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盛顿邮报年度图书
★ 2009年获布莱克纪念奖
美丽的森林边上,美丽的托德福莱特庄园里,大儿子正在准备考剑桥,大女儿长大了想做医生,二女儿说要当妈妈,小女儿说要做巫婆,表妹说要研究童话……庄园女主人、童话作家奥丽芙一边望着儿女们,一边写着童话,她要给每个孩子都写一本没有尽头的童话。
这是白天的故事。黑夜的故事不动声色地隐藏其中。
倏忽之间,金色童话变得斑驳破碎,热闹的庄园在芳草萋萋中寂寥败落。那些怀揣美丽梦想的孩子去了哪里?谁让那一首田园诗结束在地狱深处?
A.S.拜厄特,英国著名女作家、文学评论家。1936年8月24日出生于谢菲尔德。先后毕业于剑桥大学、牛津大学,1972年起在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英语文学。1983年辞去教职专事写作,同年成为英国皇家文学协会会员。1990年,获颁大英帝国司令勋章。1999年,获颁大英帝国女爵士勋章。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占有》《天使与昆虫》《传记作家的故事》《孩子们的书》等,以及《蜜糖》《马蒂斯故事》等多部短篇小说集。1900年出版的代表作《占有》荣获布克奖。2009年出版《孩子们的书》。
★ 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拜厄特的手术刀既精准又温柔。她是位富有爱心的外科医生。
——托尼·莫里森
★ 巨量的细节和充满情感的再创造,十九世纪末到一战期间,人们试图为自我职责定位——或履行,或逃避。他们追寻启蒙,力图掌控,尝试揭开自己的本质及生存的方式。
——《卫报》
★ 一场痛快的文字盛筵。拜厄特将那些年的政治和社会变革挥洒到一张巨大的画布上……那时那刻的每一个人物都是以极大的同情之心写下的,这不是一个你会随便忘掉的故事。
——《今日美国》
★ 一个繁复而热切的作品,浸透了各种理念,以及一个撕裂般的结局……显现了有洞察力的、无关情感的拜厄特风格。那是一个永远令人神魂颠倒的时代。
——《时代周刊》
★ 如果你把《孩子们的书》埋在地下几英寸,它会开始发芽——这本书就是这样生机勃勃、强而有力。
——奥普拉
★ 这是一本黑暗的小说,对人性不留情面的认知和对人的完满性的清醒分析推动着故事的发展。
——《卫报》
★ 宏大,耀眼而奇妙…拜厄特的天赋令人赞叹,无尽又无畏的想象力,不禁让人怀疑:现今还有其他作家能够实现拜厄特创造的这种艺术勋绩吗?这是个关于热忱、幻灭和人生追求亏失磨耗的小说。
——《旧金山纪事报》
★ 拜厄特是绝对的饱学之士……如同《占有》,《孩子们的书》是一本有关文学和社会变迁的精心杰作。它将作为艺术家与作为普通人不可调和的需求冲突引入了鲜明的生活中。
——《华尔街日报》
★ 我们记得他们是谁,我们在乎他们遇到了什么,我们总被他们生命的迂回曲折触动。
——《每日电讯报》
一、开端
二、黄金时代
三、白银时代
四、灰铅时代
顺便提醒下各位读者:这是关于孩子们的书,不是写给小朋友的书哦。万一您买了,留着自己看,小朋友看了会伤脑筋的。
评分⑤教学生抓重点.教学难免有意外,课堂难免有突变,应对教学意外、课堂突变的本领,就是我们通常说的驾驭课堂、驾驭学生的能力。对教师来说,让意外干扰教学、影响教学是无能,把意外变成生成,促进教学、改进教学是艺术。生成相对于教学预设而言,分有意生成、无意生成两种类型;问题生成、疑问生成、答案生成、灵感生成、思维生成、模式生成六种形式。生成的重点在问题生成、灵感生成。教学机智显亮点.随机应变的才智与机敏,最能赢得学生钦佩和行赞叹的亮点。教学机智的类型分为教师教的机智、学生学的机智,
评分挺好的书,挺好的书,挺好的书
评分书写的很好,内容深刻,值得一看。
评分还没有看扼腕。
评分还是京东上比较实惠啊
评分在中国不是很流行,不过可以用来研究文学
评分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看一半……搁浅了……转手送人了……真是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