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
·60种花草,60种心情,带你走进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
·清澈见心的文字,芳香四溢的佛理!
·人一生中必读的10本书之一,近二十年来销量榜首的禅意散文集!
内容简介
台湾金石堂、博客来、诚品书店8年热销冠军,清澈见心的文字,芳香四溢的佛理,人一生中必读的10《和佛陀赏花去》之一,近二十年来销量榜首的禅意散文集。
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
这是一段出家人的心语,一种深沉的生命感悟,一种禅意,一份亲情,借由自然中的花草抒发出来。60种花草,60种心情,带你走进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
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花开花谢,正是修行好时节。
《和佛陀赏花去》是山林隐士释见介发表在《中国时报》“佛法秘密花园”专栏上的文字结集,作者借花草植物谈佛法,以花观心,照见生活中烦恼与困顿的解脱之道。
全书文字清新淡雅,篇篇玲珑剔透。既有出家人的超尘脱俗,又具文学小品的隽永况味。对佛法的见解,如潺潺清流般呈现。简洁朴实的炭笔素描插画,衬托出文字的宁静禅意。该书结合自然与心灵,让身心忙碌的现代人,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
作者简介
释见介,喜欢自然与追求人生真理,十余年出家修行的岁月,愈发体认到佛法应在自然中领悟,也应在平实的生活里体会,因此目前于山林间隐居潜修,期待探讨更深刻的生命智慧。曾任《香光庄严杂志》编辑、《中国时报》"浮世绘"版专栏作者;著有《和佛陀赏花去》、《和佛陀谈天说地》等书。
精彩书评
这本书是见介师献给人间的一座花园。因为心境的不同,走过这花园,也许,有人读到旨法,有人读到文采,有人读到闲情逸致,有人读到一位出家人的故事……但我猜,其实,见介师希望读者您合上书本后能读到的是,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
——夏瑞红(《中国时报》“浮世绘”版主编)
认识见介师多年。不多言语,喜好天然花草的她,她袖藏一支好文笔。透过《和佛陀赏花去》,见介师的个性、喜好,以及她对佛法的见解,都如潺缓清流般呈现。即使是出家人轻贪爱、重舍离,从见介师的字里行间,仍能读出一份她对家乡及亲人深沉的挚爱。
——奚淞(画家、作家)
目录
推荐序花开花谢,总是修行好时节
自序做个自在赏花人
烦恼花园
因为爱别离,所以婴儿的眼泪流成海
五蕴生灭,如相思花云的积聚与散失
挥别心中杨柳愁绪
习气如林中蔓泽兰难以除尽
苦的真谛,山苦瓜知道
你是否如苦楝花,在已逝春光里苦苦追恋?
我的“我见”在树兰身上一览无遗
无明,就像那盆不知因果的紫背草
别让瞋怒之火,烧了芬芳的桉树林
满天繁星里,可还有赤马天人的光亮?
蒜香藤问:“你停止了吗?”
“执取”比鬼针草还黏人!
美丽而有毒的是曼陀罗,也是欲望
牵牛花、露珠、生命,三者皆无常
无谓的坚持,像易散的芒花般脆弱不堪
看!烦恼正如火焰花熊熊燃烧着!
随境流转的我,似风中的昭和草
在珠串般的飞扬草上,看见“相续”
深深我执,恋恋水仙
修行花园
学佛所需的长远心,比种常春藤还长远
把握当下吧!否则你将错过今天的蓝星花
像芦莉花一般,随缘尽分地开自己的花
野牡丹告诉我,要追求修行的宽广天地
在迷迭香的叶尖,忆念佛陀
“胜解”就如椰子树站稳脚跟,坚定不移
留在树上的木莲花,提醒我:以“法”供养十方
对治热恼的“左手香”在哪里?
皈依佛门的我,应该落地生根了吧!
木棉树下,我明白什么是“英雄之心”
寒冬山茶——纪念一位故人
一颗龙眼,一段往事
明了众生的根机,像知道茉莉花的特性般重要
慈悲是知道螃蟹兰需要什么
忍辱最有力量,忍住酷阳与砾土的薰衣草最美!
