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知名的葡萄酒专家
带您体验一次
活色生香的葡萄酒环球之旅
穿越葡萄酒历史,掌握葡萄酒奥秘
直到在餐桌上像大师一般享用一瓶完美的葡萄酒
《世界葡萄酒圣经》由15位葡萄酒业界的专家撰写而成,用一种简单、清晰且实用的方式向你展现了复杂而神奇的葡萄和葡萄酒的世界,堪称葡萄酒的百科全书。
在本书的第一章中,我们将穿越世纪长河,追溯它传奇的历史,描述从葡萄汁到葡萄酒的神奇转化过程,其中将会涉及葡萄品种、风土条件、葡萄酒酿造、葡萄农及酿酒师的工作内容。
第二章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活色生香的葡萄酒环球之旅,去认识一下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葡萄酒。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讲解品鉴葡萄酒的技巧、礼仪、要求及窍门,教会大家如何观察酒裙的颜色,如何识别和描述葡萄酒的香气,以及如何分辨普通葡萄酒和名贵葡萄酒之间的差异。为了扩充大家在葡萄酒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第四章中,我们将解读葡萄酒专业术语,介绍复杂的法定产区,讲解酒标的辨识方法,以便各位能够游刃有余地选购葡萄酒。
葡萄酒与美食总是不可分割的,在第五章中,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去感受餐桌上的葡萄酒,因为那里才是它的最终归宿。用规范的方法开启酒瓶,在正确的温度下侍酒,佐以经典得当的菜式……这些内容都会使葡萄酒的美妙之处发挥到至极。
读完本书,您对葡萄酒的体验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艾薇琳娜·马尼克(Evelyne Malnic):记者,曾撰写多部著作,其中包括与菲利普·布赫吉荣(Philippe Bourguignon)合著的《完美搭配》(橡树出版社)、与奥蒂乐·彭第罗(Odile Pontillo)合著的《最棒的美食搭配》(马哈布出版社)、《法国葡萄酒节指南》(福勒菲斯出版社)及与乔治·乐培合著的《唇齿间的葡萄酒》(索拉出版社 / 荣获2002年度埃德蒙德罗斯柴尔德大奖)。
序
穿越葡萄酒的迷宫
前言
葡萄酒,人类的一次奇遇
关于本书
葡萄酒,最简单的幸福感受
第1部分 认识葡萄酒
葡萄与葡萄酒的历史 3
千年的历史 4
葡萄酒贸易的蓬勃发展 9
葡萄种植业的重创与重生 14
向着全球一体化迈进 17
葡萄与葡萄酒 21
风土条件与葡萄品种 22
葡萄植株及田间作业 44
葡萄酒酿造 54
葡萄酒的培养与装瓶 65
葡萄酒生产团队 74
第2部分 世界葡萄酒之旅
法国葡萄酒 83
阿尔萨斯-洛林 86
博若莱 96
波尔多 101
勃艮第 125
香槟 138
汝拉、萨瓦和比热 146
朗格多克-鲁西荣 155
普罗旺斯和科西嘉 165
西南产区 175
卢瓦尔河谷 184
罗纳河谷 196
巴黎及北部地区的葡萄园 207
法国地区餐酒 210
以葡萄酒为基础的开胃酒 222
欧洲及世界葡萄酒 225
德国 228
奥地利 237
西班牙 240
东欧 247
西北欧 263
意大利 266
葡萄牙 273
瑞士 278
东地中海地区 282
北非 289
南非 292
北美地区 298
拉丁美洲 306
墨西哥 316
大洋洲 317
东亚 324
第3部分 葡萄酒品鉴
用感官体验葡萄酒 331
不同的葡萄酒品鉴类型 332
品鉴葡萄酒的步骤 338
葡萄酒品鉴记录 351
葡萄酒品鉴实例 354
葡萄酒品鉴关键词 363
第4部分 葡萄酒选购指南
如何更好地选购葡萄酒 371
法定产区分级体系 372
解读酒标 379
是品质保证,还是营销手腕? 392
去何处购买葡萄酒? 401
各类葡萄酒流通渠道 402
在国外购买葡萄酒 419
如何储存葡萄酒? 427
关于酒窖 428
葡萄酒的长期储存和适宜长期储存的葡萄酒 441
葡萄酒的投资与收藏 449
第5部分 餐桌上的葡萄酒
居家饮用葡萄酒 457
如何侍酒 458
餐与酒的和谐配搭 470
厨房中的葡萄酒 488
餐厅中的葡萄酒 497
如何侍酒 498
关于葡萄酒的林林总总 504
葡萄酒与健康 505
葡萄酒行会 509
葡萄酒旅游 515
品鉴俱乐部与葡萄酒吧 532
葡萄酒与葡萄植株关键词 536
索引 545
本书创作团队介绍 547
葡萄酒,人类的一次奇遇
