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欲的悲歌

無欲的悲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奧地利] 彼得·漢德剋 著,韓瑞祥,顧牧,聶軍 譯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05-18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上海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8113695
版次:1
商品編碼:11285101
品牌:世紀文景
包裝:平裝
叢書名: “彼得·漢德剋作品”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76
字數:157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1. 孟京輝 史航 牟森 “願效犬馬之勞”的大師
  2. 以極簡之筆追索母親的悲劇人生,她隻是被時代和社會吞噬的無數人中的一個
  3. 作者是當代德語文學大師,屢獲畢希納奬、卡夫卡奬等重要文學奬。
  4. 2004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耶利內剋說,漢德剋是“活著的經典”,比她更有資格獲奬。
  5. 德國著名導演文德斯評價漢德剋:彼得是我最親密的朋友。當代作傢中,唯有他的作品,讓我感到最親近,最理解,最愛讀。
  6. 戲劇導演孟京輝一直將漢德剋引為偶像,二十年前其代錶作《我愛XXX》正是深受漢德剋《罵觀眾》的影響。

彼得·漢德剋係列作品推薦:


內容簡介

  《無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歲傢庭婦女自殺的報紙報道開始的。敘述者“我”立刻要義不容辭地撰寫自己母親那“簡單而明瞭的”故事。在對這個女人命運的迴憶中,她那受製於社會角色和價值觀念的生存軌跡自然而然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母親齣生在一個天主教小農環境裏,接受的是無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終依然無法逃脫社會角色和語言模式對自我生存的毀滅,於是自殺成為她無可選擇的必然歸宿。
  作者以其巧妙的敘事結構和獨具特色的敘事風格錶現瞭母親生與死的故事,其中蘊含著一種啓人深思的願望,一種值得嚮往的生存,一種無聲質問社會暴力的敘述之聲。

作者簡介

  彼得·漢德剋(Peter Handke,1942—),奧地利著名先鋒劇作傢,小說傢。他創作的《卡斯帕》,在現代戲劇史上的地位堪與貝剋特的《等待戈多》相提並論,被譽為創造“說話劇”與反語言規訓的大師。他的小說《守門員麵對罰點球時的焦慮》《重現》《無欲的悲歌》等滲透瞭作傢本人的生活經曆和思想觀念,他用最簡單的筆調狀齣具有豐富內蘊的作品。漢德剋是20世紀德語文學最重要的幾位作傢之一,被稱為“活著的經典”,他於1973年獲畢希納文學奬,2009年獲弗朗茨·卡夫卡奬。在文學創作之外,漢德剋參與編劇的《柏林蒼穹下》成為電影史經典,他本人根據自己作品改編的電影《左撇子女人》曾獲戛納電影節最佳影片提名。
  韓瑞祥,陝西禮泉人,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德語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纔,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多年來主要從事德語文學教學和研究,齣版專著3部,發錶論文40餘篇、文學譯著13部、教材1部,主編文學名著3套。

精彩書評

  這本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漢德剋從他描述的對象中抽離,采用瞭一種質詢的方式,這種方式完全不同於典型的描寫失去至親的那種療傷和感動。
  ——傑弗裏·尤金尼德斯(《中性》作者)
  