与月见草一起等待静谧的月夜
善用其心,日日皆春
美丽的扶桑篱笆来自于作意编织,修行也需作意
油菜花说,日日都是好日
从观照一朵山芙蓉开始
度众生要像苹婆树,为众生撑起一把希望之伞
蝴蝶与冇骨消相应,我的心要与什么相应?
燃烧的愿力,燃烧的凤凰花!
寂静花园
虚虚实实,是芭蕉,也是人生
来年,山樱还开否?
走出烦恼火宅,体证竹林清凉
每一颗咖啡豆,都曾是一朵咖啡花
天地无常,尽在粉扑花开谢之间
叶片落尽,梅花绽放;烦恼叶落,涅槃花开
何处追寻逝去的野姜花?
看樟树繁华落尽,想人生平凡最幸福
桃花不知何处去?
无常如幻,长生不老的仙桃岂能长存?
柿子红了,生命的成熟又是什么呢?
从黑眼花的注视中,学习慈悲的凝视
遇见高山野花般的修行者
桃花心木——以自己为舟航
你听见桂花落下的声音了吗?
永远不要放弃“花落莲成”的梦想!
人能“无我”,如空气菠萝远离大地吗?
觉悟者之歌——菩提树下的永恒故事
精彩书摘
1.习气如林中蔓泽兰难以除尽
那天下山有些晚了,夕阳迅速在山后隐去,明月已东升,淡淡的月光洒在谷中的村落,也照在我们回寺的路上。古人说“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就是这等风光吧!
眺望远山,黑夜与白昼竟如此不同,白天里争奇斗艳的野花已不见倩影,而月光下那一大片墨绿的山色,透露着几许神秘。
就着微亮的月光,我看清楚了身旁的藤蔓。啊!月色里的蔓泽兰,那无尽延伸、纠缠不清的千万只手臂,如恶魔般张牙舞爪……听说,蔓泽兰繁衍力强,种子随风播散,落土即发,所到之处,植物窒息枯死,就算以火焚烧,仍会重生,是恐怖的“绿癌”。
“蔓泽兰像什么?”同行者中有人问,大家不约而同地想到“习气”。习气无穷无尽,难以断除,生生世世如影随形,即使成就了阿罗汉果,习气仍在,其渗透力远超过想象。
习气又称做烦恼习、余习、残气,由于我们充满烦恼的念头与行为常常生起,久而久之,熏习于心中,形成一种反射动作式的反应行为,那就是习气。
就像茶喝完了,杯中无茶,却余茶香一样。有句话说:“烦恼易断,习气难除。”只有修行圆满的佛陀才能断除烦恼与习气。而习气的发动,常常来得又快又急,刹那之间,习惯性的语言与动作就发生了,也往往伤害自己与他人而不自知。
要如何才能断除这种不善的习惯呢?德籍斯里兰卡高僧向智尊者说:“能保持不动而单纯地专注于其上,或暂停而作明智的反思,常常会使贪欲的最先诱惑、愤怒的最初浪潮与愚痴的首阵迷雾消失,不会造成严重的缠缚。”因此,当习气冲动而出时,训练心停止与放缓,将使烦恼局限于最初的范围,不致无限扩展。
当然,从某个角度来说,习气也有好的,《华严经》便勉励佛子要培养菩提心、善根等十种习气,培养“善的自发性回应”,是治不善习气的一种法门!
相对地,若任由烦恼的习气不断蔓延,如林中蔓泽兰般,善根得不到佛法阳光的照耀,只能逐渐枯萎了。
如今,台湾山林中蔓泽兰正以无比快速的速度繁衍,何时才能清除殆尽呢?恐怕就像人去除习气般困难吧,我想。
心灵小花圃
蔓泽兰:蔓藤植物,被称为“绿癌”,台湾中低海拔山区到处可见,林木一旦被包覆,很快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枯死。
习气:“由于习气,我们的心不得平静,因为过去的行为我们继承了这些,使它们如影随形地困扰我们。”(《阿姜查的禅修世界》阿姜查著)
训练心停止与放缓:当习气冲动而出时,训练心停止与放缓,使烦恼局限于最初的范围,不致无限扩展。
2.你是否如苦楝花,在已逝春光里苦苦追恋?
