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乒乓球快速入门全程图解
:29.80元
作者:张力
出版社:暂无
出版日期:2015-01-01
ISBN:9787122217462
字数:258000
页码:19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4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乒乓球快速入门全程图解》一书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的由浅入深。本书立足于广大的乒乓球初学者和爱好者,充分考他们的知识接受特点,内容编写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步步引导他们进入乒乓球运动的殿堂。
(2)文字的深入浅出。本书以浅显易懂的文字,深入浅出地介绍乒乓球的基础知识与技战术特点,使每位初学者读得通,读得懂。
(3)视图的直观形象。本书为每一个重要的动作技巧要点配上详细、准确的动作图解,让乒乓球初学者和爱好者们在直观形象、图文并茂的阅读中快速地学到相关的知识和技巧。
(4)提示的直击要害。在每一个具有迷惑性或者易发生理解偏差的地方,都会有小提示帮助读者们解惑答疑,每个小提示都言简意赅却又直击要害,能够有效地为读者们的阅读理解提供帮助,让读者们读的精。
(5)知识的适时补充。每当出现一个陌生的名词和需要补充的知识点时,本书都会适进行补充说明和知识拓展,为读者道情阅读上的障碍,并开拓读者的知识面。
(6)全书的性和实用性。本书是由北京体育大学的张力等老师们凭借多年经验在深入实践的基础上亲自执笔编写而成,讲解独特,信息量大,知识体系科学而又丰富,极具性和实用性。
相信本书会给广大乒乓球初学者和爱好者带来无限的惊喜。
内容提要
为了使广大的乒乓球初学者和爱好者对乒乓球运动有一个快速的入门了解,《乒乓球快速入门全程图解》一书在简要介绍乒乓球的概况、器材标准、场地要求和名词术语的基础上,通过视图直观形象的讲解,使乒乓球初学者和爱好者更加全方位地了解包括步法基础、单项技术、结合技术、战术技巧、双打技术等在内的乒乓球基础知识和技战术,并针对这些知识和技战术的易犯错误,给出了温馨的小提示,指出了合理的练习方法,以期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提高乒乓球技术水平。后本书详细介绍了乒乓球的赛事组织与赛事欣赏,运动与人文结合,才能更好地提高两者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此外,本书内容由浅入深,文字深入浅出,图片直观形象,提示内容直击要害,知识链接适时补充,作者队伍,内容实用,相信本书会给广大乒乓球初学者和爱好者带来无限的惊喜。
目录
1 乒乓球运动简介及设备
1.1 乒乓球运动简介
1.2 乒乓球运动的装备
1.2.1 球
1.2.2 球拍
1.2.3 鞋袜
1.2.4 服装
1.3 乒乓球设施
1.3.1 球台
1.3.2 球网装置
1.3.3 比赛场地
2 乒乓球运动基本名词
2.1 球拍与台面
2.1.1 拍形
2.1.2 比赛台面的区域
2.1.3 触拍部位
2.2 击球
2.2.1 击球点
2.2.2 击球部位
2.2.3 击球力量
2.2.4 击球时间
2.2.5 击球线路
2.3 球的运动特征
2.3.1 球的旋转
2.3.2 球的速度
2.3.3 球的飞行弧线
2.3.4 球的落点
2.4 站位与回位
2.4.1 站位
2.4.2 回位
2.5 长球与短球
2.5.1 长球
2.5.2 短球
2.6 出台球与追身球
2.6.1 出台球
2.6.2 不出台球
2.6.3 追身球
3 乒乓球步法基础
3.1 单步
3.1.1 步法示例
3.1.2 现实运用
3.2 并步
3.3 侧身步
3.3.1 单步侧身
3.3.2 跨步侧身
3.3.3 跳步侧身
3.3.4 并步侧身
3.4 前交叉步
3.4.1 步法示例
3.4.2 现实运用
3.5 后交叉步
3.5.1 步法示例
3.5.2 现实运用
4 乒乓球的单项技术
4.1 握拍技术
4.1.1 直拍握法
4.1.2 横拍握法
4.2 准备动作
4.2.1 身体动作
4.2.2 站位
4.3 接球技术
4.3.1 接急球
4.3.2 接下旋球
4.3.3 接左、右侧上、下旋球
4.3.4 接短球
4.4 发球技术
4.4.1 正手平击发球
4.4.2 反手平击发球
4.4.3 发奔球
4.4.4 转和不转发球
4.4.5 侧上、下旋发球
4.5 削球技术
4.5.1 远削
4.5.2 近削
4.5.3 削突击球和追身球
4.5.4 削加转与前冲弧圈球
4.6 进攻性技术
4.6.1 正手攻球
4.6.2 反手攻球
4.7 技术性控球
4.7.1 搓球
4.7.2 摆短
4.7.3 推球
5 乒乓球战术与技巧
5.1 发球抢攻战术
5.1.1 发球抢攻的运用
5.1.2 发球抢攻战术细解
5.2 接发球战术