  毫無疑問,漢德剋具有那種有意的強硬和刀子般犀利的情感。在他的語言裏,他是最好的作傢。
  ——約翰·厄普代剋
  
  很明顯,在當代以自我發現為主題的寫作中,漢德剋是最好的。
  ——《紐約時報書評》
  
  在漢德剋的筆下,所有的細節與瞬間仿佛都是隨機觸發生成的,它們彌漫著,像暮色降臨後的大霧,讓閱讀者這個後來者迷失其中。
  ——《外灘畫報》
  
  漢德剋對物質世界做顯微鏡切片似的探究,讓人很容易聯想到格裏耶和法國的新小說流派。
  ——《北京青年報》
  
  人們習慣於把他稱為貝剋特之後最重要的後現代作傢。但他真正在做的,是用反荒誕和反生活的方式,與劇場中每一個人進行交流。
  ——《南方都市報》

目錄

無欲的悲歌
大黃蜂

精彩書摘

  剋恩滕州《人民報》周日版的“綜閤新聞”一欄裏有這樣一條消息:“星期五深夜,A地(G縣)一名51歲的傢庭主婦服用大量安眠藥自殺。”
  從母親去世到現在已經差不多七個星期瞭,我想趁著葬禮時那股強烈的想要寫寫她的欲望還沒有變迴當初接到自殺消息時的麻木無語讓自己開始工作。沒錯,是讓自己開始工作,因為寫寫母親的欲望盡管有的時候突如其來,但同時又極飄忽,以至於工作時必須很努力,纔不會隨興所至地用打字機在紙上不斷敲擊同一個字母。單純的運動療法對我沒有用處,隻能讓我更加消極和漠然,否則我也完全可以齣門去,而且在路上,在旅途中,頭腦一片空白地打盹或者無所事事也不會太讓人難以忍受。
  幾個星期以來,我比平常更易怒,雜亂、寒冷或者寂靜更是能讓我跟人連話也說不得,並且隻要看到地闆上有細毛或麵包屑就彎腰去撿。想到母親自殺的事,我的感官就會突然變得木然,有時就連我自己都詫異手裏拿的東西竟沒有早就掉落。但是盡管如此,我依然渴望那樣的時刻,因為此時此刻,麻木的感覺不再,頭腦一片清明。那是能讓我釋然的驚駭:終於不再無聊,身體任憑擺布,沒有費力地疏遠,時間的流逝也不再讓我痛苦。
  在這樣的時候,最讓人惱火的似乎莫過於旁人的關心,用一個眼神甚至一句話。我要麼馬上移開目光,要麼截斷彆人的話頭,因為我需要的感覺是:自己正經曆的這些是不能理解、無法言語的,隻有如此,方能讓人感到那驚駭是有意義的、真實的,一旦有人提起,就馬上會感到無趣,所有的一切突然間重歸空虛。然而我偶爾還是會毫無來由地嚮彆人說起母親自殺的事,若他們膽敢評論,我又氣惱,情願他們馬上岔開話題,或是嘲弄我,不管因為什麼。
  就像在上一部的“007”電影裏,有人問起邦德剛纔被他從樓梯扶手上扔下的那個對手是不是死瞭,他說:“但願如此吧!”當時我就忍不住輕鬆地笑瞭起來。關於死和亡故的玩笑非但根本不會使我不快,甚至能讓我感到愉悅。
  驚恐的瞬間總是很短暫,更多的是不真實的感覺,一切都在瞬間過後重新隱匿,如果這時旁邊有人在,我馬上就會更加把心思用在對方身上,仿佛剛纔冒犯瞭他們一樣。
  而且自從動筆,這樣的狀態,也許恰恰是因為我想要盡量準確地描述它們,結果它們反倒離我而去瞭,消失瞭。因為要描述,我開始瞭對它們的迴憶,如同迴憶生命中一個已經結束的階段,艱難的迴憶和錶述弄得我無暇他顧,竟使我對過去幾個星期裏那些短暫的白日夢境産生瞭距離感。我之前會不時齣現的“狀態”是:日復一日的那些想法隻是一些不斷機械反復的、存在長達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的原初想法而已。如今它們四散,意識因為一下子變得空空如也而疼痛。
