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2-01
读史阅世、读史明智、读史育人、读史资政。王立群读史系列丛书是在央视百家讲坛基础上增补、润色、完善、修订而成,比电视更深刻、更完整,让您开卷有益,让您读史明智。王立群先生的读史系列丛书既不同于正史的严肃晦涩,也不同于演绎、影视作品的杜撰戏说、漫无边际;它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做到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
王立群教授是专业历史学者,作品严谨,尊重史实,同时又是百家讲坛著名的三驾马车之一,语言风趣幽默,通俗易懂。因此讲史很注重学术和通俗的统一。《宋太宗》既不同于正史的严肃晦涩,也不同于演义、影视作品的杜撰戏说、漫无边际;它既有学术性,又有可读性,做到了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完美结合。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采取传记特点和历史评论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讲解赵光义“大兴科举”和“提倡文治”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大众视角关照和解读历史,寄托了知名学者王立群先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长期以来,宋太宗赵光义并没有受到世人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他本人更因为“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等长期遭人诋毁和非议。然而,真正的历史并不会因为后人的漠视与误解而消退她本来的繁华。赵光义作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继承长兄大业,励精图治,为宋代的稳定、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的一生,是奋斗与变革的一生,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宋太宗》将为大家揭示这位自诩与周公相提并论的一代帝王奋斗的心路历程、统一历程、改革历程。
王立群,生于1945年3月14日,山东新泰人。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顾问、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出版有《中国古代山水游记研究》《现代〈文选〉学史》《〈文选〉成书研究》等学术专著,在《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一 粉饰履历
假大空/高大全
二 光义尹京
宋初三人行/分道扬镳/哪里出了问题
三 赵普罢相
姚恕不恕则平不平/赵普好像是被“雷倒”的/不光雷打,还有风吹
四 步步紧逼
妈妈说:国有长君是社稷之福,百年之后你要传位给你弟弟/光义想:既然妈妈说让我接你的班,我就得时刻准备着/暗流汹涌
五 无所不能
在最合适的时候,在最合适的地点,利用最合适的人,干了最想干的事/能让的我都让出去,我只想要一样东西:都给我闭嘴
六 太平兴国
只有八天的太平兴国元年,走进了一个新时代/天子脚下杀人的闹剧:贼喊抓贼/越是太祖奈何不得的人,我越要处置
七 文人的春天
龙飞榜井喷了/据说是因为一个人/仅因为一个毫无瓜葛的人显然是不够的/崇文院可不仅仅是一项形象工程
八 四部大书
四部大书的基本情况/一心干好安排给你们的工作,其他的别胡思乱想/一举多得的事,何乐而不为
九 今非昔比
从一手硬、一手软到一刀切、重点抓/地盘越来越小了,权力越来越少了/一个不可思议又可以捉摸的事件
十 漳泉纳土
王审知:宁为开门节度使,不做闭门天子/留从效:岂劳大军久戍于此/陈洪进:一步一个脚印/终于走在了前头
十一 吴越献地
钱镠:敞开门做节度使,关起门来搞生产/钱俶的两次进京:丢了精神,丢了自由,丢了国家/没有刀光剑影的兼并
十二 强弱异势
北汉:我有恃故我在/北汉与辽:七年之痒/大宋与辽:从对抗到缓和
十三 钉破并州
不要再说了,我决定了/里外通吃/从地球上抹掉它
十四 兵败高梁河
冲动是魔鬼/冲动的代价/败局早已注定/后果的确很严重
十五 赵德昭之死
战场上老大找不到了/老大不见了立小老大/老大很郁闷/老大发火后果很严重
十六 满城之战
仗打得那叫一个爽/战场忽悠很给力/谁指挥枪:不在场的在场/人可以不在,权力不能不在
十七 西线有战事
东边不亮西边亮/先说说杨业/背后捅刀子这一手很厉害
十八 瓦桥关之战
辽国: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大宋:起个大早赶个晚集/五战四败一战据说是赢了/两种后遗症并发
十九 东山再起
持续被边缘化/人倒霉了喝口水都噎着/不做大哥好多年影响依然
二十 继承的危机
宋太宗登基: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危机依然没有彻底化解/落魄赵普:该出手时就出手/宋太宗、赵普:为了不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
二十一 王室冤案
身在高处就会不胜风雨/这件事你怎么看?此中必有蹊跷/赵普对卢多逊:打蛇七寸太宗对赵廷美:扫地以尽/形象是个大问题
二十二 从开封尹到开封尹
李符:一颗临时的关键棋子/权知开封府:边珝—李穆—刘保勋—辛仲甫—王祜/赵元僖:新的皇位继承人/好大一个圈
二十三 七相三参
第一轮:赵普复相,流放一个,罢免一个,上来两个/第二轮:赵普再次被罢,太宗重新洗牌/一个时代的彻底结束,一个时代的真正开始
二十四 枢密风波
制衡:三对一的格局/真假其实不关键,关键是让你出局/干脏活不闭嘴是要被清洗的/一个共同的目的:权、势岂可轻假于人
二十五 封禅未遂
何谓封禅/三番上表两种请愿;推辞多次下诏封禅/不是朕不想封禅心中实在有点忐忑/暴雨没有浇灭大火浇灭了渴望
二十六 七年纠结
想打不敢打:心有余悸/想打不能打:宋辽胶着/不打还想打:蒙羞披耻/契丹一朝突变太宗不再纠结
二十七 真真假假
一个最基本的事实/一个很不寻常的女人/绯闻成了情报/一个军事奇才的别有用心
宋太宗一生至少用过三个名字:大宋王朝建立之前叫赵匡义,这是他父亲赵弘殷给起的名字;其兄赵匡胤做了大宋的开国之君后,他就需要避讳了,被改名赵光义,这是赵匡胤赐的名字;等他当上皇帝后,觉得这个名字不过瘾,这次是他自己说了算,于是就改名赵炅(jiong)。“炅”字,上面“日”字,下面“火”字,就像一轮太阳和熊熊火光,合二为一,光辉明亮,普照天下。宋太宗是他的庙号,是他死了以后在太庙被立室奉祀时的代号,不过我们习惯都称他死后才出现的庙号。
正史的传记部分,尤其是皇帝的本纪一般都采用编年的方式撰写,某年某月某日干了什么事情、发表了什么重要讲话、视察了什么地方等等,一般都会有准确的记载。大宋开国的时候,赵光义已经22岁了。但是,《宋史》的《太宗本纪》对他这二十二年的记载非常简单,而且基本是些空话、套话,是典型的假大空。那么,《宋史》中是怎样记载他这二十多年的履历的呢?
