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泳的書,值得一讀。
評分康熙十九年庚申(1680年),設置“武英殿造辦處”,雍正七年更名為“武英殿修書處”,由監造處、校刊翰林處兩部分組成,掌管刊印、裝潢圖書之事。[6]康熙十九年(1680年),將武英殿左右廊房設為武英殿造辦處(即日後的武英殿修書處),由親王大臣總理,下設監造、主事、筆帖式、總裁、總纂、纂修、協修等30多人,由皇帝與翰林院派充。[1]
評分2004——2005年曾在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訪問研究一年,任副研究員。
評分2001年2-4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問題研究中心訪問研究。
評分好書
評分往事重思量——雜書過眼錄三集》繼承瞭前麵兩本書的特點,即都是作者這幾年翻閱各種圖書或者油印資料留下的讀書隨筆性文字,整本書以作者閱讀的書本為主,主要是對書本或者內部材料中的一些文獻資料進行摘錄,也有一點要言不煩的評議,全書涉及圖書、內部資料等40多種,這些圖書有正規齣版的,也有《內部資料》這樣的內部材料,是一本真正的雜書過眼錄。
評分謝泳的書,值得一讀。
評分顔色是有意義的。紅色代錶著危險,它既能展現力量,又散發著誘惑,或像漆器般美麗,或如上膛槍支般緻命。橙色是太陽的顔色,像印度教徒身著橘黃色長袍起舞一般傳遞齣喜悅的心情,也像加州的陽光般溫暖明媚。藍色既可以像愛琴海一樣高貴,又可以像牛仔布一樣普通,還能令人頭腦清醒冷靜。不同的顔色能體現不同的時代。顔色能讓我産生一連串的聯想,因為對我來說,時間會讓我聯想到景象,從而會讓我聯想到顔色。尼羅河綠是一種泛灰的青綠色,讓我想起戰時的倫敦。尼羅河綠總能將我帶迴到倫敦剋拉裏奇酒店的大廳,那裏有極具代錶性的尼羅河綠瓷器,還有裝在尼羅河綠畫框中的溫斯頓?丘吉爾畫像。整個大廳散發著憂鬱的迷人魅力,讓人沉浸在迴憶當中。每當我看到尼羅河綠時,我的耳邊總會響起《天佑女王》的麯調。
評分上個月底,我們的年度好書120本入圍書單剛剛發布不久,在深圳,舉行瞭全國第一次書評人年會。雖然我們的書評周刊已經持續瞭11年,雖然當代大眾媒體書評版麵的曆史比11年還要更長,但在此之前,還從來沒有過一次以書評人的名義發起的文化聚會。事實上,在當代中國的文化場域當中,書評人的角色多少是晦暗不明的:他們介入公共話題,卻並不擁有最大的公共影響力;他們堅持專業立場,卻也沒有站在各自專業領域的最高峰。但與此同時,正是書評人這個群體在很大程度上界定瞭人們的公共閱讀生活,書評人,可能是當代中國讀書最多的一群人。在深圳的書評人年會上,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李公明先生以書評人的身份發言,他每周要讀不同領域的多本書,每周都要寫作高質量的書評,他以書為命,覺得寫書評最過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