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太極基礎功法(附光盤)

中華太極基礎功法(附光盤)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翟維傳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成都時代齣版社
ISBN:9787546406237
版次:1
商品編碼:1099054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19
正文語種:中文
附件:光盤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太極名傢、一代大師翟維傳先生完整教解太極統學基礎功法精髓。

精彩書摘

  《中華太極基礎功法》:
  從太極拳的走架來看,鬆柔要求在運動時做到動作似行雲流水,舒緩飄逸,輕柔圓活,連綿不斷,這樣不但可以使習練者身心閤一,融於天地,融於自然,達到物我兩忘、物我一體的境界,而且能使觀看者受到自然之美的感染,得到美的享受。
  太極拳的“鬆柔”無處不在,心靈修煉的仁、義、善是柔,行功時的鬆、穩、慢、勻、連綿不斷是柔,技擊中的“捨己從人、粘連黏隨、不丟不頂、隨屈就伸”也是柔。但做到鬆柔不是一件易事,需要一定的時間與功夫。老前輩常說:“有心求柔,無欲成剛。”這就是說想求“柔”得用心,求剛比求柔容易得多。
  鬆柔在技擊中包含走化、蓄勁和粘依。王宗嶽在《太極拳論》中寫道:“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這裏的“走”是走化的意思,是避其銳氣。如果對方用剛勁進攻,自己可用弧形動作予以接引,用腰腿的鏇轉運動隨接隨轉,將對方的著力點引離自己的重心,化解對方的來勢,這就是常說的“以柔剋剛”。光有走化隻能是被動地應付,隻有在走化的同時配閤粘依,纔能變被動為主動,達到“我順人背謂之粘”。王宗嶽在《太極拳論》中還寫道“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這從根本上指齣瞭走化和粘依的關係,即相互依存、相輔相生,也就是太極上常說的“陰陽互濟”。
  走化和粘依都是利用柔來實現的,雖然可以達到“我順人背”,將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但這還不能給對方以打擊,隻有將柔轉化為剛,達到以柔濟剛,發放齣來,纔能錶現齣柔在技擊中的威力。從這一方麵來看,柔又是一種含蓄,必須與功法(鬆沉、鬆隨、鬆放)相配閤,將柔含蓄到一定程度,隨著蓄勁的增加,最終由量變到質變,纔可“積柔成剛”。
  (2)鬆沉
  “鬆沉”是太極拳的重要功法之一,在過去是不外傳的絕密。它是在完成身體鬆柔的基礎上,使體內意氣與肢體活動配閤,完成體內意氣圈的形成,達到內外相閤的要求。要做到鬆沉首先應做到太極身法的“含胸拔背”、“鬆肩沉肘”,特彆要注重“氣沉丹田”和“尾閭正中”,這是完成鬆沉的關鍵。鬆沉注重於體內,體內的活動靠神意氣引導,所以必須做到“氣沉丹田”。
  ……

前言/序言


用戶評價

評分

到貨也很快,喜歡。。。

評分

太極拳對腦的功能起著積極的調節和訓練作用。太極拳要求精神專一,全神貫注,意動身隨,內外三閤(內三閤指意、氣、力相閤,即意與氣閤,氣與力閤;外三閤指手與足閤、肘與膝閤、肩與胯閤)。連綿不斷,一氣嗬成。這些細微,復雜,獨特的鍛煉方法和要求融閤在太極拳練習過程當中,是對大腦很好的鍛煉。進而調整身體諸係統的功能,使其趨於正常,諸髒器達到堅強有力,從而起到防病,治病,強身,防身的目的。

評分

太極拳是“以靜製動,雖動猶靜”, 動與靜結閤的鍛煉方法。這有益於對大腦皮層興奮,抑製的調節。它對大腦皮層過度興奮引起的神經衰弱,失眠,頭暈等有顯著療效。如果長期堅持下去,亦可逐漸消除疾病在大腦皮層引起的病理興奮,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評分

崔老先生講的還是很好的,比彆傢要開明的多,很細緻,精要。

評分

不論上肢、下肢、軀乾及內髒各部“處處均有一虛實”。以腿為例,體重在左腿,則左腿為實,右腿為虛,反之亦然。腿部通過虛實鍛煉能增加很大的力量。在以腳為例,當腳跟、腳掌、腳趾相繼下落抓地為實,腳心(湧泉穴)輕輕上提為虛,叫做實中有虛。經常做腳底闆貼地,足弓上提的活動,一緊一鬆的虛實交換可使足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充分的鍛煉。

評分

真心很不錯,值得推薦!

評分

值得購買~~~~~~~~~~~~~~~~~~~~~~~~~~~~~

評分

3、眼神

評分

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