葡萄酒总是与社交、友爱、欢庆密不可分,人们在谈论它时也总是抱着极大的热情。二十多年来,无论是葡萄酒的品质还是酿造工艺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依据不同风土条件、不同葡萄品种的特性来进行酿造的技术取代了传统的经验主义。葡萄酒的品质得到提升,并且拥有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性,使得消费者从中获益。这一系列改善带动了葡萄酒的消费,让我们深感安慰。诚然,一分价钱一分货,偶尔多花些钱买瓶好酒来慰劳自己,总是要好过上当受骗或是经常性地饮用低价的劣质葡萄酒。
20世纪70年代,当我刚刚进入葡萄酒行业工作时,葡萄酒酿造学仅仅是为了弥补之前酿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但30年后,它已经变得富有创造性,并被应用于酿造高品质的葡萄酒。一切都始于葡萄树,没有好的葡萄就不可能酿制出好的葡萄酒。各酒庄逐渐开始采用最理想的方式去处理果实,祖传的工艺被更新换代。紧随1970~1980年的“机械化”风潮而来的,是对原材料的极大重视,并结合了一系列更为精细和高效的分析手段。我们拥有了一切生产高端葡萄酒所要具备的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生产出品质卓越的葡萄酒。因为,除了先期所要注意的事项和采取的措施以外,葡萄酒的真正精髓全部来自于当地独特的风土条件。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哪里都有可能出产好酒,但是真正伟大的葡萄酒却只来自于伟大的风土。人类永远左右不了风土条件,勉强为之,只能生产出不尽如人意的产品。
葡萄酒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它伴随着美食,并且拥有自己的历史、灵魂和躯体,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带来愉悦和享受,无时无刻不提醒着我们进行分享和交流。同样地,希望各位通过这本书了解并记住关于葡萄酒的林林总总,同时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葡萄酒是人类的一场奇遇,带给我们的是无限的魅惑与激情。
米歇尔·罗兰
酿酒师
葡萄酒,最简单的幸福感受
一提到葡萄酒——酒趣、酒友,酒伴,总是能马上打开话匣子,聚起些志同道合的人,聊得神采飞扬。葡萄酒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任何国家,都不乏描述葡萄酒的作品或谈论葡萄酒的人。但今天,我们将不仅仅满足于单纯的饮酒,而是要深入地了解它,学习它,以便能够更好地赏析它。
由于葡萄酒也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本书的第一章节中,我们将穿越世纪长河去追溯它传奇的历史,描述从葡萄汁到葡萄酒的神奇转化过程,其中将会涉及葡萄品种、风土条件、葡萄酒酿造、葡萄农及酿酒师的工作内容。
葡萄酒早已不再是少数传统生产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的专利了,它的种植与酿造在其他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南非、智利……)也取得了成功。因此,在第二章节中,我们将带领读者来一次活色生香的葡萄酒环球之旅,去认识一下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葡萄酒。葡萄酒始终是一种用来品尝的饮料,因此在第三章节中,我们将讲解品鉴葡萄酒的艺术、礼仪、要求及窍门,教会大家如何观察酒裙的颜色,如何识别和描述葡萄酒的香气,以及如何识别一款普通葡萄酒和名贵葡萄酒之间的差异(琼瑶浆Gewurztraminer或是青酒Vinho Verde、谢瓦利埃-蒙哈榭Chevalier-Montrachet或是纳帕谷Napa Valley的霞多丽Chardonnay、弗勒里Fleurie或是西施佳雅Sassicaia、罗第丘C·te-R·tie或是作品一号Opus One、伯林格Bollinger或是巴纽尔斯特殊年份葡萄酒Banyuls Rimage……)。
为了提升大家在葡萄酒方面的知识,在第四章节中我们将解读葡萄酒专业术语,介绍复杂的法定产区、讲解酒标的辨识方法,以便各位能够游刃有余地选购葡萄酒。这些内容将为大家在以下方面提供宝贵的指导意见:建立及管理自己的酒窖;正确判断一款葡萄酒的适饮期,以便能领略到它最佳的风采;甚至还包括葡萄酒收藏。
由于葡萄酒与美食是不可分割的,因此在第五章节中,我们将与大家一起去感受餐桌上的葡萄酒,那里才是它的最终归宿。用规范的方法开启酒瓶,在正确的温度下侍酒,佐以经典的菜式,也可以做一些会带来惊喜的新尝试,或是到餐厅里听取侍酒师的建议。
