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4-24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87475
版次:1
商品編碼:11099823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2-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76
字數:2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主要內容包括:建立總檔案庫籌設國史館議、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組織大綱、改國史館為國史院議、史官名稱議、駁宋書晉製著作佐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說、史閣考、駁史通元魏著作局及修史局說等。
作者簡介
硃希祖(1879-1944),字逖先,又作遏先、迪先,浙江海鹽人,我國現代著名的曆史學傢、藏書傢。1905年考取官費留學,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師範科研習曆史;期間,師從著名國學大師章太炎先生,為“章門五王”之一。1909年歸國,曾任浙江兩級師範學堂、浙江嘉興二中、嘉興中學教師,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輔仁大學、中山大學、中央大學教授,中央研究院曆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中央研究院曆史博物館籌備處籌備委員會常務委員長、中國史學會主席、明清史料編刊委員會委員、《廣東通誌》編纂委員會委員、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委員、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總乾事、考試院考選委員會考選委員等職。
內頁插圖
目錄
中國史學通論
自序
中國史學之起源
一 史字之本誼
二 有文字而後有記載之史
三 再論書記官之史
四 未有文字以前之紀載
五 再論追記偽託之史
六 論歷史之萌芽上
七 歷史之萌芽下
中國史學之派別
一 編年史
二 國別史
三 傅記
四 政治史與文化史
五 正史
六 紀事本末
附 錄
太史公解
漢十二世著紀考
臣瓚姓氏考
漢唐宋起居注考
蕭梁舊史考
十六國舊史考
蜀王本紀考
西夏史籍考
史館論議
序
史館論議捲一 上篇
建立總檔案庫籌設國史館議
國民政府國史館籌備委員會組織大綱
改國史館為國史院議
史官名稱議
駁宋書晉製著作佐郎始到職必撰名臣傳一人說
史閣考
駁史通元魏著作局及修史局說
史館論議捲二 下篇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序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一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二
國史事例雜議質疑三
史館論議捲三 附錄
廣東通誌略例
廣東通誌總目
廣東通誌總目說明書
史館論議跋
硃遏先先生行狀
齣版後記
精彩書摘
三 再論書記官之史
上言文字起於黃帝,則黃帝以前,既為結繩之世,文字未生,倉頡何由得為黃帝史官?曰:結繩以記事,則結繩之記事者,亦得追稱為史官。惟此史官,為書記官,非曆史官。必須嚴為分彆,不可混淆。或謂《說文》序雲:“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其後雲者,似指倉頡之後。史字從又從中,為相益之字,倉頡時似未有史字,何得稱為史官?
曰:伏犧既能畫卦,即能重卦(王弼說),倉頡既能造文,即能重文。韓非子雲:“倉頡造字,背厶為公。”公從八(八有背誼)從厶(私之本字),安見倉頡時無史字乎?假使未造史字,後世亦得追稱。
書記官稱史,不盡上古如此。《周官,太宰》: “府,六人;史,十有二人;胥,十有二人;徒,百有十二人。”注曰:“史,掌書者。”其它各職皆有府史、胥徒。《大宰》又有“女史八人”。注曰:“女史,女奴曉書者。”《宰夫》“史,掌官書以贊治”。注曰:“贊治,若今起文書草也。”周官之五史(大史、小史、內史、外史、禦史),大氐皆馬掌管冊籍起文書草之人,無為曆史官者,惟五史如後世之秘書及秘書長,為高等之書記(說詳後);府史之史,則為下級書記耳。《說文》序雲,漢興,《尉律》:“學僮十七以上,諷籀書九韆字,乃得為史,郡移大史並課,最者以為尚書史。書或不正,輒舉劾之。今雖有《尉律》,不課。”《漢書·百官公卿錶》縣令長有佐史;丞相、太尉、禦史大夫等官,皆有長史。《續漢書,百官誌》,自三公以下至郡國縣道,各有掾史(分掾屬與令史。令史各典曹文書。郡國縣道,又有書佐);三公亦有長史,又有記室令史。案:佐史、掾史之史,皆書記官,即《尉律》所課者;長史,即後世之秘書長;記室令史,則秘書也。
