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部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实用性著作。
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什么样的家庭教育是好的教育?父母对孩子怎样进行家庭教育?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怎样度过逆反期?本书从贴近家庭教育的小故事、小案例入手,给广大家长提供了很多具体可行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在教育一线的老师们用他们的亲身感受与众多角色的经历与尝试、探索与研究而精心总结的教育经验,相比于众多家教丛书,本书有其如下特点:1、有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做支撑,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有章可循;2、书中一个个鲜活的、来源于生活的家教案例,有很强的可读性;3、书中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为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思路与方法。亲爱的家长,把这本书放在您的枕边,随手拈来,她会与您对话,帮助您成为孩子的智慧的父母。
战元川,高级教师,从教二十年,现为山东威海高区第二小学校长。曾获山东省家庭教育优秀成果奖,威海市十佳校长,威海市学科带头人等多项荣誉称号,主持多项省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全国及省、市奖励,主编多种教育科研和家庭教育指导书籍。
第一章 育儿先育己--父母成长的起点
1. 给自己考个“家长合格证”
2. 做漂亮影子的主人
3. 经常给自己充电
4. 父母该有美好的心境
5. 一起搭建幸福的小窝
第二章 智慧父母,打造和谐亲子关系!
1. 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2. 给宝贝写信
3. 做儿子的“哥们儿”、女儿的“闺蜜”
4. 像莫言母亲那样宽容
第三章 入学,您准备好了吗?
1. 小学,我来啦!
2. 不一样的小学生活
3. 做学习的小主人
4. 孩子注意力需“练兵”
放在父母枕边的书
5. 我的生活我做主
6. 沟通,让入学变得更轻松
第四章 放飞心灵 关注成长
1. 网外风景更好
2. 青春 不烦恼
3. 成功源于责任
4. 生命只有一次
5. 培养心胸宽广的孩子
第五章 点石成金--让孩子爱上学习
1. 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2. 插上想象的翅膀
3. 打开自主学习的空间
4. 勿让陪练成为副业
5. 远离小磨蹭
第六章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1. 我家来了小客人
2. 做个勤俭节约的小卫士
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4. 做时间的小主人
5. 做个干净的小宝贝
收到战元川校长送给我的这本《放在父母枕边的书》时,我时而以一名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在思考、时而以一名家长的身份沉浸其中,时而又以一个孩子的身份在聆听、在对话……我欣喜、我感慨于战校长所带领的团队,几年来在亲身感受与经历众角色中尝试、探索,站在“父母自我培养”的角度,让这本《放在父母枕边的书》帮助家长精心地把孩子养育成人。当今的社会“父母间相互攀比孩子”的现象还是比较严重的。接送孩子时,幼儿园门口聚集的家长们:“我家孩子能背300首古诗!”“我家孩子钢琴、舞蹈、画画都在学着呢!”“我家孩子……”家长会上、亲朋好友聚会等场合,都是家长们互相攀比孩子学习成绩、作业质量、懂事听话等话题交流的“平台”,孩子活泼了嫌太吵、孩子太静了嫌太闷……亲爱的家长们只看到了孩子之间的差别,却没有看到自家孩子的父母与他家孩子的父母之间的差距。亲爱的家长,您懂自己吗?
一个有心的小伙夫可以成为一名高级厨师,一个有心的妈妈可以成为一名儿童教育专家。家长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早、最长的关键人物是“小环境”的主要经营者,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上如何引导孩子、如何处理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某种教育机缘。对细节的处理水平,区分出了家长手中握着的是锄头还是刻刀——它使孩子的未来世界全然不同。因此,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有教育素养、有智慧的父母。
战校长在写这本书时,不仅站在一个研究者的角度去思考、更是以一位有智慧的家长的身份和角色来写的,她摒弃学者式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采用生活中一个个鲜活的小案例,阐述科学的家教理念。书中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教育学素养;既有思考力度,又有很强的可读性,尤其紧跟每个案例之后的“妙计锦囊”、“温馨提示”,为家长提供了行之有效、捏来即用的家庭教子技巧,为家长真正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养儿育女的思路、方法,并且书中众多方法的相并出现,都建立在一些共同的教育理念上。
正确的教育理念如同一把万能钥匙,可以打开不同的锁结。表面上看,本书各篇文章都独立地谈某一问题,事实上所有的观点和方法都有内在的一致性,当你读完所有的文章时,会有一个比较清晰的理念框架进入到观念里——遇到各种问题时,大家基本上就会明白该如何去做,“方法”自然会来到你身边,成为你家庭教育的法宝。
亲爱的家长,把这本书放在您的枕边,随手拈来,她会与您对话,帮助您成为孩子的智慧的父母!
