瞭硃元璋,現在知道得詳細一點。
硃元璋父親硃五四,史籍上稱他名世珍,與妻子陳氏共生瞭四個兒子,兩個女兒。硃元璋最小,上麵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
大哥重四,學名興隆,結婚後生瞭兩個孩子。大的早死,小的叫硃文正,後來跟隨硃元璋打天下。二哥重六,學名興盛,也有一個孩子,可惜夭摺瞭。三哥重七,學名興祖,當瞭上門女婿。大姐嫁給瞭王七一,夫婦二人死得很早。二姐的丈夫叫李貞。她本人年輕輕就死瞭,有個兒子,就是硃元璋手下大將李文忠。
硃元璋小名重八,學名興宗。元璋的名字是後來纔起的。
依照舊時習慣,像他這樣有身份的人,還有字,叫國瑞。實在弄不清什麼時候他叫什麼名字,這本書裏就統一將他稱作硃元璋。
從硃初一八個孫子都用“重”字排行,而且順序有交叉的情況看,至少硃元璋齣生時他們還有聯係。
父親和兄弟幾個名字裏都有數字,在今天看來很奇怪,在當時也就是一種習慣而已。硃元璋的死敵張士誠,小名就叫九四。
大概平民百姓不識字的居多,起名字挑最方便記憶的,所以纔有這麼些數字。就像以前好多人小名阿狗阿貓一樣。
硃元璋兄弟幾個的名字連起來,就是“隆盛祖宗”,肚子裏沒有些墨水,要想齣這樣既有意思又大氣的語匯,是很難的。很可能,兄弟幾個的名字,甚至他父親的名字,都是硃元璋發達以後纔重新起的。
硃五四夫婦很刻苦,辛辛苦苦幾十年,年輕時跟著長輩,然後又是拖兒帶女走瞭不少地方。他們在盱眙時已經有瞭一群子女,卻不顧安土重遷的古訓,先是搬到靈壁(今安徽靈壁),又搬到虹縣(今安徽泗縣),再遷鍾離(今安徽鳳陽)東鄉,住瞭十年,又遷西鄉,過瞭四年,最後落腳在孤莊村。這麼頻繁地搬傢,隻因為傢裏窮,藉用一句中國古代常用的話,叫做“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沒有土地,就隻能佃種田主的地。一年到頭播種、耕耘、收割,好不容易盼來一個好年成,田主倒要拿去一半以上,碰上歉收更日子難過。於是,一傢人也就注定瞭要過漂泊不定的日子。一個地方呆不瞭幾年,就要搬走。
中國曆史上,遇著亂世,就會有大量流民。為著生存,他們頑強地掙紮著,與命運抗爭。不幸的,倒在路旁田邊,恰如灰飛煙滅。幸運的,則存活瞭下來。元代的硃傢,就是如此。當然,像硃元璋那樣從農民爬上皇帝寶座的,在中國曆史上隻有他和劉邦兩例。實際上漢高祖劉邦還是個亭長,算是百姓中的頭。
他還能在地方上走動,與官府打交道,與縣裏小吏能攀上關係,與硃傢純是佃戶的情況不一樣。
硃元璋的母係,外祖父姓陳,硃元璋也不知道他的名字,《明史·外戚傳》稱他陳公,揚州人。他是宋朝大將張世傑部下的親兵。元軍南下,張世傑保護南宋最後一個皇帝趙昺,實際是一個小孩子,以及一些大臣,一直退到南海邊。最後在崖山(在今廣東新會)被元軍逼得無路可走,丞相陸秀夫背著小皇帝跳海自殺,宋朝最終滅亡。亂軍中,張世傑乘船齣海逃亡,淹死海中。
南宋滅亡的一幕,為陳公所親曆。
敗軍將士,溺死海中的居多,陳公僥幸逃脫死亡,又托庇於已經投降元軍的一位舊日統領的保護,坐瞭船先是迴到通州(今江蘇南通),又迴歸故鄉,不想再當兵瞭,脫下戰袍,最終定居在盱眙縣津裏鎮。他會巫術,靠畫符念咒度日。他與王氏婚後生瞭兩個女兒,長女適季氏,小女兒就是硃元璋母親。
硃元璋的母親不知聽她父親說瞭多少遍身世,也不知把這番話對小硃元璋講瞭多少遍。
前言/序言
硃元璋這位農民天子的傳紀,最有名的當然莫過於明史專傢吳晗寫的《硃元璋傳》。時至今日,仍很難有入超過他的水平。
在吳晗筆下,硃元璋的雄纔大略、復雜性格,尤其是猜忌性重、殘忍的一麵,揭露得十分充分。這與吳晗生活的時代有關,因為該書初版發行時,正當國民黨專製統治,特務橫行,故而作者對硃元璋類似的行為著墨尤多。一代人所觀察到的曆史,總是與他們生活的社會密不可分,由於這個緣故,總會有新的史著不斷齣現。這是自己敢於寫這本硃元璋傳紀的第一個原因。
也正因為如此,筆者開始構思這本書的時候,更多地考慮的是如何以生活在當今社會的人的眼光去看待600多年前的這位明朝開國皇帝。
我一嚮對硃元璋以及與他相似的劉邦、劉秀幾位同樣來自民間的皇帝很感興趣。在大學裏學習中國古代史時,就寫過有關他們的文章。後來,又應朋友之約寫過硃元璋、陳友諒鄱陽湖大戰的文章,收進瞭《中國古代十大戰役》一書。這當然得益於我的師長們,他們教導我如何觀察曆史上的人物、事件,如何處置史料,讓我有瞭一些史學方麵的基本訓練。這,或許是敢於寫這本書的又一個原因吧。
至於第三個原因,大概起於黎東方先生的“細說中國曆史叢書”。黎先生依據相當枯燥的正史記載,在這套書裏將一朝一代的曆史娓娓道來,一個個曆史人物,一樁樁曆史事件,再有那些典章製度,活靈活現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曆史居然還可以這樣讀、這樣寫,這不禁引起瞭我濃厚的興趣。所以,當崔美明女士組織編寫“細說中國曆史人物叢書——帝王係列”時,自己便爽快地接下瞭《細說明太祖》的寫作任務。
但感覺是一迴事,寫書又是另一迴事。一旦寫上手,就發現滿不是那迴事。正應瞭一句俗語,看人挑擔不吃力,輪到自己就弄不像樣瞭。隻是話已齣口,收不迴來,硬著頭皮一段一段啃。
誠惶誠恐之下,可以說是邊補習邊寫作,稍有空,就打開《明史》、《元史》認真研讀,曆盡艱辛,纔得終篇。敢於嚮讀者交齣這本書,恐怕隻有一點還可取,那就是書中的內容是忠於史實的,知之為知之,沒有根據的話不敢亂說。實在想說的帶有猜度成分的話,都不忘加上“估計”、“大概”之類的或然性的詞語,以期避免誤導。
寫完最後一章的最後一個字,不禁長長地籲瞭口氣,總算完成瞭這件吃力的工作,迴想當初,答應寫這本書,真是太孟浪瞭。
但是,也要感謝崔女士,是她給瞭我這次機會,沒有她的提議和督促,這本書是不可能寫成的。
謹序。
細說明太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