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我們真正的歸宿》是近代最有影響力的南傳佛教大師,泰國公認的阿羅漢成就者阿薑查?須跋多(1918-1992年)的教導。阿薑查大師年輕時研究過基礎佛法、戒律,以及經典,後隨當地禪定大師修習。他依苦行僧的傳統方式生活達數年,曾和本世紀偉大的禪師阿薑曼度過一段開悟性的時光。他的教導方式簡明,含義卻深遠。他善於用日常周遭事物引齣佛法實意,令弟子們開解,也因此吸引瞭不少西方人從他受教。《我們真正的歸宿》主題集中在對人生歸宿的探討、對生死的體悟以及對真正的修行的見解。
作者簡介
阿薑查(1918—1992),近代最有影響力的南傳佛教大師之一,泰國公認的阿羅漢成就者。年輕時研究過基礎佛法、戒律以及經典,後隨當地禪定大師修習。他依苦行僧的傳統方式生活長達數十年,教導方式簡明,含義卻深遠,吸引瞭不少西方人從他受教。
內頁插圖
目錄
法耘譯者序
前言
阿薑查傳略
我們真正的歸宿
真理的兩麵
感官的陷阱
世間道和解脫
不斷地修行
風幡何有?
感官的森林
來到正中央
脫逃
與眼鏡蛇同住
師父的教導方法
精彩書摘
此刻,生起堅定心,恭敬地聆聽佛法。在我說話的當兒,注意我所說的話,好像世尊就坐在你的麵前一樣,閤上你的眼,讓自己感到舒適;安下你的心,讓心專注在一點上,謙遜地讓三寶的智慧、真理與清淨住在你的心中,這是錶示對一位圓滿覺者的敬意。
今天,除瞭佛法——佛陀的教法,我沒有帶任何有形的物品來給你。請仔細地聆聽,你應當瞭解,即使是擁有廣大福德的佛陀,也無法避免肉體的死亡。在他年老時,他捨棄瞭身體,也放下瞭沉重的擔子。現在你也應該學著對你這早已依靠多年的身體感到滿足,感到很足夠瞭。
你可以將它比喻成已在傢裏用久瞭的器皿——你的杯子、碟子、盤子等等。當你剛擁有它們時,它們是乾淨而光亮的,但是現在,經過瞭長時間的使用之後,它們變得陳舊。有的早就破瞭,有的不見,而那些遺留下來的,也在逐漸毀壞當中。它們沒有一成不變的形體,它們本來就是那樣。你的身體也是相同——從你齣生的那一天,經由孩童到青年,直至現在的老邁,它始終不停地變化,而你要接受這個事實。佛陀曾經說,一切的因緣條件,不論是心理的、生理或外在的條件,都是無自性的;它們的本質,就是——變化。好好地思惟這個真理吧!直到你清楚明白地看見它。
這具躺著的衰微肉體是真實法(sacca-dhamma),是事實。這身體的事實是真實法,這是佛陀永不變的教導。佛陀曾教我們去觀察這個色身,去思惟這個色身,並麵對這個事實;無論在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要能夠去安住這個色身。佛陀曾經教導我們,應該知道,被鎖在牢獄的隻是這個身體,不要讓心靈也被鎖住瞭。如今,你的身體已隨著年齡開始退化,這原是不需要去違抗的,但卻不要使你的心也隨著腐朽瞭;要保持心的獨立。佛陀曾經教示,有生就有老、病、死,這是身體自然的現象,再沒有任何其他的瞭。現在你已親身體驗到這個偉大的真理,就以智慧來觀察這色身並領悟它吧!