十五位葡萄酒业界的专家——侍酒师、酿酒师、品酒师、记者、作家、地图绘制师——综合他们的才学,为你奉上这本葡萄酒的百科全书。这本书用一种简单、清晰且实用的启蒙方式向你展现了复杂而神奇的葡萄和葡萄酒的世界。亲自去饮用葡萄酒,只有这样才能更深入地品鉴,才能会学思考葡萄酒,才能锻炼自己的判断力。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获得最简单的幸福感受。
艾薇琳娜·马尼克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对我理解葡萄酒的“语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阅读之前,我只是简单地将葡萄酒分为“红”和“白”,或者根据价格高低来判断。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葡萄酒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和精妙。它通过对不同葡萄酒的细致描写,教会了我如何去“听”酒瓶里的故事。例如,当我读到关于一款干型雷司令的描述时,它会提到“高酸度”、“矿物质感”、“绿色水果香气”,这些词汇不再是陌生的符号,而是逐渐在我脑海中构建出一种清晰的味觉和嗅觉画面。书里关于“平衡感”、“复杂度”、“余韵”的阐释,让我对品鉴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有了更明确的认识。我开始意识到,一杯好的葡萄酒,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是一种多层次的感官体验。它让我学会了关注那些微小的变化,去感受酸度、单宁、甜度、酒体之间的微妙互动,以及香气如何在口中绽放并久久回荡。这种“炼金术”般的描述,让我对葡萄酒产生了前所未有的敬意,也让我开始尝试着去“解码”每一瓶葡萄酒的独特密码。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简直是一场精彩绝伦的环球旅行,只不过目的地是那些遍布世界的葡萄园。它没有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报告感,反倒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着你一边品尝当地的美食,一边讲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当读到关于勃艮第的篇章时,我仿佛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泥土和雨水的味道,感受到那些古老的葡萄藤在斜坡上顽强生长,每一寸土地都承载着历史的重量。书中的描述是如此生动,以至于我能够清晰地“看”到那些被阳光亲吻过的葡萄粒,感受到它们在橡木桶中静静熟成时的变化。不仅仅是地理,它还巧妙地将葡萄酒与当地的文化、历史习俗联系起来,比如那些因为宗教原因而发展的酿酒传统,或是某个地区独有的庆祝丰收的仪式。这让我觉得,品味一杯酒,不仅仅是品味它的风味,更是品味它所蕴含的地域灵魂和人文积淀。读到某些章节,我甚至会停下来,想象着在某个遥远的国度,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坐在酒庄的露台上,一杯酒在手,周围是葡萄藤蔓延的壮丽景色,这种画面感真的太强烈了。这本书让我对“ terroir ”有了更深的体会,它不仅仅是风土,更是一种复杂的、难以言说的、与时间、空间、生命交织在一起的独特韵味。
评分这本书就像一本无尽的藏宝图,我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仅仅是翻阅目录和索引,就感觉自己像个初出茅庐的探险家,面对着一个由葡萄藤、土壤、气候和人文交织而成的庞大宇宙。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揭开一层神秘的面纱。从那些看似晦涩的术语,比如“生物动力法”、“特级园”、“法定产区”,到那些我从未听过的、仿佛来自古老传说中的葡萄品种,都让我感到既陌生又充满好奇。我甚至被书中对于不同年份气候对葡萄酒风味影响的详细描述所吸引,想象着那些在不同年代、不同地区生长出来的葡萄,带着独一无二的印记,最终汇聚成杯中那一滴滴琥珀色的液体。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葡萄酒本身,它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地理、文化甚至艺术的大门。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了解那些酒庄的故事,那些酿酒师的哲学,以及那些隐藏在葡萄酒背后的社会变迁。