5.2.1 接发球的判定
5.2.2 接发球战术的种类
5.3 对攻战术
5.3.1 压左突右
5.3.2 调右压左
5.3.3 对攻注意事项
5.4 拉攻战术
5.4.1 拉斜杀直
5.4.2 拉直杀斜
5.4.3 拉中路突两角
5.4.4 拉吊结合
5.4.5 拉攻注意事项
5.5 搓攻战术
5.5.1 搓大角变直线
5.5.2 搓长搓短结合
5.5.3 搓球转与不转相结合
5.5.4 搓攻注意事项
5.6 削中反攻战术
5.6.1 常用战术
5.6.2 步法运用
5.6.3 技术特点
5.6.4 削中反攻注意事项
5.7 弧圈球战术
5.7.1 基本弧圈球战术
5.7.2 弧圈球结合扣杀战术
5.7.3 其他弧圈球战术的应用
6 乒乓球结合技术
6.1 直拍左右速摆
6.2 横拍两面拉
6.3 推侧扑
6.4 连续攻
6.5 搓中反手拉
6.6 直拍横打两面速摆
6.7 拉后扣杀
6.8 下旋转上旋
7 乒乓球双打技战术
7.1 乒乓球双打概述
7.1.1 双打的特征
7.1.2 双打的优势
7.1.3 双打的规则
7.1.4 双打的意义
7.2 双打的配对
7.2.1 配对的基本原则
7.2.2 常见双打配对类型
7.3 双打的站位
7.3.1 平行站位
7.3.2 前后站位(略带偏斜)
7.4 双打的移动
7.4.1 “八”字形移动
7.4.2 环形移动
7.4.3 “T”形移动
7.4.4 “∞”形移动
7.4.5 “应急”跑位移动
7.5 双打的基本技术
7.5.1 发球
7.5.2 接发球
7.5.3 相持技术
7.6 双打的常用战术
7.6.1 选择接发球
7.6.2 发球与发球抢攻
7.6.3 接发球抢攻
7.6.4 相持阶段
7.7 双打的训练
7.7.1 双打训练的重要性
7.7.2 常用双打练习方法
8 乒乓球赛事组织与欣赏
8.1 乒乓球比赛规则
8.1.1 乒乓球赛常用名词
8.1.2 合法发球
8.1.3 合法还击
8.1.4 重发球
8.1.5 轮换发球法
8.1.6 发球、接发球和方位的选择
8.1.7 发球、接发球次序和方位的错误
8.1.8 比赛顺序
8.1.9 得分判定
8.1.10 失分情况
8.2 比赛中的管理规范
8.2.1 运动员的权利
8.2.2 裁判员的报分
8.2.3 比赛紧急停止
8.2.4 场外指导
8.2.5 注意事项
8.2.6 违禁药物及处理
8.2.7 申诉
8.3 乒乓球国际赛事概要
8.3.1 世界乒乓球锦标赛
8.3.2 奥运会乒乓球比赛
8.3.3 世界杯乒乓球赛
8.3.4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
8.3.5 世界青年乒乓球锦标赛
8.4 乒乓球比赛的欣赏
8.4.1 了解比赛规则
8.4.2 熟悉乒乓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8.4.3 欣赏比赛的过程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它对于器材选择和保养的细致讲解。很多技术书籍常常会忽略这一点,认为器材是次要的,但对于初学者和爱好者来说,手上的“家伙”不对劲,再好的技术也施展不出来。这本书专门辟出了一章,详细解释了海绵的软硬度、胶皮的粘性对不同打法的影响,甚至还图文并茂地展示了如何正确地贴胶皮和修剪海绵边缘,避免买到成品拍就直接上阵杀敌的盲目性。我根据书中的建议,换了一块控制力稍强一些的正手套胶,立刻感觉球的“容错率”高了不少,下网和出界的情况明显减少。更人性化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关于球拍保养的日常建议,比如如何清洁汗渍、如何防止胶皮氧化等,这些都是日常打球中很容易被忽视却关乎器材寿命和手感稳定的细节。这种全方位的关怀,让整本书籍的实用价值被无限放大。它提供的不仅仅是击球的“术”,更是乒乓球这项运动的“道”与“器”的结合体,绝对是值得反复翻阅的训练宝典。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乒乓球“零基础”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一直想学打球,但总觉得那些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动作分解看得我一头雾水。拿到这本书后,我简直爱不释手。首先,它的图解部分做得太到位了,每一个握拍的细节、每一次挥拍的轨迹,都有清晰的实拍照片辅助说明,即便是对着镜子模仿,也能感受到动作的要领。特别是关于“如何正确发力”的那几页,作者用非常接地气的语言,将原本抽象的物理概念转化成了身体能理解的感觉,而不是干巴巴的理论堆砌。我按照书上说的调整了我的站位和重心转移,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动,但感觉球的初速和稳定性都有了肉眼可见的提升。