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後現代的分界綫

跨越後現代的分界綫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艾爾伯特·鮑爾格曼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
ISBN:9787100095556
版次:1
商品編碼:11431002
品牌:商務印書館(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裝:平裝
叢書名: 現代性研究譯叢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47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跨越後現代的分界綫》從中世紀開始,描述瞭科學技術,科學方法,經濟發展以及宗教對現時代産生的重大影響,著重說明所謂的現代規劃利用技術與經濟這兩個利器,造成瞭“一種以侵略性的現實主義,有條理的普遍主義和意義含糊不清的個人主義為特徵的社會秩序”,這種社會秩序中的人變得冷漠,消極,不負責任,慍怒不快,自私自利,精神空虛。作者提齣應實行“後現代現實主義”,即恢復小社區的務實精神和富有韌性的精神,鼓勵公眾從事慶祝活動。

作者簡介

艾爾伯特·鮑爾格曼(Albert Borgman),美國濛大拿大學哲學係主任、教授。著有《技術與現實》(1971)、《科學和技術中的功能主義》(1973—1975)、《心、耳與世界》(1976)、《論技術與民主》(1984)等。

目錄

緻謝

第1章 結束和過渡

導言

慍怒不快

過度活動

第2章 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的興起

侵略性的現實主義

方法上的普遍主義

意義含糊的個人主義

第3章 後現代主義

後現代對現實主義的批評

後現代的經濟

第4章 超現代主義

後現代主義的力量和模糊性

超現實

過度活動

超智能

第5章 後現代現實主義

道德決定和物質文化

焦點的現實主義

忍耐的活力

共同的慶祝

注釋

索引

附錄 努力尋找哲學

譯後記:關於美國哲學傢鮑爾格曼

用戶評價

評分

  中國人完成瞭巨幅繪畫,高興得敲起瞭鑼鼓來慶祝。蘇丹前來觀看,果然美麗絕倫,不愧是聰明纔智的結晶。蘇丹欣賞完中國人的繪畫,便轉身來到羅馬人的畫室,隻見牆壁明亮異常。但當羅馬人將分割兩間畫室的帷幕拉開,中國人美麗的繪畫竟然全部映照在上麵,而且更加令人驚嘆,盡管方嚮完全相反。莫拉維的教訓是,人生應像羅馬人的作品那樣,將心靈摩擦得明亮透徹,磨掉一切仇恨、貪婪和吝嗇。心靈若能每天都清除掉汙穢,上麵便能映照齣真理的彩繪。若真正崇信真主,就要修煉自己的心靈,使心靈純潔得如同明鏡般的牆壁。人的心靈需要每天清洗,清洗掉一切貪婪、妒忌之類骯髒的泥塵,永遠保持它的純淨、明亮。隻有這樣,纔能映照齣事物的真實和本質,使自己不緻偏離正途。

評分

(三)指辭章修養,元結《大唐中興頌序》:“非老於文學,其誰宜為?”

評分

關於第一點,作者的錶述是:“我們在此要討論的是一個重要的文化轉變,即從一種由來已久的永恒性美學轉變到一種瞬時性與內在性美學,前者是基於對不變的、超驗的美的理想的信念,後者的核心價值觀念是變化和新奇。”首先,作者在使用超驗這個詞的時候,實際上是在講先驗,因為如果美是超驗的,沒有人能感覺到它,並且沒有人能說那是美。其次,如果作者說的先驗的美是指知性和想象力作為兩種人先天具有的能力所達到的和諧作用而産生的對外在事務的感覺,那麼很容易理解他為什麼把先驗的美想象成永恒的。但是,除瞭康德意義上的先驗,還有其他意義上的先驗。黑格爾邏輯學的開端也是先驗的,雖然黑格爾自己不用“先驗”這個詞,但黑格爾的先驗比康德更徹底。(關於黑格爾的先驗,見鄧曉芒《論先驗現象學與黑格爾辯證法的差異》www.douban.com/group/topic/1480809/)因此,即使不用涉足後現代主義,也可以在黑格爾邏輯學的意義上批駁作者:先驗≠永恒。黑格爾從一個完全沒有預設的“有”作為邏輯起點,並且認為變是這個“有”的必然結果。因此,在黑格爾的意義上說,如果美是先驗的,那麼它先天就包含瞭變化的因素。我提到黑格爾,是因為這本書寫於1977年,當時要求作者藉鑒後現代主義的成果去思考是強人所難。如果這本書不是寫得這樣早的話,我會希望它看看《現代性理論》當中清晰的立論基礎。在這本書中,作者乾脆把“自由”當作討論現代性的基石。她所說的“自由”當然是先驗的,因為在經驗的意義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自由地討論現代性,比如說我在寫這篇筆記的時候為自己隻看瞭四本現代性的書感到戰戰兢兢,雖然我在先驗的意義上絕對享有在這裏鬍說八道的自由。她的“自由”就是在先驗的意義上為現代性保證本書作者所說的先鋒性。

評分

古代波斯哲人莫拉維的《瑪斯納維啓示錄》(寜夏人民齣版社,2007)中記載瞭這樣一個故事:世界上技藝最高超的莫過於羅馬人和中國人瞭。於是蘇丹招來羅馬和中國的畫傢,讓他們比賽畫技。中國人說:“我們最擅長繪畫。”羅馬人說:“我們的技藝纔是真正無比高強的。”蘇丹說:“你們不要爭執,還是公開展示自己的技藝吧!最後讓我來作評定。”中國人說:“那麼,就各給我們兩人一間畫室吧。”蘇丹帶他們來到一間大廳,用帷幕隔成兩間,讓羅馬人和中國人各在一間展示自己的技藝。中國人從蘇丹那裏領來各種顔料,每日埋頭於在牆壁上繪畫。而羅馬人說:“我們不需要任何顔料,要做的工作隻是磨光牆壁。”他們關起門來,每日打磨牆壁,把牆壁打磨得如天空一樣的晶瑩、光亮。

評分

(六)文學具有全人類性、社會性、民族性、人民性、階級性和

評分

京東賣的書大傢有目共睹吧

評分

  在筆者看來,這位波斯老哲人的話隻解釋瞭這個故事的一半含義,另一半可能有意隱去瞭。波斯人是最善於用寓言講政治的人,這個故事的另一半被隱去的含義就是在講政治,講羅馬的帝國手藝。繪畫當然是在隱喻民族性,中國人畫齣漂亮的畫品,是在隱喻中國人熱衷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一直想看,京東是正版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