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青春动漫周刊杂志《秀:漫画秀3周年大画集》,打造特别企划!“天”、“地”、“宇”、“宙”四部分!
附录每部作品详细资料,及《漫画秀》发展大事记,凸显收藏价值!
精美盒装,华丽设计,大16开呈现!
《秀:漫画秀3周年大画集》内容主要包括:爱欧《血族》、BUDDY《魂音》、白骁《4.9x4.9》、《武道狂之诗-少年版》、LING《红叶琉璃》、于彦舒《扳手少年》、L.M《惊爆校园》、胡伟《长安督武司》、彭杰《方舟奇航》、丁冰《葵花白发抄》、Chry/漫唐堂《仙侠传》、司徒剑侨《幻城》、HeHe《仙界战纪》、淳良猴子《猫之茗》等。
丁冰
生日:11月2日
星座:天蝎座
籍贯:重庆
出道时间:2000年
出道作品:《SHOW》
获奖经历:第3届金龙奖最佳插画金奖
擅长绘画美少年著称的漫画家丁冰,素有“丁英俊”美誉。从2000年出道至今已经出版多部优秀漫画作品,包括《楼兰旖梦》、《霖》、《大河下》、《蓝指》、《鼹鼠同萌》、《梦开始的地方》、画集《梦见》等多部作品,2009年东渡日本,并在半年后发表作品《学园GOD!》,该作在国内漫画连载杂志《漫友》与日本漫画杂志《ASUKA》上进行同步连载,成为首部中日同步连载少女漫画。2010年创作中国传说与哲学相结合的作品《龙录》,并在《漫友》热力连载中。
爱欧
网络漫画杂志《日刊少年囧rz》(已停刊)主编,商业漫画画手,前商业轻小说写手。
秘银漫研社社长、秘银工作室负责人及主笔。2008年,凭借作品《Infinity game(IG)》获得第5届金龙奖最佳少年漫画奖。金龙奖后落户广州。
代表作品:《Infinity Game》《Infinity Game?解》《血族-Bloodline》空想白昼篇、《血族-Bloodline》迷失乐园篇、《血族-Bloodline》圣魔虚像篇、《血族Bloodline》番茄家园篇
BUDDY
本名凌一凡,国内知名漫画家和插画家,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05年赴英留学深造,获得视觉传达专业硕士学位。现专心从事漫画创作中。
主要代表作:
插画集《彩虹的水滴》、《彩虹的水滴2》,长篇漫画《美味季节》、《魂音》等。
出版与获奖经历:
2004年:《美味季节》单行本在美国出版,
2006年:绘本《CACTUS》获英国MIACMILLAN童书大赛优秀奖,在伦敦领奖,
2007年:短篇作品《PICNIC》入选《BEST NEW MANGA 2》作品集,英美同期出版。
2008年:美国小说改编漫画《间谍女神》1-2册存美国和加拿大出版上市。
2009年:获第6届金龙奖最佳插画奖。
于彦舒
创作履历一览
1997年,发表四格漫画连载《冲者外传》出道。
2000年,发表《天使学院》。
2001年,《拯救人类》获全国漫画新人奖金奖。
2004年,《底线任务》获OACC金龙奖入围。
2005年,《黑白无双》获第二届OACC金龙奖最佳故事漫画铜奖,该作品后连 载于《漫友?动画100》。
2006年,于法国出版全彩色个人作品单行本《STEP》。
2007年,《黑白无双》推出单行本,至今已出版第1至12册。
2007年,《扳手少年》获第4届OACC金龙奖最佳故事漫画少年组金奖。
2008年,《扳手少年》于《漫友·少年Super》开始连载。
2010年,《扳手少年》重制版开始于《科幻画报·漫画SHOW》连载。
2011年,《扳手少年》推出单行本,至今已出版第1至9册
2012年,短篇集《圣克鲁斯战队》正式出版
这本书简直是治愈系的天花板,尤其适合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感到疲惫和焦虑的人。它的整体基调虽然不是那种直白的阳光明媚,但却有一种非常柔和、抚慰人心的力量。很多场景都聚焦在一些日常的、微小的幸福瞬间:清晨厨房里食物的香气,宠物蜷缩在阳光下的剪影,或者两个人安静地依偎在一起看书的侧影。这些画面处理得极其温馨,色彩饱和度适中,光线处理得非常“暖”,仿佛能透过纸张感受到那种空气中漂浮的微尘和温暖的温度。阅读它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呼吸都变得缓慢而均匀了,那些平日里紧绷的神经也慢慢放松下来。它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激烈的冲突,有的只是对生活本真、美好事物的温柔捕捉和细腻描摹,让人在快节奏的世界里找到一个可以暂时躲避喧嚣的角落,非常推荐给需要心灵慰藉的朋友们。
评分天呐,这本书简直是视觉的盛宴,我本来只是随便翻翻,结果就完全陷进去了。首先最吸引我的是那种大胆的色彩运用,完全跳脱了传统的漫画条框,很多画面直接就是一整页的泼墨山水或者抽象构图,感觉画师是把情绪直接泼到了纸上。特别是那些关于都市夜晚的场景,霓虹灯的迷幻感处理得太到位了,那种疏离又迷离的美感,让人忍不住想立刻拿起手机去街上走一遭,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而且角色的设计,没有那种过度美化的痕迹,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瑕疵”和神态,笑起来的纹路、疲惫时的眼神,都真实得让人心疼或者会心一笑。我尤其喜欢其中一组关于“时间流逝”的系列插画,用一些非常规的透视和光影对比,把那种“昨日不可追”的苍凉感表达得淋漓尽致,完全是艺术品级别的作品,绝对不是随随便便的涂鸦合集,而是能让人停下来细细品味的深度之作。这本书的装帧也很有质感,拿在手里沉甸甸的,翻阅起来也是一种享受,绝对是值得收藏的。
评分我对这类集合本通常期待不高,总觉得很多都是凑数之作,但这次真的被惊喜到了。这本书最让我赞叹的是它叙事上的连贯性和主题的深度挖掘。它不像一般画集那样只展示炫技,而是通过一系列看似无关紧要的片段,构建了一个庞大而又细腻的世界观。比如,有一组篇幅很长的黑白漫画,描绘了一个老人在雨中等待的场景,寥寥几笔的线条,却把那种时间凝固的压抑感和对逝去美好的怀念刻画得入木三分。你看那些雨滴打在伞面上的纹理,还有老人手上的青筋,细节的考究程度让人叹服。更妙的是,作者很擅长在看似平和的画面中埋下伏笔或者暗示更深层的哲学思考,让你在看完之后,需要花时间去回味和解读那些留白之处的含义。它不是那种一眼就能看完的消遣品,更像一本需要你投入心神去探索的秘密地图,每一次重读,似乎都能发现新的线索,这种阅读体验非常独特且耐人寻味。