刚开始,我并没有发现苦楝花。
小路依旧迤逦至天边,远方霞光灿烂,桃花心木红叶缤纷,谁会注意那淡到几乎看不见的紫花已缀满了苦楝树呢?春天远去了吗?为何满地紫花飘砌?蓦然回首,我看见了伫立在小路转角的一树紫花。哎!“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开”呀!
我在暮色里遥望苦楝树,一抹斜阳映照,只见粉紫花朵与嫩绿新叶,交织成一片迷离幻境,在天际渲染出层层的紫云,如梦似幻。
据说“苦楝”在中国古代寓意“苦恋”,而在台湾则与闽南语的“可怜”发音相近,人们因此不愿栽种于自家庭院。如同许多薄命的红颜,苦楝在美丽的外表下,似乎有着坎坷的命运。
晚风吹送,苦楝树旋转起一身紫色薄纱舞衣,轻甩着朵朵紫色流苏,与春天翩然共舞。难道她不知道春光乍现,转眼又远扬吗?为何还“苦苦留恋”呢?或许她正想与春天共老吧!然而,春天何曾为谁驻足呢?
生命中许多片段,就如苦楝花模糊的花影,在人生逐渐逝去的春光里,氤氲成一幅朦胧的画,就像定格的老照片般,在记忆深处散发幽光。一旦面临似曾相识的情景,开启了记忆的黑盒子,所有回忆又像浪潮般拍打心海,发黄的细节或许不复追忆,但感觉留存下来,或悔恨、遗憾,或愤慨、哀伤,或无奈、不平,呼应着现前情境,心中再次惊涛拍岸。
生命是多么无常,对于渴望永恒的人们来说,无常带来苦迫──外境不断生、住、异、灭,刹那变化;而我们的心则念念迁流不息,或追忆过去或幻想未来,未曾稍停,这种因时光流逝与念头奔腾所带来的深沉不安,佛教称之为“行苦”,是人生的“三苦”之一。无怪乎有人说:“生命的本质就是不安。”
然而,要让自己心安真的如此困难吗?慧海禅师说,用功之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只是我们常常“吃饭时不肯吃饭,百种需索;睡时不肯睡,千般计较”啊!就在最平常的生活中,把心专注,只管当下,学学寒山子“秋到任他林落叶,春来从你树开花,三界横眠闲无事,明月清风是我家”的潇洒吧!
心灵小花圃
苦楝花:落叶乔木,二至四月开花,花有特殊香味,淡紫色花呈圆锥花序。每年苦楝花开时,就知道春天来了。
行苦:“真正轮回的痛苦,就是随业、烦恼的不自主的性质,这称为'行苦'。”《佛子行三十七颂摘要》
专注当下,自然心安:用功之道在于“饥来吃饭,困来即眠”,就在最平常的生活中,把心专注,只管当下。
3.学佛所需的长远心,比种常春藤还长远
听说一盆枝叶摇曳随风舞动的常春藤要种许久。
我种的那小株常春藤已经好几个月了,依然如两撇八字胡般,不知何时才能看到它长发翩翩。对于这种生长速度比蜗牛爬行还慢的植物,我简直失去了耐心。
有一天,我忍不住去买了盆飘逸优雅的“长”春藤。我把它挂在窗边欣赏,只见每片叶子翠绿饱满,迎接着斜入屋内的阳光。
风起时,那长长的腰肢摆动如跳水舞般;风停时,那静止的绿色藤蔓则如飞瀑般流泻而下,煞是好看!最妙的是,每条枝干尾端向上卷起的叶片既像少女微翘的发梢,更似瀑布飞溅的水花,我称它为“绿瀑”。
不料,几次外出远行,托人照顾的结果,“绿瀑”竟逐渐减少了风采,终究彻底干枯。随着它长长的枝叶一根根枯萎,忍痛摘除,无力补救之下,我的耐心也几近枯萎。
也许我乐于见到植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一面,而无法接受萧瑟凄凉、颓败衰亡的一面吧!对于这两者,我并未维持等距的关怀;就如同看待修行,并未时时提醒自己保持平等精进的长远心。
记得刚出家时,怀抱着远大的理想,割爱辞亲踏入佛门,年轻气盛的我,对于出家修行有着无限憧憬。一旦实际投入时,却处处与自己的习气抵触,往往弄得伤痕累累。最懊恼的是,我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没有进步呢?