  現在這些都結束瞭,我不再處於這種狀態。寫作的時候,總是無法避免地寫到從前,寫起已經經曆過的那些事,至少寫作時是如此。我做的工作是文學的,它顯現於錶麵並且具體成一颱迴憶和錶達的機器,不如此又能怎樣。而我寫母親的故事,一則是認為自己對她以及她如何走上死亡之路比那些不相乾的記者知道得更多,雖然後者藉助宗教的、個體心理學的或者社會學的釋夢模式或許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解釋這個有趣的自殺事件;再者就是為著自己,因為有事情可做,我就能振作起來;最後是因為我恰恰和任何不相乾的記者一樣,也想把自願死亡這事看作一個案例。
  當然,所有這些解釋都不過是隨手拈來,可以用同樣是隨手拈來的另一些解釋代替。隻是一些徹底失語的瞬間和想要錶述這些瞬間的欲望而已,與嚮來寫作的動機沒兩樣。
  去參加葬禮時,我在母親的錢包裏發現瞭一張編號432的郵局收據。星期五晚上,她在迴傢服藥之前還用掛號信往法蘭剋福寄瞭一份遺囑的副本。(又是為什麼要用快件呢?)我星期一就在同一傢郵局打電話,那是她死後兩天半,我看到放在郵局工作人員麵前的一捲黃色的掛號信標簽:這期間有九封掛號信寄齣,現在顯示的下一個號碼是442,這和我腦海中的那個數字如此相像,猛看上去竟讓我産生瞭混亂,一時間以為一切都沒有發生過。想要把這些事講齣來的願望讓我真正開懷。那天是多麼晴朗;雪;我們吃的是肝泥丸子湯。“故事是這樣開始的……”——如果這樣開講的話,一切都會像是杜撰齣來的,我不想脅迫聽眾或讀者對我個人錶示同情,隻是要給他們講一個非常精彩的故事而已。
  故事就是這樣開始的,我的母親五十多年前就齣生在她後來去世的地方。那個地方但凡有點用的東西,當時都歸教堂或者貴族地主所有,其中一部分租給百姓,這些人主要是工匠或者下層農民。貧睏的狀況之普遍,以至於少量占有土地的情況都還很少見。事實上,當時依然維持著1848年以前的狀況,隻不過農奴製度正式取消瞭。我的外祖父——他還健在,如今已經八十六歲瞭——是個木工,此外還和自己的妻子一起種瞭幾片地,還有草場,每年交一次地租。他祖上是斯洛文尼亞人,和當時大多數下層農民的孩子一樣是私生子。這種人即便早已經性成熟,卻是既沒錢結婚,也沒有地方過婚姻生活。他的母親至少是個傢境相當殷實的農傢的女兒,他的父親當時在這傢當長工。這個父親對他而言不再隻是“製造者”。不管怎樣,他的母親藉此得到瞭購置一小片田産的錢。
  外祖父的前麵數代都是一無所有的長工,洗禮證明填得殘缺不全,在他人屋簷下齣生又死去,身後幾乎沒有什麼遺産,惟一的財産就是要跟進墳墓裏去的節日禮服。從外祖父開始,成長的環境纔終於讓人真正有傢的感覺,不再是通過每天的勞動勉強換來的棲身之所。為瞭捍衛西方世界的基本經濟準則,一傢報紙不久前在經濟專欄內稱財産是物化的自由。對於外祖父這樣,曆經數代沒有財産因而也沒有權勢的傢族裏齣現的首批有産者(至少是在不動産方麵)而言,這種說法倒是有其道理:意識到自己擁有財産而産生的自由感,讓人在世世代代任人擺布之後突然第一次有瞭意願,那就是要更加自由。這其實隻是說:擴大自己的財産,當然鑒於祖父當時所處的狀況,這也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一開始的時候,財産卻少得要傾盡心力纔能勉強保住,所以抱負遠大的小業主們就隻有一條路可走:積攢。
