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谨伯 著
图书标签:
  • 静坐
  • 内观
  • 禅修
  • 李谨伯
  • 呼吸
  • 正念
  • 修道
  • 身心健康
  • 自我成长
  • 东方哲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727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156966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为丹道高人李谨伯老先生数十年修道方法的真传,指导人们如何具体修道,以达到健康长寿,开发潜在功能,生发智慧,最终提高生活品质的目的。李谨伯老先生年届九旬依然鹤发童颜,耳聪目明,思维清晰,健步如飞,可见其修道体悟真实不虚。若能按照李老的指导如实去修,也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

作者简介

  李谨伯,银行世家出身,西南联大毕业,年轻时参加革命,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屡屡出生入死。新中国成立后,曾于中共天津市委统战部、天津市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机械工业部等部门任职。因早年忘我工作,李老于二十七岁时身惠重病,幸获民问奇人用传统医术一导引布气法一救治得愈,从此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后四处参访明师,屡有奇遇。李老至诚学习,精心实践,得以精通道家丹道养生绝学,对佛教、密宗等亦有特别研究。曾二十多次出国讲学,在我国内地、港澳台地区及英、法、德等国政界、商界、学术界拥有众多追随者。

目录

致读者 张震寰
大道静中求(代序)张亚勤
前言

第一编 从身体入手
我们身体最不正的是什么
人的精气神从哪里来
关键要“开窍”
现代人为什么不“开心”呢
问答

第二编 体会一个“静”字
修道的方法
修道的目的
如何理解“静”
如何修“静”
观世音菩萨是怎样修成佛的
鸠摩罗什(~)谈《大明咒经》
少林寺的《洗髓经》
“正身”必“内省”
要真正理解传统文化,必须修道
谈“盘腿”
问答

第三编 修道的二十六个细节
“正身”的四大纲要
向雪山白猿学习
详细谈谈“七支坐”
练静功的六个诀窍与火候掌握
全身热来自一窍
静坐养生中的奥秘
如何打通中脉
问答

第四编 怎样调整呼吸
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怎样调整呼吸(吐纳术)
调息
调息的意义
胎息法
呼吸的重要性
用“六字诀”治病
学习炼内丹
问答

第五编 修炼金丹大道
什么叫“金丹大道”
怎样认知“金丹大道”
对“金丹大道”的认识
对“气”的理解
对生命的把握
怎样修炼“金丹大道”
“丹道”术语详解
金丹大道的基础
女丹功的练法
情性结合才成丹
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问答