一次,我把烦恼告诉师父,师父问:“你觉得自己哪里没有进步呢?”我絮絮叨叨地诉说着,师父听了回答:“修行是要细水长流的,不要想一口饮尽西江水。”
可不是吗?佛经说修行须“三大阿僧只劫”,换算成现代的算法,简直长得难以计算。在漫长的修道旅途中,长远心是何等重要!所谓的“修行”岂是一朝一夕可成?“勇猛心易发,长远心难持”,古来修行者不知凡几,真正有所成就者又有几人?不就是因为漫漫菩提道上忘失了长远心吗?
我期勉自己:在一饮一啄间,咀嚼着修行深长的意味;在举手投足间,汇聚着福德智慧的资粮。追寻“万古长空”,也不能遗忘“一朝风月”,在每个流过的当下用心。
心灵小花圃
常春藤:蔓性植物,可在室内或室外栽培,生长速度缓慢,却给予人生命力旺盛的希望。
长远心:“闻佛道长远,不生退怯;观众生难度,不生厌倦。”(《劝发菩提心文》省庵大师著)
日日用心,细水长流:追寻“万古长空”,也不能遗忘“一朝风月”,必须在每个流过的当下用心。
……
前言/序言
推荐序
花开花谢,总是修行好时节
奚淞╱文
“香风时来,吹去萎华,更雨新者,如是不绝……”
昔读佛经,逢佛陀当众说法时,常有天花飘坠的幻丽场景,令我惊异、感动。学佛多年,渐渐了解到其实在大乘经典奇迹式的华丽文辞背后,有其真实寓意。
佛说缘起。在佛陀的分析中,身心世界无时无刻莫不处于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化中。向人们揭示出自然现象本质的佛陀,当其说法之际,这大千世界有多少花朵正在开落;而有情心灵中,又有多少念头正在生灭。佛经中“诸天雨华”,或应不只指物质界花朵,也意指心灵花朵吧。
幸闻佛法的我们,当亦在花里闻法、花里修行;感念世尊时,我们更以鲜花供佛。近读见介师一系列借花卉植物谈佛法的散文,篇篇玲珑剔透,仿佛一连串披光带露的花串,从中便也感受到一份鲜花供佛的美意了。
认识见介师多年。不多言语,喜好天然花草的她,也袖藏一支好文笔。十分清简的袍服下,谁能猜出她已经出家有十六年之久了?
透过新编成《和佛陀赏花去》散文集,见介师的个性、喜好,以及她对佛法的见解,都如潺缓清流般呈现。即使是出家人轻贪爱、重舍离,从见介师的字里行间,仍能读出一份她对家乡及亲人深沉的挚爱。
见介师俗家姓杨,是在高雄县美浓镇世代居住了两百多年的客家家族。“说到我出家因缘,实在是十分单纯的。”一回,见介师对我笑说:“读专科学校时,我参加佛学社团,对佛法很喜欢。不久,一道选择题就发生了──想继续深究佛法,在当时似乎只有出家一途。出家呢,还是不出家?”