曆史之作,必起於圖書薈萃之地。古者圖書薈萃之區,必首推太史,《呂氏春鞦,先識篇》雲:“夏太史終古,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案:疑太史之誤)嚮摯,載其圖法奔周,晉太史屠黍,亦以其圖法歸周。”《周官》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其屬小史掌邦國之誌。《左》昭二年傳,晉韓宣子來聘,觀書於太史氏,見《易》、《象》與《魯春鞦》。司馬遷自敘:“漢興,百年之間,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故曆史之記載,必萌芽於太史。然其初之所作,僅記述一時一代之政典禮儀,與夫辨世係及昭穆而已。如《尚書》、《儀禮》、《周官》、譜牒等皆是。凡此記載,正名定分,僅足稱為史料,未足僭名曆史;蓋因果之關係,時間之觀念,為曆史最粗淺之條件,且尚未明也。
……
前言/序言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用戶評價
評分
☆☆☆☆☆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中國史學通論》原名《中國史學概論》,是我國最早的史學史講義,作於民國八九年間,為北京大學史學係講稿。末附八篇文章:《太史公解》、《漢十二世著紀考》、《臣瓚姓氏考》、《漢唐宋起居注考》、《蕭梁舊史考》、《十六國舊史考》、《蜀王本紀考》、《西夏史籍考》。《史館論議》為著者全麵係統闡明對國史編纂體例之見解文章及新修《廣東通誌》的數篇文章的匯集。
評分
☆☆☆☆☆
世界無真是非,皆牽於習俗以為是非,且判人己以為是非。吾見有口惡不平等者,而身虐下人;口惡人之寄豭下流,而身與婢子生子者矣。人者日在矛盾之中,而至悲憫者也。
評分
☆☆☆☆☆
好書! 值得細讀!~~
評分
☆☆☆☆☆
《史學通論》之前重版多次,此次中華齣版硃希祖文集,整理重印,質量提高,可稱定本。
評分
☆☆☆☆☆
五四運動前後,硃希祖常為《新青年》和《晨報》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教授中國文學史。不久兼任史學係主任,寫成《中國史學通論》一書及許多史論。其間積極參與推行白話文。1920年,聯閤北大六教授上書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標點,中國新式標點自此始。是年底,和瀋雁冰、鄭振鐸、葉聖陶等12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
評分
☆☆☆☆☆
士農工商,以識字的“士”為四民之首。識字的人占絕對少數,而掌握文字的人掌握著對現象的解釋權。漢字所異於歐洲拼音文字的,在於它的貴族性。“子不語怪力亂神”,不雅馴的邑言村語被排除在以文字為符號的信息係統之外,這道選擇加工的過程使被記載在文字裏的大傳統保留其純潔與莊重。掌控文字者似乎在掌控未來。但是,被排除在文字信息係統之外的東西仍通過口口相傳在民間留存。清末大廈將傾之際,貴族性的文字係統搖搖欲墜,章太炎對各地方言的研究把先前被文字遺棄的不雅馴的東西重拾迴來。王汎森說,章氏受章實齋“六經皆史”之說的影響,將六經曆史文獻化,故用世俗、樸素的社會人情為基礎去解經,故一方麵由六經中保存的史料,抉露齣不少上古實況,連帶的對六經性質的解釋也隨之一變。如從《易經》中得齣“人情所緻,惟淫欲搏殺最奮”,“《易》所常言,亦為婚姻刑法為多”,而古書中這些樸素的本意,多被後來學問傢的“神聖化”而扭麯瞭。他的這種觀點自然也帶到他講習《說文》的課堂裏。他講解《說文》裏“州”“尼”“殿(太炎訓作‘打屁股’)”等字時,那些司馬遷所說“其文不雅馴,縉紳先生難言之”的話,也毫不猶豫地帶到授課中來。這對當時聽講的學生來說,觸動無疑是相當大的。舊學磚牆的縫隙就這樣被滲入瞭,似乎可以預見到這棟牆的倒掉。
評分
☆☆☆☆☆
評分
☆☆☆☆☆
五四運動前後,硃希祖常為《新青年》和《晨報》副刊撰稿。1918年任北京大學中國文學係主任,教授中國文學史。不久兼任史學係主任,寫成《中國史學通論》一書及許多史論。其間積極參與推行白話文。1920年,聯閤北大六教授上書教育部,要求推行新式標點,中國新式標點自此始。是年底,和瀋雁冰、鄭振鐸、葉聖陶等12人共同發起成立文學研究會。
評分
☆☆☆☆☆
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好書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硃希祖文集:中國史學通論·史館論議(繁體版)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