评分让我用最直接的方式来形容,这本画集就是一场视觉的“交响乐”。它不是单旋律的演奏,而是无数种元素在同一个舞台上爆发出的和谐共鸣。我特别关注那些涉及动态捕捉的画面,无论是风吹动树叶的轨迹,还是水花溅起的瞬间,那种速度感和力量感被定格得极具张力,仿佛时间在那个瞬间被按下了慢放键。更绝妙的是,作者们在处理复杂的多人场景时,每个人物的情绪和动作都清晰可辨,没有陷入拥挤和混乱,反而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非常有镜头感。你会感觉到,每一笔的起落、每一个阴影的投射,都经过了深思熟虑,充满了结构上的美感。看完之后,我甚至有一种想拿起笔自己去尝试创作的冲动,因为它展示了创作的可能性边界是多么的广阔,是一本能真正激发创意的、高能量的视觉指南。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是冲着其中一位特定画师去的,结果被其他完全陌生的风格拉了粉!这本画集最大的亮点在于其风格的极度多元化和包容性。我看到有那种极简主义的几何图形构成的静物写生,那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理性美感,和旁边一页极尽华丽、充满洛可可风情的复杂线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但它们放在一起却毫无违和感,反而互相衬托,凸显了“美”的多重面相。这种跨越流派的展示,非常考验编辑的功力,但他们处理得非常高明,过渡自然流畅。特别是那些实验性的页面设计,比如使用半透明的插页或者特殊的印刷工艺,让翻页本身都变成了一种互动行为,而不是简单的内容切换。这让我感觉,这不仅仅是一本画集,更像是一次对当代视觉艺术边界的探索之旅,充满了实验精神和不拘一格的想象力。
评分出道作品:《SHOW》
评分毫无疑问这是一本好书,京东送货也很快,我很满意!开卷有益,读书好处多”这是自古以来人们的共识.每一个人要想在知识的山峰上,登得越高,眼前展现的景色越壮阔,就要拥有渊博的知识.知识是人类通向进步文明和发展的唯一途径.书是前人劳动与智慧的结晶.它是我们获取知识的源泉.我们要让自己变得聪明起来,必须多读书,读好书. 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总之,爱好读书是好事。让我们都来读书吧 读书不仅可以使我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提高我们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对于各科学习,都有极大的帮助。 我们的知识体系是通过课内外的自主学习而逐渐建立起来的。读书是搜集和汲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我们从课堂上掌握的知识不是很具体和容易理解的,需要再消化才会吸收。大量的阅读,可以将自己从课内学到的知识,融汇到从课外书籍中所获取的知识中去,相得益彰,形成“立体”的,牢固的知识体系,直至形成能力。 读书不仅对我们的学习有着重要作用,对道德素质和思想意识也有重大影响。“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我们都有自己心中的英雄或学习的榜样,如军人、科学家、老师、英雄人物等。这些令我们崇拜或学习和模仿的楷模,也可以通过阅读各类书籍所认识。我们在进行阅读时,会潜意识地将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与书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无形中就提高了自身的思想意识和道德素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每一个学生要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把读书,应视为自己的乐趣。 有的同学可能会说:功课那么多,作业要完成,那有时间看书?其实只要你肯挤时间来读书,就不愁没有时间。就像大文学家鲁迅先生说的: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是有的。”他自己就是把大家喝咖啡、谈天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最终鲁迅写出了许多好文章,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可以用午休、放学做完功课以后、节假日等点滴时间来读书。每天一小时,积少成多,积沙成塔。 同学们:“同沐四季风,共享读书乐”让我们与书交朋友吧!让读书之花,盛开四季校园。
评分梦想,热情,个性,多元,蜕变
评分生日:11月2日
评分爱欧
评分籍贯:重庆
评分不错,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了。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 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 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 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 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 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 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 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 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 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
评分我看了这本书籍很好,有不错的感想。认真学习了这本书,给我几个感受
评分马未K都杂志:出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