  於是,我的外祖父就一直積攢,直到在二十年代的經濟大蕭條中丟掉瞭所有積蓄。接著他又重新開始積攢,不是把省下的錢堆積在一處就算瞭,而是采用瞭壓抑個人欲求的方式,同時還希望子女也能繼承這種駭人的無欲無求,而他的女人,作為一個女人,反正是從一落地就連做夢也不曾想過要有什麼不一樣。
  他繼續積攢,要一直積攢到子女們需要資金結婚或者工作為止,像把積蓄提前用在子女,特彆是女兒們的教育上的這種念頭,他則順利成章地想都沒想過。就連在他的兒子們身上,處處寄人籬下做窮光蛋的噩夢依然根深蒂固。兒子中的一個在中學裏得到瞭免費學習的機會(這更多的是因為巧閤而不是提前計劃好的),不過纔幾天,他就因為忍受不瞭陌生的環境,半夜裏步行四十公裏從州府走迴瞭傢。到達自傢屋前,正好是星期六,那通常是打掃房捨的日子,他二話不說就動手掃起瞭院子,晨曦中,他的掃帚發齣的聲音足以說明一切瞭。據說他當瞭木匠後倒是很勤勉,而且很滿足。
  他和他的哥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不久就丟瞭性命。這期間,外祖父繼續積攢,並且在三十年代的失業大潮中再次失去瞭所有積蓄。他積攢,這就是說:他不喝酒,不抽煙,幾乎沒有什麼娛樂。他惟一允許自己參與的娛樂就是星期天的牌局,就算是打牌時贏的錢(他牌打得非常冷靜,這讓他幾乎永遠是贏傢)也要攢起來,他充其量會從裏麵拈齣一小枚銅子兒給孩子們。戰後他又開始積攢,直到今天成瞭拿國傢退休金的人,他也沒有停下來過。
  那個活下來的兒子成瞭木工師傅,手下畢竟雇著二十個工人,用不著再積攢瞭。他開始投資,這也就意味著,他可以喝酒、娛樂,這甚至是他分內的事。和自己沉默瞭一輩子、什麼都不敢享受的父親不同,他至少憑這個找到瞭一種語言,雖然這種語言隻是他作為鄉鎮代錶,並且代錶一個癡迷地用偉大的過去談論偉大的將來、忘卻現實的小黨派時纔用得到。
  身為一個女人,齣生在這種環境裏從一開始就是緻命的,當然這件事也可以讓人寬心地來看待:至少不用對未來感到恐懼。節日時在教堂前集市上給人看相的女人從來隻給男孩兒看手相占蔔未來,反正對女人來說,所謂未來不過是個玩笑而已。
  毫無機會,一切都注定瞭:男人小打小鬧的調情,吃吃地一笑,短暫的目瞪口呆,然後是第一次陌生和剋製的錶情,隨之又開始忙裏忙外,一個個孩子齣世,忙完廚房的活兒後再跟傢人待一會兒,從一開始說的話就沒人聽,自己也越來越不聽人說話,自言自語,然後是腿腳的不靈便,靜脈麯張,隻剩睡覺時的一聲嘟囔,下身的癌癥,最後,注定的一切隨著死亡而圓滿。就連當地女孩兒們常玩的一個遊戲也是這樣:纍瞭/倦瞭/病瞭/病重瞭/死瞭。
  我母親是五個孩子裏的倒數第二個。她在學校裏被認為是個聰明孩子,老師們給她最好的成績,尤其欣賞她工整的書寫。隨後學也就上完瞭。學習不過是小孩兒的遊戲而已。等完成瞭義務教育,年齡大瞭,也就沒有必要瞭。女人們現在要做的是在傢裏演習將來的傢務事。
  沒有恐懼,除瞭對黑暗和暴風雨本能的害怕;隻有冷與熱、潮濕與乾燥、快樂與不快的交替。
  時光就伴隨著教堂的節日,伴隨著偷偷進舞池而挨耳光,伴隨著對兄弟的羨慕和參加閤唱團演唱的愉快流逝。至於世界上發生的其他事情就都不清楚瞭。除瞭教區的星期日報之外,報紙是不看的,就算是在那份報裏能夠看到的也隻有小說連載而已。
  ……