作为被钟爱的家中长女,又处在传统谨严的客家家庭,她选择出家,一定令父母非常为难吧。这份情怀,充分流露在见介师撰写父亲与椰子树的短文里:“'爸!这片椰林种多久了?'我问。'就是你出家那年我开始种的,你出家多久,这椰子树的历史就有多久。'父亲站在椰林前对我说……”
接着,作者追问:“这片田,在小学任教的父亲从来都是无条件借给邻居耕作,为什么会在我出家那年种满椰子树呢?”总而言之,这是父亲的一个决定。
父亲的椰子树长大成荫,结实累累。每年他带着椰子汁,到寺庙探望出家的女儿。作者道:“那滋味总是点滴在心头。”
如此,父亲投身椰林以坚持对子女的爱。“每次回去,我一定去看看和我出家年资一样的椰子树……微风吹过,椰子树沙沙作响……父亲就在这里度过多少我不在家的日子啊!”作者因此从天下父母不求报偿、无悔付出的亲情中,体会到了何谓菩萨的大悲心。
“坚固不移的决定,可以为亲情,也可以为佛法。”作者在这篇精短的散文中,把父亲的爱与椰子树的苍影合而为一,进而成为她自己对佛法的坚持,其坚牢一如古印度神话中暴风雨神因陀罗的石柱。
“回顾起来,我受父亲的影响很深。”见介师说,“父亲一生甘于淡泊,不求名利,爱好天然。我也是这样,不喜欢人为堆砌造作,偏好从大自然里印证一份对佛法的体悟。”
见介师当年出家,纯属于一份少女对佛法触及人生无常及苦痛的敏感,便决定了自己要追寻“离贪、瞋、痴烦恼,证无上解脱”的目标。十六年过去了,从外表看不出岁月在她容颜上留下多少痕迹。她风光霁月地笑说:“世事经历愈多,我皈依佛陀的心意愈发坚定。”
两年多来持续写作,至此成为《和佛陀赏花去》的精彩成绩。观内容,包括了“烦恼花园”、“修行花园”、“寂静花园”共计六十种品目的花草植物。虽然篇章名目活泼逗人,但细读之下,其中借自然审美所带出的佛法却都十分中肯。从中可以看到见介师对“法”的坚持。
大自然可亲、可近;佛陀的法揭示的无非是大自然所深藏的理则,也应当是可亲、可近的。在佛法的缘起分析中,身心世界瞬息生灭流变,一如自然里花开花落。至于该如何修行,让我们试模拟佛陀的话语,或可以如下这么说:
花开,令人喜悦。那就享受这喜悦吧。可是,你能不能放下随后生起的贪执呢?
花谢,令人悲伤。那就看清这苦楚吧。试试看,你能不能安忍这份苦?而不生起心里的排斥和瞋恨呢?
还有那无花的时节,仿佛无苦也无乐。能称它是“无聊”,还是“平静”?这时节,莫起造作,放下愚痴,你或许能得到澄明如镜的观照力呢!
如是人生际遇在乐、苦、不苦不乐三种基本感受中,随因缘而轮转;而修行人则在花开、花谢以及心境的生生灭灭中,一点一点地放下自己的贪、瞋、痴,自在解脱的心也就渐渐分明了。
见介师,祝福你,祝福我,祝福大家。
和佛陀赏花去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还好啦,以后会常光顾的,充满人生哲理
评分
☆☆☆☆☆
但是,余世存似乎特别地感到焦灼。他大概是焦灼于他假定的“历史目的论”与他眼中的历史及其所造就的现实之间的落差。这种落差足以使他怀疑:历史,它究竟怀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难道它在耍我们?信念与怀疑夹杂,流诸笔端,就使得《中国男》这本书少了“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的从容大气,而显得逼仄怪异。 余世存写此书之旨,显然不在于其腰封广告语所迫问的:“中国男人,你是哪种中国男?”而在于为今之中国男树立一种标杆、提供一种尺度。然而时移势易,书中的“近现代四十一位‘非常人’”,其遭遇与行止,如今仅存文本意义;他们之于今天的中国男人,或不可法,或不需法,或不足法;而余氏枉抛心力,恐怕只会落得个“我本将心讬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了账。 究其因,倒不是今天的中国男人“朽木不可雕也”,更可能是余氏立意太高,心有余而力不足,其“矫正历史的深刻意图”(朱大可序文中语)因为开错药方,而成了无的放矢。正如朱序所说,余氏在此书中“植入”的各种“价值判断”,“有时是彼此矛盾、精神分裂的”--其实朱大可还算客气了,岂止是“有时”啊? 朱序提到,近年来的“民族记忆修复运动”大体有“纠史”和“释义”两个支系。不论是否有这个所谓“运动”,“纠史”和“释义”应该都是史家的份内事。但诚如朱序所指出的,余氏此书“《中国男》并未进行史实考据,也不关注史料来源和出处,却强烈地关注着那些史料背后的价值,试图发现它们的意义所在”,这就颇为趣怪了。史料的出处尚且未经考据,则其“背后”将存焉? 试举一例,余书“军人第十一 吴佩孚”一节,讲到: “当挤在宣武门内象房桥国会厅里争吵不休的参议员和众议员们拟拆除紫禁城三大殿 太和殿、保和殿、中和殿,在其废墟上另建议会大厦时,吴佩孚通电总统、总理、内务总长、财政总长:“ 何忍以数百年之故宫供数人中饱之资乎?务希毅力惟一保存此大地百国之瑰宝。无任欣幸。盼祷之至!”当各报刊登载了吴氏通电后,颂扬吴帅之声鹊起,抨击国会之议潮涌,故宫三大殿幸免一劫。” 似乎国会议员们是如此地委琐不堪,而吴玉帅又是如此地力排众议、力挽狂澜。其实呢?相关史料并不难找,余世存却视而不见: 1912年初,国会参、众两院从南京迁北京,在宣武门象坊桥前资政院旧址办公。因场地狭小,渐不敷使用。1923年,政府秘密计划将参、众两院迁往紫禁城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将三大殿改造成日常办公及召开会议的场所,并委托瑞典建筑师司达克(Albin J. Stark)进行故宫三殿改造设计。