第六编 修炼与养生
《内经图》术语解说
精气与神气的别名
关于修炼与养生
练功的最高境界——无为还虚
正身的秘诀和方法

第七编 关于气功科学性的探究
当前气功科学研究的一项任务——建立唯象气功学
中国的传统文化——丹道文化
养生之道“气功”是科学的
附录
物理学步入禅境:缘起性空
怎样修炼金丹大道(简称内丹)
怎样研读《伍柳仙宗》一书
怎样修炼中脉十法
“六字大明咒”真言解
结束语
修订版说明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简介 在喧嚣纷扰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被无尽的欲望和琐事所裹挟,身心俱疲。我们追逐物质,却遗失了内心的宁静;我们忙碌奔波,却忽视了生命的本源。在这个时代,如何寻回一份安然,如何找到一条通往生命更深层意义的道路,成为了许多人内心深处的渴望。《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一书,正是为了回应这份渴望而生。它并非一本提供速成秘诀的指南,也不是一套空泛玄奥的理论阐述,而是一次深入心灵的探索,一次对生命智慧的温情梳理。 本书汇集了李谨伯先生多年来在静坐与修道方面的深刻体悟与实践经验。李谨伯先生以其渊博的学识、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对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道家思想的精妙解读,为读者铺陈开一幅关于“静坐”与“修大道”的宏大画卷。这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修行,而是一种贴近生活、回归自我的方式。静坐,是身心的安顿,是与内在的对话;修大道,则是对生命本质的追寻,是对天地运行规律的体悟,更是将这份体悟融入日常,活出生命的真实与圆满。 《增订版》在原版的基础上,李谨伯先生倾注了更多的心血,对书中内容进行了更为详尽的阐释和拓展,力求以更加清晰、易懂且贴近现代人理解的方式,引导读者走进静坐的世界,体悟修道的精髓。增订的内容,如同为原有的智慧之泉注入了更为甘洌的活水,使得整本书在深度与广度上都有了显著的提升,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读者的求知需求。 静坐:回归身体的智慧,安顿躁动的灵魂 在《呼吸之间》中,静坐并非一种刻意的、程式化的姿势,而是一种对身体的全然觉察,一种对当下瞬间的全然接纳。李谨伯先生将静坐的实践过程,分解为一个个细致入微的步骤,从身体的放松,到呼吸的调息,再到念头的观察,层层递进,引人入胜。他强调,静坐的起始,源于对身体的尊重和关怀。现代人往往忽略了身体发出的讯息,疲惫、紧张、疼痛,都成为身体在呼唤我们关注的信号。通过静坐,我们可以重新连接身体,感受它的律动,倾听它的低语,从而释放长期积压的压力与不适。 呼吸,作为生命最基本、也最恒定的运作,在静坐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李谨伯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通过调整呼吸来影响身心状态。他告诉我们,每一次吸气,都是生命能量的注入;每一次呼气,都是杂念与负担的释放。长久以来,我们习惯于浅促、紊乱的呼吸,这不仅影响了身体的供氧,也加剧了内心的焦躁。通过有意识的呼吸练习,我们可以逐渐让呼吸变得深沉、均匀、绵长,进而带动全身的放松,平静内心的波澜。 然而,静坐的意义远不止于身体的放松和呼吸的调和。李谨伯先生更进一步,引导我们去观察那些在静坐中出现的念头。我们的大脑,如同一个永不停歇的工厂,日夜不停地生产各种念头,有的是回忆,有的是担忧,有的是幻想。这些念头,常常将我们从当下拉开,让我们沉溺于过去或担忧未来。在静坐中,我们学习的是不去评判、不去追逐,而是像观察天边的云朵一样,静静地看着念头来来去去,不让它们牵着鼻子走。这种对念头的觉察与疏离,是培养定力、净化心灵的关键。 本书中的静坐指导,并非教导我们如何“达到”某种境界,而是强调“过程”本身的重要性。它鼓励读者在静坐中,体验身体的每一个细微感受,觉察呼吸的每一次起伏,观察念头的每一次生灭。在这种全然的临在中,我们逐渐学会放下对结果的执着,学会接纳每一个当下的自己。这份接纳,是内心平静的基石,也是通往更深层智慧的起点。 修大道:体悟生命本源,活出真实自在 如果说静坐是心灵的“入定”与“安顿”,那么修大道便是将这份安顿与觉察,延伸至生活的方方面面,体悟生命最根本的规律,并与之和谐共处。李谨伯先生所说的“大道”,并非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是生命的本质流露。它贯穿于自然界,也体现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之中。 本书中的“修大道”部分,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智慧,如道家的“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儒家的“仁”、“礼”,佛家的“空性”、“慈悲”,以及易经的“变化”等,以一种更加生活化、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给读者。李谨伯先生并非孤立地阐述这些思想,而是将它们巧妙地融入对人生境遇、人际关系、工作学习乃至生死轮回的思考之中。 他鼓励读者去体悟“道法自然”。自然,是宇宙最根本的智慧。山不言而语,水不语而流,花不语而开,鸟不语而歌。万物都在按照自己的节奏,遵循着内在的规律自在地生长与运作。当我们学会“道法自然”,便是学会放下不必要的抗争与执着,顺应生命的潮流,让生活如流水般自然而然地展开。 “无为而无不为”,是道家智慧的精髓之一。这并非消极的“什么都不做”,而是指以一种顺应天道、合乎自然的方式去行动。当我们不再被私欲、偏见所驱使,而是以一种清净、无染的心去面对事物,我们的行动将更加精准、有效,所产生的效果也将更为深远。李谨伯先生通过丰富的例子,阐释了如何在现代生活中实践“无为”,如何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那份“不争之德”。 此外,本书还深入探讨了“空性”与“慈悲”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我们常常执着于“我”的存在,执着于“我”的得失,这带来了无数的烦恼。理解“空性”,并非否定自我,而是认识到“我”并非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而是由各种因缘和合而成,是流动的、变化的。这种认知,能帮助我们放下许多不必要的负担,减少执着。而“慈悲”,则是建立在对生命相互依存的深刻理解之上,是对一切生命的关怀与善意。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慈悲之心能够化解冲突,带来和谐。 李谨伯先生的阐释,没有故弄玄虚,而是以平实朴素的语言,将古老的智慧,转化为可以实践的指引。他告诉读者,修大道并非是脱离尘世,遁入深山,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在每一次呼吸之间,在每一次选择之中,去体悟生命的真谛,去活出那个最真实、最自在的自己。 《增订版》的价值与意义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的增订,不仅是对原著内容的丰富,更是对时代需求的深刻回应。在信息爆炸、节奏加快的当下,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份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指引。增订版在以下几个方面展现出其独特的价值: 内容更深入,解析更透彻: 增订的内容对静坐的每一个环节,以及修大道的各个层面,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阐述。例如,对呼吸的控制与觉察,对念头产生的机制与应对方式,以及对“道法自然”、“无为”等概念在现代社会中的具体应用,都有了更具操作性和指导性的讲解。 语言更贴近,引导更易懂: 李谨伯先生在增订过程中,更加注重使用贴近现代人理解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艰涩的术语,使得本书的普适性更强。对于初学者而言,能够更容易地跟随引导,开启自己的静坐与修道之旅。 体系更完整,逻辑更清晰: 增订版的编排,使整本书的结构更加严谨,逻辑更加清晰。读者能够更系统地理解静坐与修大道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作用,帮助我们实现身心合一、内外兼修。 案例更丰富,启发性更强: 增订版中可能加入了更多贴近生活的案例,通过生动的故事和具体的场景,让读者更容易将书中的智慧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从而获得更深的启发与感悟。 时代性的关照,现实性的落地: 面对现代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如压力、焦虑、人际困境等,增订版中的内容,也更加关注如何运用静坐与修道的智慧,来化解这些现实问题,提供更加具象化的解决方案。 《呼吸之间:李谨伯谈静坐与修大道(增订版)》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著作。它不是一本提供答案的书,而是引导读者去发现自己内在答案的书。它不是一套枯燥的理论,而是一种鲜活的生命实践。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愿这本书能成为您心灵的港湾,指引您在呼吸之间,寻回内心的平静,体悟生命的真谛,活出属于您的那份自在与圆满。无论您是身心疲惫的都市人,还是对生命智慧充满好奇的求索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一份久违的宁静与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初翻开这本书,就被它温润的封面设计吸引了。那是一种宁静、沉淀的气息,仿佛能透过纸张扑面而来。我并不是一个资深的静坐练习者,也对“修大道”这样的概念有些模糊的认知,更多的是带着一份好奇和对生活压力的寻求解答的心态。然而,书名“呼吸之间”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哲学意味,暗示着生命最本质的律动,以及在这看似简单却又深奥的呼吸中,可能蕴含着通往内心安宁的钥匙。我期待的是一种能够让我理解并切实感受到静坐力量的引导,希望它能像一位温厚的长者,娓娓道来,而非枯燥的说教。这本书的出版,对于像我这样对身心灵探索充满兴趣,却又不知从何下手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盏指路明灯。我希望能在其中找到解答,找到一份宁静,找到一种更积极、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特别是与内观、修行相关的部分充满兴趣。李谨伯先生的名字,在一些关于传统养生和文化传承的讨论中偶尔会听到,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学者型的沉静和历练。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静坐”的技巧,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我尤其好奇,作者将“静坐”与“修大道”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究竟是如何解读的?“大道”二字,听起来就十分宏大,而“静坐”又如此具体,我希望作者能在书中详细阐述这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普通人如何通过日常的静坐练习,去体悟和接近那所谓的“大道”。我期待的是一种融贯中西,或者说,是真正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智慧,能够帮助我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定静,保持清醒的头脑。