前言/序言

  彼得·漢德剋(PeterHandke,1942—)被奉為奧地利當代最優秀的作傢,也是當今德語乃至世界文壇始終關注的焦點之一。漢德剋的一生可以說是天馬行空獨來獨往,像許多著名作傢一樣,他以獨具風格的創作在文壇上引起瞭持久的爭論,更確立瞭令人仰慕的地位。從1966年成名開始,漢德剋為德語文學創造齣瞭一個又一個奇跡,因此獲得過多項文學大奬,如“霍普特曼奬”(1967年)、“畢希納奬”(1973年)、“海涅奬”(2007年)、“托馬斯?曼奬”(2008年)、“卡夫卡奬”(2009年)、“拉紮爾國王金質十字勛章”(塞爾維亞文學勛章,2009年)等。他的作品已經被譯介到世界許多國傢,為當代德語文學贏來瞭舉世矚目的聲望。
  漢德剋齣生在奧地利剋恩滕州格裏芬一個鐵路職員傢庭。他孩童時代隨父母在柏林(1944—1948)的經曆,青年時期在剋恩滕鄉間的生活都滲透進他具有自傳色彩的作品裏。1961年,漢德剋入格拉茨大學讀法律,開始參加“城市公園論壇”的文學活動,成為“格拉茨文學社”的一員。他的第一部小說《大黃蜂》(1966)的問世促使他棄學專事文學創作。1966年,漢德剋發錶瞭使他一舉成名的劇本《罵觀眾》,在德語文壇引起空前的轟動,從此也使“格拉茨文學社”名聲大振。《罵觀眾》是漢德剋對傳統戲劇的公開挑戰,也典型地體現瞭20世紀60年代前期“格拉茨文學社”在文學創造上的共同追求。
  就在《罵觀眾》發錶之前不久,漢德剋已經在“四七社”文學年會上展露鋒芒,他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嚴厲地批評瞭當代文學墨守於傳統描寫的軟弱無能。在他綱領性的雜文(《文學是浪漫的》,1966;《我是一個住在象牙塔裏的人》,1967)中,漢德剋旗幟鮮明地闡述瞭自己的藝術觀點:文學對他來說,是不斷明白自我的手段;他期待文學作品要錶現還沒有被意識到的現實,破除一成不變的價值模式,認為追求現實主義的描寫文學對此則無能為力。與此同時,他堅持文學藝術的獨立性,反對文學作品直接服務於政治目的。這個時期的主要作品有劇作《自我控訴》(1966)、《預言》(1966)、《卡斯帕》(1968),詩集《內部世界之外部世界之內部世界》(1969)等。
  進入70年代後,漢德剋在“格拉茨文學社”中的創作率先從語言遊戲及語言批判轉嚮尋求自我的“新主體性”文學。標誌著這個階段的小說《守門員麵對罰點球時的焦慮》(1970)、《無欲的悲歌》(1972)、《短信長彆(1972)、《真實感受的時刻》(1975)、《左撇子女人》(1976)分彆從不同的度,試圖在錶現真實的人生經曆中尋找自我,藉以擺脫現實生存的睏惑。《無欲的悲歌》開闢瞭70年代“格拉茨文學社”從抽象的語言嘗試到自傳性文學傾嚮的先河。這部小說是德語文壇70年代新主體性文學的巔峰之作,産生瞭十分廣泛的影響。
  1979年,漢德剋在巴黎居住瞭幾年之後迴到奧地利,在薩爾茨堡過起瞭離群索居的生活。他這個時期創作的四部麯《緩慢的歸鄉》(《緩慢的歸鄉》,1979;《聖山啓示錄》,1980;《孩子的故事》,1981;《關於鄉村》,1981)雖然在敘述風格上發生瞭很大的變化,但生存空間的缺失和尋找自我依然是其錶現的主題;主體與世界的衝突構成瞭敘述的核心,因為對漢德剋來說,現實世界不過是一個虛僞的名稱,醜惡、僵化、陌生。他厭倦這個世界,試圖通過藝術的手段實現自我構想的完美世界。
  從80年代開始,漢德剋似乎日益陷入封閉的自我世界裏,麵對社會生存現實的睏惑,他尋求在藝術世界裏感受永恒與和諧,在文化尋根中哀悼傳統價值的缺失。他先後寫瞭《鉛筆的故事》(1982)、《痛苦的中國人(1983)、《重現》(1986)、《一個作傢的下午》(1987)、《試論疲倦(1989)、《試論成功的日子》(1990)等。但漢德剋不是一個陶醉在象牙塔裏的作傢,他的創作是當代文學睏惑的自然錶現:世界的無所適從,價值體係的崩潰和敘述危機使文學錶現陷入睏境。漢德剋封閉式的內省實際上也是對現實生存的深切反思。
  進入90年代後,漢德剋定居在巴黎附近的鄉村裏。從這個時期起,蘇聯的解體,東歐的動蕩,南斯拉夫戰爭也把這位作傢及其文學創作推到瞭風口浪尖之上。從《夢幻者告彆第九國度》(1991)開始,漢德剋的作品(《形同陌路的時刻》,1992;《我在無人灣的歲月》,1994;《籌劃生命的永恒》,1997;《圖像消失》,2002;《迷路者的蹤跡》,2007等)中到處都潛藏著戰爭的現實,人性的災難。1996年,漢德剋發錶瞭遊記《多瑙河、薩瓦河、摩拉瓦河和德裏納河鼕日之行或給予塞爾維亞的正義》批評媒體語言和信息政治,因此成為眾矢之的。漢德剋對此不屑一顧,一意孤行。1999年,在北約空襲的日子裏,他兩次穿越塞爾維亞和科索沃旅行。同年,他的南斯拉夫題材戲劇《獨木舟之行或者關於戰爭電影的戲劇》在維也納皇傢劇院首演。
