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葫芦器

中国葫芦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孟昭连 著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656174
版次:1
商品编码:1047462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4-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63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葫芦器》分两大部分:前面部分为实物图及其文字介绍;后面部分是对中国葫芦器的理论知识介绍,内容涉及葫芦的种类及用途,古代葫芦种植法,匏器与模制葫芦器,清宫模制葫芦器,葫芦虫具,葫芦器的制作工艺,葫芦的栽培、套模与加工,葫芦器鉴赏、收藏与拍卖,现代葫芦工艺与葫芦文化,古代咏葫芦诗文选。

作者简介

孟昭连,江苏沛县人。1978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先后取得文学学士、硕士学位。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著文数十篇,写书若干部。性喜虫,兼弄葫芦,著有《中国鸣虫》、《中国虫文化》等。

目录

葫芦的种类及用途/001
葫芦考源/001
葫芦的种类/005
葫芦的用途/012

古代葫芦种植法/029
区田法/029
种大葫芦法/031
种小葫芦法/034
葫芦打结法/035
界瓢法/039
取瓤法/040
仙瓠种植法/040

匏器与模制葫芦器/041
匏器/041
春秋楚匏/047
“唐八臣瓢”与《山居要录》/050
板夹葫芦与金银模葫芦/054

清宫模制葫芦器/060
葫芦器工艺进入清宫/060
康乾与葫芦器的繁荣/061
丰泽园与含经堂/069
清宫葫芦器的种类/071
清宫葫芦器的工艺特点/078
清代葫芦器的遗响/081

葫芦虫具/083
以葫芦养虫之始/083
官模与“民模”/086
葫芦虫具的构造/091
葫芦虫具的种类/100

葫芦器的制作工艺/107
制模/107
砑花/112
火绘/116
挽结与勒制/117
刻画/121
做老/124

葫芦的栽培、套模与加工/127
种植/127
病虫害/129
套模/130
管理/131
采摘/131
刮皮、阴皮与浸泡/132

葫芦器鉴赏、收藏与拍卖/135
鉴赏/135
挑选/137
保养与收藏/140
拍卖与鉴别/141

现代葫芦工艺与葫芦文化/147
葫芦工艺产业化/148
葫芦器品种与地域特色/149
葫芦工艺的提高/150
葫芦工艺的交流/151
葫芦文化研究/152
古代咏葫芦诗文选/155

精彩书摘

几乎与模制葫芦同时出现。这种葫芦现在亦不难见到,也有晚清遗物,距今已有百年左右。表面上看,它的工艺算不上复杂,但令人奇怪的是,它是如何弯曲而成的?明代谢肇涮的有关记载前文已引,谢是个经多见广的博学之士,他对模制的方葫芦并没有感到奇怪,却对这种挽结的葫芦何以能如此而困惑不解,可见这种工艺在当时就是颇为神秘的,只有少数人掌握。直到前些年,尽管有不少人在努力探讨其中的奥秘,却始终不得其解。要把葫芦打成一个结,看来首先必须是长柄葫芦,而且柄愈长愈细愈好,这恐怕是没有问题的。但正像谢肇涮所说的,嫩葫芦很脆,要使它弯曲得能够挽成一个结,必然会折断,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呢?民间有一种说法,说是要在旱天的中午时分,趁葫芦秧子打蔫的时候,这时葫芦也变得很柔软,容易挽成。不过有人按此法试验,屡屡失败。谢肇涮在其记载里还提供过一个方法,即用酒浇在葫芦秧子的根部,便可使葫芦变软,能够挽而成结。究竟此说有否根据,不得而知,因为谢肇涮也是说“或云”,即听别人说的。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看了好几家京东价最低,比地摊还便宜。正版买着放心,送货又快,足不出户,真是方便。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葫芦工艺产业化/148 葫芦打结法/035f 丰泽园与含经堂/069 制模/107 管理/13m1 拍卖与鉴别/141 葫芦考源/001 葫芦打结法/035 “u唐八臣瓢”与《山居要录》/050 清代A葫芦器的遗响/081 火绘C/116 种植/127 H鉴赏/135 葫芦的用途/012 清宫模制葫芦器/0M60 葫芦器的制作工艺/107 鉴赏/135 葫芦的SS用途/012 清宫模制葫芦器/060 葫芦器的制作工艺/107

评分

值。。。。。。。。。。。。

评分

值。。。。。。。。。。。。

评分

书内容不错,就是封面有胶印

评分

很不错的书,我个人很喜欢

评分

评分

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陶瓷器也尽可能一一收录加以采用。本书的特色是:宫藏的葫芦形陶瓷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器与考古资料、文献资料相结合;文物和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相结合。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破了就物论物的窠臼,给读者一定的历史知识、文物知识和审美知识,从而揭开了深藏宫中的各类中国古代葫芦形艺术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