即使,你的房子已被水淹沒或被火燒毀,無論如何危險的威脅,就讓它隻是房子的問題吧!如果有一場洪水,不要讓它泛濫瞭你的心;如果有一場大火,不要讓它燃燒瞭你的心。讓它就僅僅是房子吧!洪水或大火對你而言,不過是外在的災害。現在,該是讓心放下執著的時候瞭。
你活在這世上已經有一段時間瞭,你的雙眼曾看過形形色色的東西,你的兩耳也曾聽過許許多多的音聲,你有過無數的經驗,而它們就隻是——經驗而已。你曾吃過好吃的食物,而好吃也隻是好吃,沒有更多的瞭。令人不愉快的滋味也隻是不愉快,就是這樣。如果眼睛看到美麗的外貌,也隻是美麗的外貌;醜陋也隻是醜陋;耳朵聽到吸引人的音聲、美妙的音聲,而這些聲音也隻是這樣而已。
佛陀說過,無論富有或貧窮,年輕或年老,人類或動物,沒有任何的生命,可以在這世界上永久地將自己保持在一種狀態當中,每一件事都會曆經變化和疏離,這就是生命的真相,而我們沒有任何的對策;但佛陀說,我們能做的是去思考這身和心,去瞭解到它們的無自性,觀察到它們既不是“我”也不是“我的”,它們擁有的隻是一個暫時性的存在。這就好像這間房子,它隻在名義上屬於你,你卻無法帶著它跟你到處跑,你的金錢、財産和傢庭也是一樣——它們都隻在名義上是你的,它們並不真正屬於你,它們屬於自然。這個真理,不單單適用於你一個人,每一個人也都在同一種情況下;即使是世尊以及他已開悟的弟子們也都一樣。他們會不同於我們,隻在於他們接受瞭事物的本來麵目,看到瞭這些本來就是如此。
因此,佛陀教導我們,要仔細地觀察這個軀體,從腳底到頭頂,然後再迴到你的腳底。看看這軀體吧!你看見瞭什麼?在你的身體裏,有任何東西實質上就是乾淨的嗎?你能找到任何不變的本質嗎?這整個身體都在衰退中,而佛陀要我們去瞭解,它並不屬於我們。身體會這樣子,那是自然的,因為一切都隨因緣在變化著,你還要它怎麼樣呢?事實上,身體的這個樣子並沒有什麼不對,導緻你受苦的不是身體,而是你錯誤的知見;當你有瞭錯誤的見解時,你就被混淆瞭。
這就好像一條河裏的水,它會很自然地往下流;它絕不會逆流而上,那是它的本性。如果有人站在河邊,看著水急速往下流,心卻異想天開地要讓水逆流而上,他會因此而痛苦。無論他如何努力,他錯誤的思想,將不會讓他得到心靈的平靜。他將因他錯誤的知見——想要逆流而上的想法,而不快樂。要是他有正確的知見,一定會知道水必然是往下流的;他如果無法覺悟和接受這個事實,就會感到煩擾不安。
河水必須往下流的道理,就如同你的身體:一度年輕的身體變老瞭,而今,它正趨嚮死亡。彆去期望還會有彆的方式齣現,那並不是你擁有什麼力量可以挽迴的。佛陀告訴我們,要看清事物的真相,而後放下我們對那些事物的執著。以這種“放下”的感覺作為你的依歸吧!縱使你感到疲勞和倦纍,也要繼續禪坐;讓你的心與呼吸同住,做幾下深呼吸,再利用咒語“—哆”(BUD-DHO),將心專注在呼吸上,使這樣的修習成為一種習慣。愈是疲倦,你感到愈需要細微且專注你的注意力;那樣的話,你便可以對抗痛覺的生起瞭。當你開始感到疲倦時,將你所有的思緒停止,讓心自然會集,然後再轉迴來注意呼吸。就隻是不斷地在心中持念“—哆、—哆”。放下外在的一切,彆對你的小孩和親戚念念不忘,彆抓取任何的事物,完全地放下。讓心係於一個單一的點上,讓那安靜的心住於呼吸;讓呼吸成為唯一的認知對象。集中注意,直到這顆心變得愈來愈細微,直到感覺已無關緊要,而心境卻是一片的清明和覺醒。那麼,當痛覺生起時,它就會自然而然地逐漸停止,最後你看待這呼吸就好像一位親戚來拜訪你一樣——當一個親戚要離開時,我們會隨他齣來,看他離去;我們會注視著,直到他走或駛離視綫,我們這纔返迴傢門。我們也以同樣的方法來觀照呼吸:如果呼吸粗大,我們知道它是粗的;如果它細微,我們知道它是細的。當它愈是細微,我們愈要跟進,同時使心覺醒,最後,呼吸會全然地消失,而所存留的,隻是清明覺醒的感受,這便叫作“見佛”。我們所擁有的那種清楚的覺知稱作“哆”,是正知者、覺醒者、光明者,那是與佛陀,與清明、覺知相遇而同住的。因為入滅的,隻是曆史上血肉之軀的佛陀,真正的佛陀——是清澄、明覺的,今天我們仍能經驗及達到,而如果我們達到它,便是與佛陀的心相應瞭。
因此,放下吧!除瞭這覺知,放下所有的一切。禪坐時,不要被你心中生起的幻象或聲音愚弄瞭。把它們全都放下,完全不要抓住任何事物。隻要住於這“不二”的覺知,彆煩惱過去或未來;隻需靜靜地,你將到達那不前、不後、不住的境地。在那兒,是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抓住或執著的。為什麼呢?因為無我,沒有“我”或“我的”,一切都沒有。佛陀教導我們,要用這個方法去空掉一切,不要讓任何事物係縛瞭我們;要去瞭解這個道理,瞭解之後,就是放下!
