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德] 黑格尔(Hegel G.W.) 著,贺麟,王太庆 等 译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187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34905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1960-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哲学史讲演录(第2卷)》主要内容包括:普罗泰戈拉、高尔吉亚、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方法、善的原则、苏格拉底的命运、苏格拉底派、麦加拉学派、欧几里得、欧布里德、斯底尔波、居勒尼学派、阿里斯底波、德奥多罗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 希腊哲学(续)
第一篇
第二章 第一期第二阶段:从智者派到苏格拉底派
甲、智者派
一 普罗泰戈拉
二 高尔吉亚
乙、苏格拉底
一 苏格拉底方法
二 善的原则
三 苏格拉底的命运
丙、苏格拉底派
一 麦加拉学派
1.欧几里得
2.欧布里德
3.斯底尔波
二 居勒尼学派
1.阿里斯底波
2.德奥多罗
3.赫格西亚
4.安尼克里
三 犬儒学派
1.安底斯泰纳
2.第欧根尼
3.晚期犬儒派
第三章 第一期第三阶段: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
甲、柏拉图
一辩证法
二 自然哲学
三 精神哲学
乙、亚里士多德
一 形而上学
二 自然哲学
三 精神哲学
1.心理学
2.实践哲学
(1)伦理学
(2)政治学
四 逻辑学

译者后记
专有名词中外文对照表

精彩书摘

  从这里,他转到更详细的规定上面,转到那些在此处可能遇见的困难上面。如果理性只是被理解为能力,而不是被理解为活动性,则延续不停的思维将会是充满疲劳的,而对象就会比理性更优越;思维活动和思想也存在于那思维着最恶劣的东西的人那里,——这种人也可能会有些思想,会有思维的活动等等。但是这却是不正确的;因为理性只思维它自身,因为它就是那最优越的东西。它乃是思想的思想,乃是对思想加以思维的活动;这中间就表达出了主观和客观的统一,而这就是那最优越的。绝对的最终目的,思维着自身的理性,——这就是至善;至善是只在自己本身、只为自己而存在的。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的顶点,就是在他那里所能找到的最富于思辨的东西。从外表看来,好像思维只是与别的东西并列起来加以讨论的;这种逐一讨论的方式,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当然是不免要出现的。但是他关于思维所说的话,却显然是绝对富于思辨的,并且不是和别的东西例如感觉平列的,因为感觉对于思维只是可能性。这一点还包含在下面这层意思里:理性乃是一切,它潜在地是一个总体,是真理一般,——按其潜在性而言,乃是思想,而当其为真实时,则又是自在自为的思维,这个既是自在的存在又是自为的存在的活动性,乃是思维的思维,它虽是抽象地被规定,但本身却构成绝对精神的本性。
  这就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关于他的思辨的理念所必须注意的主要之点,但关于它们,我们不可能再详细讨论了。
  ……

用户评价

评分

很好,已收到,下次再来买

评分

哲学史讲演录(第二卷) 内容简介

评分

本卷中对于苏格拉底的死,曾作了深刻的、辩证法的、历史的分析,指出苏格拉底突出地强调个人内心理智的确信,违反了当时的风俗、伦理或宗教,其被处死实有其必然性。对苏格拉底用来教导道德的辩证法,黑格尔亦有着重的论述。

评分

有时间看看啦,经典中的经典

评分

黑格尔的国家观继承和发展了I.康德、J.G.费希特以来德国古典哲学的传统。他用哲学的思辨揭示国家的本质,反对17、18世纪的社会契约论从国家的外部特征解释国家的本质,认为国家不是契约的任意产物。

评分

  此书最精彩的部分在于:导言、论毕达哥拉斯、论赫拉克利特、论阿纳克萨哥拉(结尾部分)。这些部分可以窥见黑格尔哲学的志趣与精髓,也是其用力用心之处,值得反复参悟。

评分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

评分

他对行政权的论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指出行政权是执政权,应当掌握在为社会服务、与普遍利益相一致的等级手中。他反对封建的官职世袭制度,主张任用官吏应以才智为标准并向一切市民开放。他强调国家制度的整体性和有机性,反对机械的分权理论。

评分

黑格尔青年时代恰逢法国大革命,J.卢梭的思想对他产生了极大影响,他被法国革命崇尚的自由精神深深打动。他反对封建专制和民族分裂,渴望德国在政治上实现统一,把德意志民族的复兴与资产阶级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立宪政治制度视之为理想的国家制度。1815年拿破仑战争的失败、欧洲封建势力的复辟,使他的政治态度发生变化,放弃了激进的政治主张,开始赞颂现存的普鲁士王国,主张以此为基础而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黑格尔晚年对普鲁士王国表现出忠顺态度,但对法国革命始终持有好评,对德国保守派──历史法学派持反对态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