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常见错误动作的“纠错”环节,居然还有视频二维码引导,这对于自学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我试着跟着视频调整了几次发球的抛球高度和触球点,第二天去球馆,几个老球友都问我是不是偷偷请了私教,那种成就感无与伦比。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怎么打”,更重要的是教你“为什么这么打”,从根本上理解了乒乓球运动的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招式。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定价。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看了一些所谓的“高手秘籍”,那些书动不动就涉及旋转理论、弧线控制的复杂计算,看得我心浮气躁,总觉得离我太远。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耐心”和“梯度”。它从最基础的“持拍感觉”开始讲起,就像一个耐心十足的教练手把手带着你走过每一个台阶。我尤其欣赏它对“步法”的讲解,很多书里对步法的描述都是“快速移动”,但这本书却细化到了“并步”、“跨步”在不同击球情况下的应用场景和脚掌受力点,甚至还配上了俯视角度的图示,让我这个方向感较差的人也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脚下位置。而且,它没有急于抛出那些花哨的“绝招”,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来巩固“稳定性和一致性”的训练方法。这就像盖楼打地基一样,虽然枯燥,但至关重要。通过书里设计的几个“定点练习”游戏,我发现自己的左右正反手拉球的落点控制精确度提升了一个档次,不再是瞎猫碰死耗子了。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读起来完全没有压力,每学完一课,都有一种“我今天又进步了”的踏实感,而不是被一堆高深理论压垮的感觉。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风格,让人感觉非常“现代”且“实用”。我是一个注重视觉体验的人,很多技术书籍的版面设计得密密麻麻,密密麻麻的文字和灰蒙蒙的线条图,让人阅读起来非常疲劳。但这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留白,核心图解部分色彩对比度高,重点步骤用醒目的颜色或虚线框标注出来,阅读体验非常舒适。更重要的是,它对于“赛前准备”和“心理调整”部分的处理,简直是点睛之笔。我们总以为打好乒乓球只是技术层面的事情,但这本书很早就强调了心态的重要性。书中提到了如何应对“关键分”的失误后的快速调整,以及如何利用赛前热身来激活身体的“肌肉记忆”。我按照书中建议的“五分钟呼吸调节法”在一次友谊赛的决胜局中应用了,结果竟然奇迹般地稳住了手脚,赢得了比赛。这表明作者不仅仅是一个技术专家,更是一个懂得运动心理学的教育者。这本书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全景式”的学习方案,技术、体能、心理,面面俱到,让人感觉自己是在学习一项完整的运动,而不是单纯的一套击球技巧。
评分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其实是想找一些针对“业余中级”水平的提升方法,但没想到它对入门的铺垫做得如此扎实,让我有机会回顾并修正了我之前自学时形成的一些错误习惯。这本书在“快攻与相持”的过渡章节处理得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跳到复杂的“前三板”战术,而是先确保你的基础台内小球控制足够稳定。书里有一组关于“搓球和摆短”的练习,要求在保证不冒高和旋转足够的前提下,尽量缩短球的飞行距离。我按照这个要求练习了一个星期,回来再和球友打比赛,明显感觉到对方处理我的短球时,回球质量下降了很多。这说明作者非常注重“实战效果”和“基础质量”的挂钩。此外,书中对于“反手技术”的讲解,对比市面上其他书籍,更加强调了手腕在反手拧拉中的“爆发点”和“释放时机”,而不是一味追求手臂的大幅度摆动。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成熟稳重的专家口吻,但绝不傲慢,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不疾不徐地引导你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对于想从“会打”过渡到“打得好”的球友来说,是不可多得的参考资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