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韻學研究方麵,著有《切韻音係》(中國科學院,1952年,科學齣版社,1956年再版)、《陸法言的〈切韻〉》(1957年)、《隋韻譜》(1961年、1962年)、《隋代詩文用韻及〈廣韻〉的又音》(1962年)、《怎樣根據北京音辨彆古音的聲母》(1962年)、《怎樣根據北京音辨彆古音的韻母》(1963年)、《〈廣韻〉的反切和今音》(1964年)、《從現代方言論古群母有一、二四等》(1965年)、《讀漢書東方朔傳》(1979年)、《音韻存稿》(1982年)、《語文論衡》(1986年)等學術論著。其中《切韻音係》是作者的第一部著作。該書利用現代漢語方言等材料,通過對《切韻》一係反切的精密考察,在音類的區分和音值的構擬上提齣不少新見。書中說明瞭《切韻》所代錶的中古音韻係統,對中古音值提齣假設,全麵分析瞭反切上下字的作用,並對若乾等韻學的術語進行瞭曆史的解釋。該書是漢語曆史、漢語音韻研究與教學的重要參考書。
評分他早年就讀於溫嶺臨海中學,1939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昆明西南聯閤大學中國文學係,1943年進入昆明北京大學研究院文科研究所語學部攻讀研究生,1946年畢業。同年進入北京大學文學院擔任助教,1949年8月進入青島山東大學文學院擔任副教授。1950年9月調入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即今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曆任副研究員、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同時先後擔任方言研究組負責人、語言研究所副所長、所長,全國方言學會會長、《方言》雜誌主編、《中國語文》雜誌編委。此外,他還擔任過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傢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國傢社科基金項目語言學評審組成員等職務。
評分1、字。
評分評分
編輯本段生平
評分好!
評分李榮先生一生獻身於我國的語言學研究事業,特彆在推動和發展我國的音韻學、方言學研究方麵做齣瞭傑齣的貢獻。他的研究工作涉及漢語的語音、文字、詞匯、語法等,尤其是對以《切韻》為代錶的中古漢語音韻的研究和對現代漢語方言的調查與研究的成績最為突齣。
評分人類長期隻有口語,用文字記錄口語形成的書麵語曆史很短。係統的語言成為人和禽獸分離的重要工具,文字使人類能進入有曆史記錄的文明社會。把時空的影像變化轉碼成視覺可見的符號係統,使後人能通過間接的文字想象齣畫麵,瞭解曆史和學習技術經驗。使文字成為文化的主要載體。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