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不错是正品,值得推荐
评分很值得一读,很值得一买,很值得一赞。
评分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非常满意
评分第五节 动力机制的增强机理:外部性
评分呵呵,京东购物体验不错,还赶上了优惠。
评分买了北大高等教育文库·大学之道丛书大学的逻辑(第3版)一点都不后悔,很喜欢张维迎,书是绝对正版的,纸张都非常好!识伴随人类成长,人类的成长少不了知识。
评分这部著作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张维迎先生极具代表性的论述教育问题的文集或者发言稿、访谈录,已经出过好几版了,而且重印了好多次,结合了他在北大的教改经历,建议读读。“大学的逻辑”可以表述为: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为此,大学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 张维迎,1959年生于陕西省吴堡县。1982年获西北大学经济系学士学位;1984年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国家体改委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直接参与了对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研究;1990年9月人牛津大学读书;1992年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4年获博士学位;1994年8月回国到北京大学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主要著作包括:《企业的企业家—契约理论》(1995),《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1996),《企业理论与中国企业改革》(1999),《产权、政府与信誉》(2001),《信息,信任与法律》(2003),《大学的逻辑》(2004),《论企业家》(2004再版),《产权、激励与公司治理》(2005),《竞争力与企业成长》(2006),《价格、市场与企业家》(2006),《中国改革30年》(2008),《市场的逻辑》(2010)等。另有数十篇中英文学术论文在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2000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2002年,获得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8年,选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评选的“改革30年,经济30人”;2011年,因对双轨制价格改革的理论贡献荣获第四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 通例与特例:大学改革的一个技术性问题.附一段精彩书摘:龙希成:通例与特例的分别还是很重要的。像科斯50年才被人发现他的才能,沈从文、钱穆和梁漱溟则是没有博士学位的典型的文史哲成才人物。现在一定要求有博士学位,这中间的通例和特例的关系是什么?//张维迎:这个问题问得很好。我想至少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考虑:一是社会本身在进步,社会进步、科学发展到今天,一个基本趋势就是越来越要求基本的知识积累。所以,你不能因为历史上某个时代没有博士,现在也不能要求博士,如果这样要求的话,孔子大学都没上过,是不是我们干脆连大学毕业的要求都可以不要呢?这样的思维忽略了科学的进步已越来越形成一些规范性的东西,学位要求实际上意味着后来的人必须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再说句玩笑话,古代人连裤子都不穿,我们现在是不是也不要穿裤子呢?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历史套现实。华罗庚是数学大师,没有上过大学,这是事实。但今天,没有上过大学的人要成为华罗庚恐怕是没有希望了。我们不能再让数学家从一麻袋一麻袋的业余数学爱好者的来信中挑选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了。
评分第三节 区域产业空间集聚的形成机制
评分仰慕已久的书,今日终得一阅。张维迎大师级的作品,对当代高等教育具有杰出贡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