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書局的經典中華書局的經典
評分新編諸子集成的書很不錯,最近也開始齣精裝本瞭
評分封皮壞瞭很沮喪,退貨重買
評分經典書籍,中華書籍的精品叢書,需要的不用多說
評分陳百如《東省文人月旦》:金毓黻與馬宗薌、陶明濬、劉德成、於省吾四人為東北文人之翹楚。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作者簡介:他一生主要研究先秦諸子,次為楚辭、西周金文。在先秦諸子的研究方麵,主要有《墨辯發微》、《公孫龍子形名發微》、《墨經分類譯注》、《莊子天下篇校釋》、《校呂遺誼》等著作。他研究先秦諸子最突齣的貢獻是發現形名學與墨經小取論式(近似西方的邏輯學),並對這兩個發現,在所著《墨辯》、《形名》二“發微”中進行瞭深入細緻的研究和闡述。1919年,寫齣瞭《墨經長籠》稿本,經刻苦鑽研,又發齣瞭形名學。他說:“形名二字的含義,若利用現代語文作解釋,是容易清楚的。因為凡物必有形,再由形給它一個名,就叫‘形名'。由是得知:形名傢隻認有物的‘形',不認有物的‘實',他以為‘形'即是物的標誌,‘名'即是‘形'的錶達。物有此‘形',即有此‘名',由此說來,天下萬物,‘形'、‘名'二字可以括盡。故公孫龍總揭其義,叫做‘形名',以成其學"。因此,1920年7月,譚戒甫專門研究公孫龍子,將原來輯有的公孫龍子各種材料,結閤墨經進行研究。《墨辯發微》是一部研究《墨子》書中《上、下經、說》和《大、小取》等六篇辯學的專門論著。《公孫龍子形名發微》一書則是《墨辯發微》的姊妹篇,是他集中多年研究墨傢、名傢的心得,二“發微”在國內外學術界享先生一生勤奮好學,刻苦鑽研,一些見解不但被郭沫若等先生著書所采用,還深受毛澤東贊賞與鼓勵,與毛交情甚好。曾經選為武漢市第三屆人民代錶大會代錶,並邀請參加過天安門“五一”觀禮。1957年毛澤東還邀他在自己傢中作客,並多次通信給以鼓勵。1953年11月25日毛澤東親筆復信“戒甫先生:去年十二月三十日惠書收到,滿堂教學勤懇,嘉惠後學,極為感謝,此復順緻敬意。”1958年5月20日復信為“戒甫先生:惠書敬悉,極為感謝,此復順頌敬祺。”從以上保存的二封書信中可見毛對譚之尊重。1958年毛澤東到武漢,一見譚便說:“關於《哀郢》一文,已經看過,可以發錶。”有較高的學術地位。
評分好書,最近難得靜下心
評分書脊上有凹印,買的時候要瞭發票,結果沒發票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