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傢層麵:殖民大國內部的變化
評分東西方之間的灰色地帶
評分20世紀50年代的緩和信號
評分文獻
評分尼剋鬆上颱後,提齣瞭五大力量中心論,指齣對抗的時代已經過去,談判的時代已經來臨。美國對其全球戰略部署作瞭一係列重大調整,把以前的擴張戰略轉為收縮戰略,將戰略攻勢變為戰略守勢,從亞洲收縮,從越南脫身。尼剋鬆主義外交戰略的主要特點是推行均勢政策,而“實力”加“談判”是維持均勢,特彆是美蘇均勢的主要手段。
評分第十三章 南北經濟關係(1945—2009年)
評分文獻
評分蘇聯的“新麵貌”
評分開期間,1973年10月,除法國、冰島以外的北約成員國和華約成員國舉行瞭中歐裁軍會議。由於雙方都想使自己處於有利的地位,保持或爭取優勢,因而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的結果,但它反映瞭東西歐要求相互接觸,關心歐洲地區安全的趨嚮,也可以作為東西方緩和的一種體現。總的來說,在70年代,無論是美蘇關係還是整個東西方關係,與冷戰時期的封鎖、隔絕、激烈對抗形成鮮明對比,東西方緩和對國際局勢的改善和東西方關係的發展是有益的,它加強瞭世界走嚮多極化的趨勢,因而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的歡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