……
前言/序言
多年來,阿薑查以老撾語、泰語展開社會弘化工作,而他在西方英語係社會的影響力,則是由於他那些有能力把老撾語、泰語譯成英文的西方弟子的努力而得。雖然,目前這些英文作品流傳到華人世界已經有一段時間,特彆是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而最近是颱灣,但美中不足的是,讀者群僅限於精通英文的華人,而這些從阿薑查的教導中得到啓示、鼓舞的華人讀者,對於同胞中有人因為不懂英文或英文能力淺,而沒有機會從阿薑查言語中的智慧得益,一直引以為憾。有鑒於此,我們決意為廣大的中文讀者盡些心力。在徵得泰國國際叢林寺院(’Wat.PahNanachat)住持的首肯之後,我們從《菩提道》一書中取齣兩篇文稿——《與眼鏡蛇同住》、《真理的兩麵》以及一篇已印成單行本的演講詞——《我們真正的歸宿》(Out.RealHome)閤輯,另為瞭讓讀者對阿薑查有更深一層的認識,在書後附加一篇他的弟子迦耶沙羅比丘所寫《師父的教導方法》,共有四篇譯成中文,以《我們真正的歸宿》為書名齣版。
本書是在佛教寺院僧俗二眾的發心奉獻下協力完成。他們來自中國颱灣、中國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區和國傢。他們不僅熟知中、英文,更重要的是,由於他們對佛法都已有深刻的體驗和認知,因而對阿薑查的教化都能有所領悟且真切理解。也由於他們的善行以及為弘揚佛法不惜一切代價的願心,此刻,這份作品纔能呈現在您的手中。
但願所有與本書編印有過因緣的人,都能法喜充滿、吉祥如意!
阿善查的一位弟子
我們真正的歸宿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強烈推薦這本書 很不錯
評分
☆☆☆☆☆
內容不錯,值得買來閱讀。
評分
☆☆☆☆☆
挺好的,不錯啊,放在瞭書架上,慢慢地看吧。。以後還會再來湊單買的。。。。
評分
☆☆☆☆☆
好很好非常好
評分
☆☆☆☆☆
苦,不是好滋味。人嘗膽汁、黃連,其味即苦也。然而,偏就有臥薪嘗膽者,明知味苦,定要[SM]嘗之。何故?用以勵誌也。苦行、苦鬥、苦戀、苦苦地摺磨自已,堅忍、執著,心甘情願、鍥而不捨,“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苦,至此便成為一種鏡界。為追求一種目的,達到一種鏡界,雖苦猶樂,甘之如飴。苦之極,亦樂之極也。 讀書之苦樂亦如此也。就本人自身而言我看過很多書,所以我也愛書,自然知道讀書的苦與樂[ZZ][NRJJ]
評分
☆☆☆☆☆
我們不知道歸宿是什麼,至少提示自己在思考。
評分
☆☆☆☆☆
很好的一本經典,受益匪淺,值得珍藏
評分
☆☆☆☆☆
我們不知道歸宿是什麼,至少提示自己在思考。
評分
☆☆☆☆☆
好東西,方便實用物流快速贊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