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著凡五百餘捲,統曰《春在堂全書》。除《群經平議》五十捲、《諸子平議》五十捲、《茶香室經說》十六捲、《古書疑義舉例》七捲外,其《第一樓叢書》三十捲、《麯園俞樓雜纂》共百捲。《清史稿》有傳。[1]
評分注 音ㄩˊ ㄩㄝˋ
評分代錶作品《小浮梅閑話》、《右颱仙館筆記》、 《茶香室雜鈔》
評分東西不錯 還是值得購買的
評分在沒有機緣聽大師教誨的時候,耐心讀大傢的作品,與當大師弟子的距離也就不遠瞭。
評分2個人成就
評分俞樾(1821.12.25-1907.2.5),字蔭甫,自號麯園居士,浙江德清城關鄉南埭村人。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傢、經學傢、古文字學傢、書法傢。現代詩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齣其門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進士,曾任翰林院編修。後受鹹豐皇帝賞識,放任河南學政,被禦史曹登庸劾奏“試題割裂經義”,因而罷官。遂移居蘇州,潛心學術達40餘載。治學以經學為主,旁及諸子學、史學、訓詁學,乃至戲麯、詩詞、小說、書法等,可謂博大精深。海內及日本、朝鮮等國嚮他求學者甚眾,尊之為樸學大師。
評分俞氏是德清的望族,自元末俞希賢遷居德清,先世多隱於農,故譜牒不著。至清乾隆間俞廷鑣(字昌時)及其子俞鴻漸(字依伯)隻現三位聞人,俞樾是第四位。俞傢雖多次遷寓,但俞樾每以德清俞氏自居,後來他親製瞭三枚印文,曰“德清俞氏”、“烏巾山捨”、“南埭村民”,又幾番在詩中語“吾邑烏巾山”,以示不忘德清故裏及齣生地。今德清縣南埭村尚存俞樾晚年主持修造之“四仙橋”,蓋橋建時他預感自己不日也將仙去,乃以“四仙”命名,四仙者,曰其遠祖、祖父、父親及他本人,並有橋聯在橋的南側:“雙槳泛輕舟,綠水瀠洄南北埭;一條橫約略,青鞍安穩往來人。”另橋北側亦有聯。
評分民 族漢族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