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要籍集釋叢書:論衡校注》由近代著名學者和書法傢張宗祥先生校注。此次《論衡》以張先生手抄本為底本排印,並結閤通津草堂本、衍芬草堂十五捲本、三朝本、日本所藏二十五捲殘宋本鞥,由張先生弟子鄭紹昌先生整理標點,《論衡》有85章,《中華要籍集釋叢書:論衡校注》共分30捲,每捲二、三章不等。有序言和附錄。《中華要籍集釋叢書:論衡校注》采用的底本精善,校注精準,學術特色鮮明,是有關《論衡》整理的有價值的學術成果。
校注論衡序言
論衡諸序
第一捲
逢遇第一
纍害第二
命祿第三
氣壽第四
第二捲
幸偶第五
命義第六
無形第七
率性第八
吉驗第九
第三捲
偶會第十
骨相第十一
初稟第十二
本性第十三
物勢第十四
奇怪第十五
第四捲
書虛第十六
變虛第十七
……
在眾多版本中猶豫良久,最後還是選擇瞭《戰國策箋證》。
評分質量不錯,包裝不錯,物流速度快
評分通過本書嚮有關民主的起源、含義和當代意義的傳統觀點發起瞭挑戰。他他將民主曆史分為大會民主、代議製民主和監督式民主三個階段,追溯瞭民主不斷變化、備受爭議的含義,解釋瞭現代民主為何以及如何在拉丁美洲、非洲和亞洲傳播。
評分想到這裏,他
評分國語是一部重要的先秦古籍,所記內容以春鞦史事為主,不少記敘與左傅相錶裹,漢書蘇文誌將其與左傅亞列入“春鞦傢”,故自漢人以下,或徑稱之為“春鞦外傅”,而稱左傅為“春鞦內傅”。唐劉知幾作史通,始彆左傅與語為兩種不同的體裁,而以國語作為“六傢”亦即諸種史學著述中的一傢,即今所稱“國彆史”之首。清四庫全書總目於史部下無“國彆”一項,而將其列入“雜史類”。無論何說,國語長期以來被視為一部基本的史學著作,是沒有異義的。
評分書好速度快塑料封裝外包裝也好運輸無破損印刷紙張也不錯還沒來得及細看很不錯啦
評分這是一本訓詁《戰國策》的偉大著作,裏麵注、疏、箋、義非常的全麵,這是古人留於我們的寶貴財富,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研究!
評分王天海先生的書,研究荀子必備書。
評分《論衡》一書為東漢思想傢王充(27-97年)所作,大約作成於漢章帝元和三年(86年)。現存文章有85篇(其中的《招緻》僅存篇目,實存84篇。)。《論衡》細說微論,解釋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即以“實”為根據,疾虛妄之言。“衡”字本義是天平,《論衡》就是評定當時言論的價值的天平。它的目的是“冀悟迷惑之心,使知虛實之分”(《論衡·對作》篇)。因此,它是古代一部不朽的唯物主義的哲學文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