五代后晋天福四年(939)十月七日,赵匡义出生在开封的军营。赵匡义的出生像他的哥哥赵匡胤一样,也很神奇。先是,他们的母亲杜太后做了一个梦,梦见有位神人捧着一轮红日交付于她,后来就怀上了赵匡义。分娩的时候是在夜晚,也出现了神奇的现象:红光像熊熊大火一样直冲云霄,而且周围的大街小巷弥漫着一种特殊的香气(是夜,赤光上腾如火,闾巷闻有异香。《宋史》卷四《太宗本纪》)。这和宋太祖的出生没多大区别,都是红光、香气什么的。赵光义继承了他兄长的位子,为了证明是天生注定,在出生上也要相当,至少不能落了下风。何况兄弟俩,不只同一个父亲,还同一个母亲,相似度更要大一些了。当然,那是因为他们都做了皇帝,没有做皇帝的他们同父同母的弟弟赵廷美(赵匡美、赵光美)出生就没这么神奇了。不仅没有这么神奇,当上皇帝的赵光义为了消除赵廷美对其皇位的威胁,还不惜往他们死去的父亲头上泼污水,说赵廷美不是杜太后生的,是他们的父亲赵弘殷和一个姓耿的乳母的孩子。这样就可以在皇位继承问题上名正言顺地将赵廷美排除在外。这是后话。太宗之后,接班的不是赵廷美,而是自己的三儿子赵恒,这个孩子因为做了皇帝,出生也就很不寻常,他的母亲也做梦,也梦见收获太阳,出生的时候也会出现红光等。不用说,这些神奇,连写史的那些人都不会信。但是,请记住,这是给皇帝作传记的一个亘古不变的套路。套话、假话,什么时候都不能少,古今一样。
《宋史》中对赵匡义早年的记载用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帝幼不群,与他儿戏,皆畏服”,这是说赵匡义从小表现就与众不同,和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时,大家都有点怕他,都愿意听他指挥。总之,这句是说赵匡义从小就具备当领导的潜质,是当领导的料。第二句是“及长,隆准龙颜,望之知为大人,俨如也”,这是讲赵匡义外貌与众不同,高高的鼻梁,圆起的眉骨。“隆准龙颜”,这可是帝王的面相。这句是说,赵匡义不仅是做领导的料,而且不是一般的领导。第三句是“性嗜学”,就是天生地非常爱学习。为了证明这一点,《宋史》中记载了与此相关的一个事例。
赵弘殷,也就是赵匡义的父亲,在出征淮南,攻破州县以后,财物一无所取,只是到处搜求图书,然后送给赵匡义,并不断鼓励他,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因此,赵匡义擅长文事,多才多艺。这件事情还记载在《东都事略》(卷三)中。但是,仔细考察一下,这件事情的可信度似乎不高。
……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附光盘)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附光盘)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非常好,很早以前就想买了。
评分好
评分的到用的,人人有份,包括远在东北的丫头,以及丫头的丈夫、孩子。最让全家人兴奋的是一台半导体电视机,比一本杂志还小。她又拿出一个录音机,说二孩喜欢拉胡琴,这台录音机可以让他听胡琴曲子。这时大家才告诉她,二孩在家里无所事事近两年,突然想到给原先军管这城市的师长夫人写信。师长夫人曾许诺帮他忙。夫人竟然没忘记他,给二孩办成了入伍手续,让二孩到军部歌舞团拉二胡去了。多鹤看见穿了军装的二孩的照片,跟大家说三个孩子里,二孩的样子最像她自己,尤其他大笑的时候。可惜二孩笑得太少,没几个人记得起二孩大笑的样子。多鹤给二
评分通俗易懂,老少咸宜。
评分囤书中,貌似不错,以后慢慢看
评分 评分王老师的书 写的浅显易懂 深入浅出
评分还可以。但不如之前的作品质量高,很多观点重复出现。好像没讲完,是不是有下册?
评分东西一如既往的好,快递一如既往的快
王立群读宋史:宋太宗(附光盘)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