评分
☆☆☆☆☆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学术面前人人平等,在知识面前人人平等。不因家庭背景、地区差异而歧视,不因成绩落后、学习困难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数人的意志而行事,教学民主的核心就是发展、提高多数人。可是总有人把眼睛盯在几个尖子学生身上,有意无意地忽视多数学生的存在。“抓两头带中间”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结果往往是抓“两头”变成抓“一头”,“带中间”变成“丢中间”。教学民主最好的体现是以能者为师,教学相长。信息时代的特征,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师,未必一定是“好”学生。在特定领域,特定环节上,有兴趣占有知识高地的学生可以为同学“师”,甚至为教师“师”。在教学中发现不足,补充知识、改善教法、
评分
☆☆☆☆☆
很清谈看起来和叔父的一本书,挺早之前就看了但一直记到现在,今天终于买了,拿到手上新出的装帧比原来还要好一些,总之挺不错的。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释见介暂时还没发现缺点哦!很满意,会继续购买印刷精致得很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和佛陀赏花去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60种花草,60种心情,带你走进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清澈见心的文字,芳香四溢的佛理!·人一生中必读的10本书之一,近二十年来销量第一的禅意散文集!好了,废话不多说。台湾金石堂、博客来、诚品书店8年畅销冠军,清澈见心的文字,芳香四溢的佛理,人一生中必读的10和佛陀赏花去之一,近二十年来销量第一的禅意散文集。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这是一段出家人的心语,一种深沉的生命感悟,一种禅意,一份亲情,借由自然中的花草抒发出来。60种花草,60种心情,带你走进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原来,佛法也可以是那么美丽的花开花谢,正是修行好时节。和佛陀赏花去是山林隐士释见介发表在中国时报佛法秘密花园专栏上的文字结集,作者借花草植物谈佛法,以花观心,照见生活中烦恼与困顿的解脱之道。全书文字清新淡雅,篇篇玲珑剔透。既有出家人的超尘脱俗,又具文学小品的隽永况味。对佛法的见解,如潺潺清流般呈现。简洁朴实的炭笔素描插画,衬托出文字的宁静禅意。该书结合自然与心灵,让身心忙碌的现代人,在寻常的花草世界里,寻得身心安顿的可能。还可以,和印象里的有一点点区别,可能是我记错了书比我想的要厚很多,就是字有点小,不过挺实惠的,很满意!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必须给好评,就是感觉包装有点简陋啊哈哈不过书很好,看了下内容也都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东西很好物流速度也很快,和照片描述的也一样,给个满分吧下次还会来买!这本书是见介师献给人间的一座花园。因为心境的不同,走过这花园,也许,有人读到旨法,有人读到文采,有人读到闲情逸致,有人读到一位出家人的故事但我猜,其实,见介师最希望读者您合上书本后能读到的是,自己生命的秘密花园。——夏瑞红(中国时报浮世绘版主编)认识见介师多年。不多言语,喜好天然花草的她,她袖藏一支好文笔。透过和佛陀赏花去,见介师的个性、喜好,以及她对佛法的见解,都如潺
评分
☆☆☆☆☆
京东买的书,正版。作者对生活的观察很细腻,让一些我们常见却一定不知道名字的小花散发出无穷的魅力,从中领悟的生活的真谛。
评分
☆☆☆☆☆
是一本好书,看到了在人间的佛陀的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