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还行
评分战争中的“狂风”战斗机
评分整体质量还不如一些军事杂志,有点报流水账的感觉,缺少具体个型号的技术特点和装备特点的介绍,居然没有一张线图或结构剖视图,也没有涂装侧视图。真的怀疑是不是编辑删图了。作战案例也描写得干巴巴,翻译也很不专业,还是航空工业出版社的呢!不建议航迷或军迷收藏。
评分诞生
评分编辑推荐
评分其机翼后掠角变化范围是25度-8度,装 2 台高推重比的三转子涡扇发动机(加力推力2x7260公斤),飞机最大起飞重量 27.2 吨,最大速度:高空M数2.1、低空M数1.1、实用升限 15240 米,转场航程3890公里。
评分狂风(Tornado)战斗机是帕那维亚(Panavia)飞机公司(英国、德国以及意大利)研制的双座双发超音速变后掠翼战斗机,主要用于近距空中支援、战场遮断、截击、防空、对海攻击、电子对抗和侦察等。该机于1970年开始研制,1972年完成结构设计,1974年8月首飞,1974年9月命名为“狂风”。该机为串列双座,两侧进气,正常式布局,全金属结构,机翼为变后掠翼,带全翼展襟副翼及前缘缝翼,铝合金整体加强蒙皮,尾翼为全动升降副翼,内置式方向舵,采用电传操纵系统。1969年3月,英国、德国和意大利三国联合成立了帕那维亚飞机公司,于1969年3月开始设计。1973年12月,该机首架原型机试飞,1976年投入批量生产,1980年开始服役,92年停产。该机共生产有对地攻击型(IDS)、防空截击型(ADV)、电子战与侦察型(ECR)等3种型号。这些作战任务要求“狂风”战斗机应具备良好的加速性和机动性、低空快速突防能力和强大攻击火力、较大的作战半径和较长的留空时间、能在昼、夜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具有短距起落能力等。
评分翻了翻,一般,不买也罢
评分“狂风”战斗机是一种通用攻击/歼击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中有三大军事强国在使用该型战机。它由三国联合研制,具备通用性、兼容性和低成本等优势。“狂风”战斗机在冷战中的主要任务是实施核打击和空中封锁,是当时全球最先进的全天候轰炸机,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能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对小面积目标实施精确的毁灭性打击。幸运的是,冷战最终没有升级,“狂风”战斗机也不必再执行打击华沙条约组织目标的任务。《“狂风”战斗机》是目前介绍“狂风”战斗机最为全面的作品,书中详细记录了“狂风”战斗机的立项、研发、生产、升级、服役等情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