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潮流发源于奥国及瑞士。在奥国的叫做“维也纳派”,以佛洛依德为宗;在瑞士的叫做“苏黎世派”,以荣格为宗。阿德勒受学于佛洛依德,本为“维也纳派”的健将,因为和同门的朋友们闹意见,后来自立门户,一般人称之为“个别心理学派”。这几派学者大班都不着重潜意识而着重隐意识,都以为精神病源不再观念分裂而在情与理的冲突。他们大半抛弃暗示和催眠,而应用“心里分析”为变态心理的治疗法。
评分大家经典,装帧精美,活动时买入,超值了!
评分大家经典,装帧精美,活动时买入,超值了!
评分书没看,应该还不错吧!就是中华书局太贵了。
评分给老婆收藏了,很有价值,活动入手很合适。朱光潜(1897~1986年),中国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今枞阳麒麟镇岱鳌村朱家老屋)。中国现代美学奠基人。1897年9月19日生。支持马克思主义,少时课读于孔城高小,考入桐城中学,毕业后任教于北乡大关小学。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他还请桐城著名书法家方守敦题写“恒、恬、诚、勇”4字的条幅,作为座右铭。五四运动中,他毅然放弃文言文,改写白话文。1921年,朱光潜发表了白话处女作《福鲁德的隐意识说与心理分析》,随后又发表《行为派心理学之概略及其批评》、《进化论证》等读书心得,初步形成自己对治学和学术研究活动的看法。1922年,他在《怎样改造学术界》中,倡导培养“爱真理的精神”、“科学的批评精神”、“创造精神”和“实证精神”。这些观点一直影响着他漫长的学术道路。香港大学毕业后,先后在上海大学吴凇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上虞白马湖春晖中学任教。1924年,撰写第一篇美学文章《无言之美》。又到上海与叶圣陶、胡愈之、夏衍、夏丏尊、丰子恺等成立立达学会,创办立达学园,广泛进行新型教育的改革试验,倡导教育的自由独立。
评分好书,装帧设计大方,高雅!值得收藏!
评分研究隐意识和潜意识的心理学通常叫做“变态心理学”。这个名称并不精确。从近代心理学的观点来看,任何人的心里都带有若干所谓“变态”的成分。“变态”这个名词可以说是传统心理学所给的诨号。传统心理学者只研究意识现象,而意识不能察觉的现象所以被称为“变态”。
评分印刷精美,值得收藏,先出十本,抢先入手。
评分买了好几本,书都很干净,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