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季焜,郜亮亮,冀县卿 等 著,陈昕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格致出版社
ISBN:9787543221567
版次:1
商品编码:11112886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9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是“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之一,全书分为改革30多年农地使用权演变;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户投资的影响;农地确权对农户投资的影响;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等内容。 《中国的农地制度、农地流转和农地投资》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1 导论
2 改革30多年农地使用权演变
2.1 农地使用权:政策演变
2.2 农地使用权:现实情况
2.3 本章小结

3 农地调整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引言
3.2 样本和数据
3.3 描述性证据
3.4 计量分析
3.5 结论与政策启示

4 农户农地使用权预期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4.1 引言
4.2 样本和数据
4.3 描述性证据
4.4 计量分析
4.5 结论与政策启示

5 农地确权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5.1 引言
5.2 样本和数据
5.3 描述性证据
5.4 计量分析
5.5 结论与政策启示

6 农地流转趋势、现状及特点
6.1 样本和数据
6.2 中国农地流转发展趋势
6.3 中国农地流转合同特点
6.4 本章小结

7 流转管制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7.1 引言
7.2 样本和数据
7.3 理论逻辑:流转管制、农地交易权与农地流转
7.4 统计描述证据
7.5 计量分析
7.6 结论与政策启示

8 农业补贴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8.1 引言
8.2 样本和数据
8.3 描述性证据
8.4 计量分析
8.5 结论与政策启示

9 非农就业对农地流转的影响
9.1 引言
9.2 样本和数据
9.3 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
9.4 计量分析
9.5 结论与政策启示

10 农地产权及演变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10.1 引言
10.2 样本和数据
10.3 理论逻辑: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户投资
10.4 统计描述证据
10.5 计量分析
10.6 结论与政策启示

11 农地流转对农户投资的影响I:不同时期的影响
11.1 引言
11.2 样本和数据
11.3 中国农地流转市场的发展及其特点
11.4 描述性证据
11.5 计量分析
11.6 结论与政策启示

12 农地流转对农户投资的影响Ⅱ:流转对象变化的影响
12.1 引言
12.2 样本和数据
12.3 理论逻辑
12.4 计量分析
12.5 结论与政策启示

13 结束语:总结与展望
13.1 过去30多年农地制度政策演变和实践效果
13.2 未来农地制度及政策改革讨论
13.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政策问题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7.6 结论与政策启示

评分

我国农民在1949年前后,经过土地改革分得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当时的农地制度是“公益性土地归国家所有、经营性土地归农民所有”二元复合型产权结构。1954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国家依照法律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承认其自由经营、买卖、出租、典当、抵押等一系列权利。但1955至1958年间,由于强制推行农业社会主义集体化改造运动,我国农民的土地所有权和其他生产资料所有权很快就被剥夺了。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正式出台后,农民个人不再拥有土地,农民祖传下来的宅基地也被收归农村集体所有。

评分

6.4 本章小结

评分

10.2 样本和数据

评分

6.1 样本和数据

评分

5.5 结论与政策启示

评分

11.6 结论与政策启示

评分

从1982年到1986年,中央连续发布关于农村工作的5个“一号文件”,基本取向是突破原有的人民公社体制,奠定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集中释放压抑已久的农村社会生产力。1982年“一号文件”解决了“大包干”姓“资”姓“社”的原则问题,1983年“一号文件”将联产承包责任制确定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任务”,1984年“一号文件”确认“承包土地15年不变”,1985年“一号文件”改统购统销为市场调节,从体制上确保了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深入推广。“交够国家的,留够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保证了农民对土地的经营权以及农业剩余的索取权。

评分

10 农地产权及演变对农户投资的影响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