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有关乾隆本人及其时代的历史研究的目标之二,是让读者们对18世纪的中国如何适应全球历史潮流获得基本的感知。人们(甚至包括很多中国人)总是认为,在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爆发前,清代中国是对外封闭的。而我期望此书能够消除“长城隔阻了中国与外部世界”这一荒诞说法,并试图向人们展示,乾隆治下的清代中国事实上通过诸多方式在经济、文化、政治层面以及某些学术领域内都很好地参与了全球历史的发展。我还想证明清朝在很多方面与近代早期的世界各帝国很相像(当然也存在差别),通过将清朝的扩张、王朝政策以及制度与同时代其他帝国的形成进行比较,可以加深我们对清朝的理解。另外,作为历史学家,我们也必须注重中国本土的编史传统。在中国史研究中,我们主要依赖的显然是汉语原始文献,而对于清史研究而言,还包括大量满语及其他非汉语的一手文献。总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告诉人们,中国的历史无疑是独特的,但绝不是“独一无二的”。虽然每一个国家都有其特殊“国情”,但我认为,在21世纪,重要的是在全球的背景下去研究中国历史,而不是盲目地去重复一些陈旧的叙述,把中国置于与世界隔绝的孤立状态。
评分学习经典中华国学
评分四海之广,亿民之众,都受制于天子一人。尽管是才能超群、智慧绝伦的人,也不能不在天子足下为他奔走服务,这难道不是以礼作为礼纪朝纲的作用吗!所以,天子统率三公,三公督率诸侯国君,诸侯国君节制卿、大夫官员,卿、大夫官员又统治士人百姓。权贵支配贱民,贱民服从权贵。上层指挥下层就好像人的心腹控制四肢行动,树木的根和干支配枝和叶;下层服侍上层就好像人的四肢卫护心腹,树木的枝和叶遮护根和干,这样才能上下层互相保护,从而使国家得到长治久安。所以说,天子的职责没有比维护礼制更重要的了。
评分 评分很不错的书,印刷包装都很好
评分乏感性认识的很多人了解到其丰富多彩的艺术品与陈设。尽管如此,中国人所熟知的康、雍、乾三代君主,对于外国人而言依然较为陌生。作为历史学者,我很难接受这种情况。我相信,人们若想要了解今天中国的崛起,以及思考中国如何重返世界强国之列,首先应该重新审视与思考中国上一次拥有这样的世界地位的时期,而这恰好指向乾隆的时代。因此,我写作这一传记的目的之一就是给盛行的“中国崛起”论提供更好的历史剖析。
评分很不错的书,印刷包装都很好
评分 评分精典作品,十分值得推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