这本书,与其说是读物,不如说是一份小心翼翼的礼物,一份藏在日常缝隙里的温情。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正好是深夜,父母都已入睡,屋子里静得只剩下时钟滴答的声音。鬼使神差地,我把它放在了父亲枕边。那一刻,空气中似乎弥漫着一种莫名的期待,又带点小小的忐忑。第二天清晨,我偷偷观察,书并没有被翻动过的痕迹,但光是它静静地躺在那里,就仿佛有一种无声的对话正在发生。它不像那些一本正经的鸡汤,也不是那些大道理的宣讲,它就是那么安安静静地存在着,像一个默契的旁观者,见证着父母平凡的夜晚,也窥探着他们可能忽略的内心角落。我甚至想象,如果某个失眠的时刻,父亲伸手就能触碰到它,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或许是好奇,或许是偶尔的慰藉,又或许,它只是一个引发他们短暂思绪的载体,让他们在疲惫的生活中,偶尔能停下来,思考一下,那些关于爱,关于陪伴,关于时光的细微之处。这本书,它的意义,或许更多地在于它所承载的这份心意,这份悄无声息的关怀,它悄悄地安放在最私密的空间,等待着一个或许会出现,或许不会出现的共鸣。
评分这本书,我把它放在了父母枕边,这本身就带有一种仪式感,一种我赋予它的,超越了纸张和文字的意义。我不是一个喜欢直接表达情感的人,所以,我选择用这种方式,将我的心意传递出去。我看着父亲夜晚熟睡的侧脸,想象着如果他无意中碰到了这本书,会是什么反应?会是好奇地翻开,还是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的物品,随手放在一边?我不得而知,也并不强求。我只是觉得,在他们辛苦操劳了一辈子之后,这本书的存在,或许能为他们带来一点点不同。它可能是一段久远的回忆,一段关于梦想的低语,又或者,仅仅是在某个失眠的深夜,提供一丝暂时的陪伴。我希望它能成为一个隐形的拥抱,一个无声的安慰,在他们最放松,也最可能卸下防备的时刻,悄悄地触碰到他们内心最柔软的部分。我没有期待它能产生多大的影响,我只希望,这份我小心翼翼安放在他们枕边的书,能像一盏微弱的星光,在他们平凡的夜晚,带来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暖和力量。
评分说来也巧,我最近有一本书,不知道怎么就成了父母床头的常客。说实话,我一直挺好奇,这本书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些什么?它不像那种一看就能懂的大道理,也不是那种让人捧腹大笑的段子集。它就像一股淡淡的香气,不浓烈,却能时不时地飘进鼻腔,引起一丝若有若无的联想。我总是会偷偷地想象,父亲在夜深人静时,是否会偶尔瞥见它?它会不会在某个他感到疲惫的时刻,成为他短暂休憩的支点?我总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本身说了多少内容,而在于它所能引发的那些“可能”。它可能引发父母对过往的回忆,可能引发他们对未来的思考,也可能,仅仅是让他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多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属于书籍的,小小的仪式感。我不会去问他们有没有看,也不会去探究他们看了什么,我只是享受着这种,将一份看不见的关心,悄悄安放在他们最私密空间里的过程。它就像一颗种子,我种下了,然后静静等待,或许有一天,它会发芽,或许,它只是静静地在那里,散发着一种温和的光芒。
评分这本书,我把它放在了父母枕边,与其说是赠予,不如说是留给他们的一份“未读”。我总觉得,阅读这件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而我,给予他们的是这份探索的可能性。我看着父母日渐老去的背影,总想为他们做些什么,但很多时候,语言显得苍白无力。而这本书,它就那样静静地存在着,像一个温柔的提议,一个开放的邀请。我不知道它会触动他们内心的哪一部分,是关于青春的回忆,是关于为人父母的辛劳,还是关于那些早已被生活磨平的理想?我只是觉得,在他们忙碌了一辈子之后,能有这样一本“属于自己”的书,静静地陪伴着他们度过夜晚,或许能带来一丝别样的慰藉。它不强迫,不要求,只是提供了一个空间,一个让他们可以暂时从生活的喧嚣中抽离,去倾听内心声音的可能。我没有期待它能改变什么,我只是希望,这份小小的、沉默的礼物,能成为他们生活中,一抹淡淡的,温情的亮色,在每一个宁静的夜晚,悄悄地,温暖着他们。
评分我最近读了一本书,与其说是“读”,不如说是“感受”的过程。它就放在我父母的床头,而我,却像是偷窥者一样,窥视着它可能带来的涟漪。我总是想,这本书的出现,会不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虽然没有惊涛骇浪,但会在某些时刻,荡漾开圈圈细微的波纹?我看着母亲睡觉时安详的侧脸,想象着她如果偶然翻开书页,会看到什么?是那些触动心弦的文字,还是那些关于成长的回忆?亦或是,那些对未来的期许?这本书,它似乎扮演着一个沉默的倾听者,也像一个温和的提醒者。它提醒着父母,在生活的奔波中,或许还有一些角落,是关于自我,关于情感,关于那些被遗忘的美好。我没有直接和他们谈论这本书,我只是默默地观察,留意他们睡前的习惯,留意他们醒来时的表情。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像一盏微弱的灯光,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照亮他们内心某个柔软的地方。它不承载着改变世界的使命,它只是静静地,将一种悄无声息的情感,融入了家庭日常的脉络之中,等待着被发现,被理解,或者,仅仅是被感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