评分

近年来,随着身心灵健康的理念越来越普及,我也开始尝试一些与此相关的书籍和练习。我对“静坐”的理解,更多停留在一种冥想、放松的状态,但“修大道”这个词,则显得更加玄妙和深远。我非常好奇,在这本《呼吸之间》中,李谨伯先生是如何将这两个看似有些距离的概念融为一体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清晰的思路,让像我一样对传统文化中的“道”有所向往,但又觉得门槛很高的人,能够找到一条可行的路径。我期待作者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那些复杂的哲学概念,并将它们与日常的静坐练习巧妙地结合起来,让我们在呼吸之间,就能感受到生命本来的力量和智慧。

评分

我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哲学和养生学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李谨伯先生的名字,总是与温厚、博学这些词汇联系在一起,所以当我看到这本书的标题时,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对“静坐”并不陌生,但“修大道”则是一个更具深度和广度的概念。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将日常的静坐实践,提升到一种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我尤其好奇,作者将如何解读“大道”的内涵,以及如何通过具体的静坐方法,去体悟和践行它。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些深刻的启示,让我对生命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种平和、自在的生活态度,让“呼吸之间”的简单行为,也能蕴含着生命的智慧与力量。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环境的职场人士,我深切体会到身体和精神的双重疲惫。市面上的各种减压方法琳琅满目,但很多都治标不治本。我开始关注到静坐,因为它似乎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我疗愈方式,不需要外部的药物或环境改变,而是从内在着手。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李谨伯”这个名字,带给我一种信任感,似乎是一位有着深厚积淀的长者。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静坐的实操指导,例如具体的练习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克服练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杂念纷飞、身体不适等等。同时,我也希望作者能分享一些他个人的经验和感悟,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教程,更是一次心灵的对话,能在疲惫时给我带来一些慰藉和启发。

评分

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评分

挺不错的。

评分

大道至简至易,李大师的著作会帮助我寻得内心的宁静和力量。特别要为京东物流点赞!

评分

好书!对自己学习很有指导性。也推荐给好多朋友,共同进步!

评分

呼吸调息 每分每刻。

评分

送货很快,就是内容有点复杂

评分

静坐做为养生的一种方式,达到自身期望。

评分

够十个字吗

评分

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