  為瞭抗議德國軍隊轟炸這兩個國傢和地區,漢德剋退迴瞭1973年頒發給他的畢希納奬。2006年3月18日,漢德剋參加瞭前南聯盟總統米洛捨維奇的葬禮,媒體群起而攻之,他的劇作演齣因此在歐洲一些國傢被取消,杜塞爾多夫市政府拒絕支付授予他的海涅奬奬金。然而,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作傢,漢德剋無視這一切,依然我行我素,堅定地把自己的文學創作看成是對人性的呼喚,對戰爭的控訴,對以惡懲惡以牙還牙的非人道毀滅方式的反思:“我在觀察。我在理解。我在感受。我在迴憶。我在質問。”他因此而成為“這個所謂的世界”的另類。
  世紀文景將陸續推齣八捲本《漢德剋作品集》,意在讓中國讀者來共同瞭解和認識這位獨具風格和人格魅力的奧地利作傢。《無欲的悲歌》捲收錄瞭漢德剋的長篇小說處女作《大黃蜂》和20世紀70年代初引領潮流的中篇小說《無欲的悲歌》。如果說前者是漢德剋一反傳統步入文壇的標誌的話,那麼後者則是繼《罵觀眾》和《卡斯帕》之後又開啓瞭一個新的創作時期。
  1966年3月,小說《大黃蜂》在經曆瞭一係列挫摺之後終於問世,批評界起初並未給予關注,甚至不感興趣。而當這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年輕作傢同年在普林斯頓舉行的“四七社”文學年會上嚮老一代作傢提齣挑戰甚或發難以後,報刊上纔齣現瞭對這部小說連篇纍牘的評論,其關注的焦點幾乎都離不開非同凡響的語言實驗和獨來獨往的形式追求。也有批評傢認為這部小說的錶現是言之無物的華而不實,炫耀形式的矯揉造作。誠然,漢德剋從走上文壇開始,就一如既往地繼承瞭奧地利文學的語言批判傳統,語言與敘事的矛盾成為其文學錶現的內在主題之一,因此也招來瞭不少非議。
  事實上,小說《大黃蜂》在很大程度上奠定瞭漢德剋文學創作的基礎。小說中,敘述者早年的經曆和感知以獨具風格的魅力煥發齣瞭一種新的生命。在這種錶現的背後,潛藏著一種與眾不同的審美感知:漢德剋在尋找那個逝去的童年,因為敘事的長河從這童年的經曆和感知中奔湧而流。可以說,童年的經曆和感知構成瞭漢德剋整個敘事的核心。作者在談到這部小說時也一再強調,與其說是語言形式的實驗,倒不如說是一部迴憶小說的種種因素所在;一個在戰爭中還是孩童的人迴憶著當年戰爭中所發生的種種事件。小說年輕的敘述者是個盲人,在迴憶的夢想中期盼著那個失蹤的弟弟歸來,而童年在戰爭中對血腥暴力的恐懼始終伴隨著這樣的迴憶。這無疑是一種心靈的創傷。整個小說在結構上既沒有脈絡清晰連續發展的情節,也沒有對主人公的整體刻畫,而隻有對一個個事件細節的描述,對一個個具體事物的感受,一個個相互似乎毫不相乾的斷片成為結構小說敘事的中心,甚至連一個個章節標題也成瞭啓人深思的隱喻。尤其小說中是對一本失去的書的迴憶的情節起到瞭非同小可的敘事作用。這本在記憶中支離破碎的當下的書展現齣貫穿小說始終的創傷性結構。不言而喻,敘述者所敘述的那些看上去最私密和最個性的東西,通過 無欲的悲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無欲的悲歌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無欲的悲歌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無欲的悲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還可以吧。。。。。

評分

彼得漢德剋的作品,第一次買,看起來很好!

評分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朋友推薦的一本書,挺好的。

評分

《無欲的悲歌》是以一位51歲傢庭婦女自殺的報紙報道開始的。敘述者“我”立刻要義不容辭地撰寫自己母親那“簡單而明瞭的”故事。在對這個女人命運的迴憶中,她那受製於社會角色和價值觀念的生存軌跡自然而然地展現在讀者眼前。母親齣生在一個天主教小農環境裏,接受的是無欲望、秩序和忍受的道德教育,她最終依然無法逃脫社會角色和語言模式對自我生存的毀滅,於是自殺成為她無可選擇的必然歸宿。

評分

這是關於一個中年偵探的故事,接二連三的槍殺,無一例外的一槍爆頭,不斷增加的死亡人數,恐懼的氛圍帶人漸入佳境。

評分

  三段文德斯式的生命體驗之旅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無欲的悲歌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