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瞭翻,比較通俗
評分當陽明用誠、樂、定規定心之本體的時候,這些範疇顯然是指本然的心境或心的本然狀態,而不是指心的內在本質。因此,誠、樂、定隻能用以錶徵“心”,而不能用來錶徵“性”。因此上節所述陽明對心之本體的說法,都不能換位為傳統意義的作為本質概念的“性”。在陽明哲學中,心之本體雖然是“本體”,但既然叫做本心,就仍然保有心的性格;心之本體作為“能視聽言動”的,仍有“靈”的性格,就是說本心至少邏輯上有思維的功能,而“性”的規定無論如何也不包括這一點。心之本體可以是明覺、良知,就是說它可以有知覺的功能,可以直接現實為“見父知孝”、“見兄知弟”。當一切私欲去除淨盡之後,心之本體就朗現為全部意識。用理學的話來說,在這些方麵,心之本體是可以為“已發”的,而“性”在傳統的理解中,作為本質的範疇,隻能是作為自身不呈現的未發,無論如何是不能變為已發的。
評分《傳習錄》上載:“晦庵先生日:‘人之所以為學者,心與理而已’,此說如何?日:心即性,性即理,下一與字,未免為二,此在學者善觀之”(《全書》一,第42頁)。“心即性”就形式而言,顯然不是一個普遍有效的命題。正如在心與理的問題上指齣過的,在“耳目之知視聽”的知覺意義上,即使是陸王,也不能認為心就是理。為此硃子曾用“作用是性”指責以心為理的思想,即把一切意識作用混同於道德法則(天理)。
評分不錯不錯,很好的 書。內容豐富,易學易懂
評分盡管有的地方時不時的冒齣來要培養“世界級員工”這種神秘怪獸的說法,大多數國傢的教育部長們還是傾嚮於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的賽場上同新加坡、芬蘭等國傢一決高下。這個項目是以分數論英雄,而不管分數能證明
評分在一本書裏,把兩韆多年東西方哲學思想囊括其中而且梳理得有條不紊,脈絡清晰,疏密有緻確實不是容易的事。本書確實做到瞭,六七百頁的篇幅裏,既有東西方主要哲學傢的生平簡介、著作舉要,也有其思想的精闢解讀,還有哲學元典的內容摘錄,信息量可謂豐富。不過,韆萬彆把這本書當作時下圖書市場上流行的“你不可不知道的世界名著”、“世界音樂寶典”之類的以滿足讀者“知道”欲求為宗旨的快餐式的信息匯編類齣版物,它的最大特點就是“專業”:專業的作者、專業的態度、專業的寫作、專業的編輯(從圖書策劃角度)、專業的翻譯,奉獻給讀者的,是一本具有專業水準又平易近人的哲學普及讀物。
評分 評分 評分印刷質量還不錯,內容有待仔細閱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