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史·卷4:商代国家与社会(社科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Countries and Society in Shang Dynasty]

商代史·卷4:商代国家与社会(社科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Countries and Society in Shang Dynast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宇信,徐义华 著,宋镇豪 编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00489238
版次:1
商品编码:1082809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库·历史考古研究系列
外文名称:Countries and Society in Shang Dynast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19
正文语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商代国家与社会(商代史·卷4)》初设为十卷本,最终完成为十一卷本,各分卷有各自的专题性范围,撰述体例注意保持一致,合成前后相贯的有机整体。
卷四·商代国家与社会,撰稿人王宇信、徐义华。阐述商代社会性质、商王朝国体与政权结构形式、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兼的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等级分层、族氏家族组织机制,详细考察商代社会不同身份者的阶级属性和阶级矛盾,论述商王朝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运作、职官体系、刑狱法律等。

内容简介

商代是中华古文明的早期阶段,中国历史画卷在商代史的记忆上前赴后继地拉开。以古为镜,可知兴替。商代文明的发展时空,下启中华文化演进的先河,十一卷本《商代史》用断代史著述体例,通过有商一代历史事象与制度名物的研究,寻绎中国社会传统文化元素的由来、特征、品格与传承,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资源。
《商代国家与社会(商代史·卷4)》阐述商代社会性质、商王朝国体与政权结构形式、分封制与内外服制相兼的国家政治体制、社会等级分层、族氏家族组织机制,详细考察商代社会不同身份者的阶级属性和阶级矛盾,论述商王朝公共事务管理的具体运作、职官体系、刑狱法律等。《商代国家与社会(商代史·卷4)》由王宇信、徐义华所著。

目录

第一章 商代国家与社会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地位
第一节 传统伪古史体系被推翻和新史学开篇的商王朝
一 “东周以上无史”的通史著作
二 以商朝作为中国历史开篇的通史著作
三 唯物史观指导下撰著的通史著作
第二节 商族社会的演进与上甲时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形成
一 殷先公先王名号的变化与商族社会的演进
二 灭夏前的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国家机器
(一)公共权力的设立--商部族奴隶制方国设置了官吏
(二)贡职一一捐税的征收
(三)强制性暴力--刑罚的制定
(四)商部族奴隶制方国的暴力支柱--军队的建立
第三节 “殷革夏命”--商朝的建立与夏朝的灭亡
第四节 商朝国家机构的完善与发展

第二章 商王是贵族统治阶级的最高首领
第一节 商王是商朝奴隶主阶级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一 商朝是在对外的不断战争中建立和巩固的
二 商王是武装力量的最高统帅
(一)王自征
(二)率将出征
(三)命将出征
第二节 商王是商朝神权政治的体现者
一 商王的“三通”--把持祭祀权的传统
二 甲骨文所见商王的“三通
(一)商王把持着对天神、地祗的祭祀权
(二)商王对先公先王祭祀权的垄断
第三节 商王是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
一 商王可去全国各地圈占土地
二 商王有权处置贵族占有的土地
三 商朝贵族使用的土地是商王封赐

第三章 商朝的贵族统治阶级
第一节 《史记·殷本纪》所载商朝贵族统治阶级
一 王廷贵族
二 方伯、诸侯
(一)一些方伯、诸侯受晋爵
(二)对方伯、诸侯首领贵族施罚
(三)军事征伐
(四)方伯、诸侯对王朝承担义务
第二节 甲骨文所见商朝贵族统治阶级
一 王朝诸妇
(一)甲骨文“妇”由家庭称谓“王妃”到社会身份的标志“称号”的认定
(二)诸妇参与“国之大事
(三)诸妇之封
二 甲骨文所见王朝诸子
(一)甲骨文“子”名人数的增多与对“子”认识的深化
(二)王朝诸子与商王朝的政治
三 王朝贵族
(一)王朝贵族与商王的祭祀活动
(二)王朝贵族与商王朝的对外战争
(三)王朝贵族参与商王朝的管理
(四)王朝贵族被封在外地
四 贞人集团
……
第四章 商王朝的被统治阶段--甲骨文中的“人”
第五章 商代社会的众和众人
第六章 商王朝的国家体制
第七章 商王朝的职官制度
第八章 商王朝的法律制度
结语
后记

精彩书摘

商代的三公是否已经形成周代那样完备的制度,或者只是商王设立的三个平行的官职,还需进一步研究。从商王设立三公的初衷来看,三公制是王权与相权斗争的结果,三公制的建立标志着相权的分裂和削弱,所以三公虽然是众臣之首,但实际的权力却不明确。同时,由于是商王对抗相权的结果而不是制度本身建设的结果,所以一开始不是正式的常设职官,而是商王根据权力制衡的需要进行调整而设置的。即使三公制较正规的周代,也不是三公同时必有的,《尚书·周官》:“今予小子,祗勤于德,夙夜不逮。仰惟前代时若,训迪厥官。立太师、太傅、太保,兹惟三公。论道经邦,燮理阴阳。官不必备,惟其人”,《礼记·文王世子》所载“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不必备,唯其人”的职位状况较为可信。从商代的相或三公的担任者的身份看,商代的行政主官并不都是商王的宗亲,而大多是其他方国的人员,伊尹为有莘氏小臣,仲虺居薛,都属于东夷部族,鬼侯、鄂侯、文王也都是归服方国的首领。可见,行政主官名义上是国家的政务主管,但更多是商人笼络其他部族的策略。商初的行政主官的确掌握一定权力,但其地位越来越低,到帝辛时期,三公其实已经只是一种象征性的位置,不仅没有实权,甚至不能摆脱被残杀的命运。《史记·殷本纪》:“(纣)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喜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强,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羡里。”可见商代末期,三公是没有实际权力的。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书很厚,真没想到通过一片片出土的甲骨能将商代的文明认识到这种程度,比较偏学术性了

评分

可补史记商本纪之阙

评分

想来好笑 我们对商代的了解已经远超孔子 他这个生活在周代的商族后裔对前朝的事已经搞不懂了 所以只好狂热的崇拜周礼 书写的好 装订结实 但有此句子不太顺 而且 有衍字 错字 把书的品位下降不少

评分

商代史丛书精华所在 价值颇高

评分

经典商代史 争取凑齐

评分

这套商史,印刷质量很好,知识更是丰富,可以很仔细的了解商。通过最新出土资料,也补充了古籍的记载。

评分

书很厚,真没想到通过一片片出土的甲骨能将商代的文明认识到这种程度,比较偏学术性了

评分

很实在的一本书

评分

商代史一套书太专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