当然,我承认,作为一个初学者,很多地方我还是需要借助其他资料或者实际品鉴来加深理解,但这恰恰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它提供了一个宏大的框架,让我知道自己可以去探索的边界有多么辽阔。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沉迷于这种“未知”带来的兴奋感,仿佛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智力上的探险,每一次的“顿悟”都让我离那个“懂酒”的目标更近一步。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它所激发的“学习的乐趣”以及“对未知的探索欲”。它不是一本填鸭式的教材,更像是一场由无数精彩章节组成的探险。每一次翻阅,都会遇到新的惊喜。那些关于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葡萄酒的介绍,就像是在打开一张张充满异域风情的美丽画卷。我被那些古老的葡萄品种深深吸引,想象着它们如何在不同的土壤中扎根,吸收着大自然的精华。书中对于酿酒师们的描绘,也充满了人性化的色彩,他们对待葡萄的热情、对品质的执着,以及他们如何将科学与艺术相结合,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液体,这些都让我倍感鼓舞。我开始更加关注那些隐藏在酒标背后的信息,去了解一款酒的“出身”和“成长经历”。这本书让我明白,品鉴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消费行为,更是一种对知识、对历史、对文化的学习和体验。它让我意识到,我所知的葡萄酒世界,仅仅是冰山一角,而这本书,就是那把开启更广阔海洋的钥匙,让我充满期待地想要去一一探索。
评分这本书在结构设计上,给我了一种“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阅读体验。一开始,它以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这样的新手普及了基础知识,从葡萄品种的分类,到酿造的基本流程,再到品鉴的基本要素,这些都帮助我建立了一个初步的认知框架。就像是建造一座大厦,先打好坚实的地基。然后,它开始将触角伸向更广阔的世界,开始介绍各个主要葡萄酒产区。当我读到某个产区的介绍时,它会详细讲解这个产区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以及由此衍生的代表性葡萄品种和葡萄酒风格。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模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不会感到迷茫。它不像有些书那样,上来就堆砌大量的专业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相反,它会在必要的时候给出解释,并通过生动的例子来辅助说明。而且,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典型葡萄酒的剖析,不仅仅是列举它的风味特征,还会深入分析为什么它会呈现出这样的风味,这背后涉及了哪些酿造工艺和风土条件。这种“刨根问底”式的解读,让我对葡萄酒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评分很不错的书,买的不错!
评分陌陌陌陌陌陌陌陌
评分暂时还没看,先屯着
评分很实用的葡萄酒知识大全
评分很不错的书,买的不错!
评分给公司买的,业务学习之用
评分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评分读完本书,您对葡萄酒的体验将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评分第二章将带领读者进行一次活色生香的葡萄酒环球之旅,去认识一下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葡萄酒。在第三章中,我们将讲解品鉴葡萄酒的技巧、礼仪、要求及窍门,教会大家如何观察酒裙的颜色,如何识别和描述葡萄酒的香气,以及如何分辨普通葡萄酒和名贵葡萄酒之间的差异。为了扩充大家在葡萄酒方面的基础知识,在第四章中,我们将解读葡萄酒专业术语,介绍复杂的法定产区,讲解酒标的辨识方法,以便各位能够游刃有余地选购葡萄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