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好书,正所谓开卷有益,看看人家是怎么做学问的。德宗朝,制诰阙人,时有与韩翃同姓名者,中书具二人同进,御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青烟散入五侯家。”与此韩翃。”盖翃在幕府久,诸藩笺表多拥之笔,帝素知其名也。尝为田神功作《谢茶表》云:“荣分紫笋,宠降朱宫。味足蠲邪,助其正直,香堪愈病,沃以勤劳。饮德相欢,抚心是荷。”高仲武谓:“翃一篇一咏,朝野珍之,为多士之选”云。
评分公一五五三五年,高欢、宇文泰分裂北魏,在中国北方产生了东、西魏两个政权,公一兀五五七年,宇文觉灭西魏,建立北周政权。但是敦煌艺术自有其特殊性!我们所讲的敦煌西魏艺术,并非严格依照中原王朝的政权更迭来划分,而实际上跨越厂北魏晚期和西魏这两大统治时期,也就是东阳王兀荣家族统治敦煌的约公元五二五年!五五七年之间。①据《魏故金城郡君墓志》载:魏明元帝第四代孙元荣于北魏孝昌元年(公元五二五年》前出任瓜州刺史,来至敦煌。永安二年(公元五二九年》又被封为东阳王。②到西魏大统八年(公元五四二年》以前,元荣一直任瓜州刺史,是敦煌地方的实际统治者。元荣任职敦煌正值北魏晚期,时政局动荡、军阀割据,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交相激化,河西、敦煌地区也不能幸免,所谓王路否塞,魔事滋扰,正是当时这种社会现实的反映。在这种情况下,一兀氏家族为了稳定局势,将佛教作为思想统治的工具之一,再加上元荣本人体弱多病,十分崇佛,并且乐此不疲。受其影响,其家人及属下也大力提倡佛教。目前发现的东阳王一兀荣写经共达十卷之多,与元荣有阅的北朝写经也有四卷,其崇佛之烈可见一斑。
评分旧大朝会庆贺及春秋谢赐衣,请上听政之类,宰相率百官奉表,皆礼部郎官之职,唐谓之南宫舍人。柳河东宗元在仪曹,表文多出其手。《贺册尊号》有云:“潢污比陋河清,幸越州山阴县移风乡产嘉瓜,二实同蒂,观察使贾全进图,宣示百寮,河东表贺曰:“质欢同蒂,见车书之永均;地则移风,知化育之方始。虽七月而食,豳土歌王业之难;五色称珍,东陵咏佳宾之会,未闻感通若兹昭著者也。”
评分旧大朝会庆贺及春秋谢赐衣,请上听政之类,宰相率百官奉表,皆礼部郎官之职,唐谓之南宫舍人。柳河东宗元在仪曹,表文多出其手。《贺册尊号》有云:“潢污比陋河清,幸越州山阴县移风乡产嘉瓜,二实同蒂,观察使贾全进图,宣示百寮,河东表贺曰:“质欢同蒂,见车书之永均;地则移风,知化育之方始。虽七月而食,豳土歌王业之难;五色称珍,东陵咏佳宾之会,未闻感通若兹昭著者也。”
评分元和初,杜佑为司徒,年过七十犹未请老,裴晋公度时知制诰,因高郢致仕,命词曰:“以年致仕,抑有前闻语不烦而意已至,近代寡廉,罕由斯道。”盖讥佑也。
评分昌黎为袁州刺史,有庆云见州西北,至暮方散,乃以表图称贺云:“五采五色,光华不可遍观;非烟非云,容状讵能详述。抱日增丽,浮空不收。既变化而无穷,亦卷舒而莫定。斯为上瑞,实应太平。”时元和十五年六月也。
评分这本书好,无论是内容还是印刷,值得收藏。
评分元和九年,裴晋公为御史中丞,十年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韩昌黎愈时知制诰,代为让表云:“臣少涉经史,粗知古今。天与朴忠,性惟愚直。知事君以道,无惮杀身;慕当官而行,不求利己。”又曰:”受恩益大,顾己益轻。于裨补无涓涘之微,而谗谤有丘山之积。”于而字为对又曰:“岂意陛下擢臣于伤残之余,委臣以燮和之任,忘其陋污,使佐圣明。此虽成汤举伊尹于庖厨散开再合,有幻有法,高宗登傅说于版筑,周文用吕望于屠钓,齐桓起甯戚于饭牛。雪耻蒙光,去辱居贵,以今准古,拟议非伦。”晋公览表大喜,遂不复更一字。
评分书很好,准备耐下心好好读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