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真迹佳品汇编。研究中国书画的大型工具书。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编。1986年10月由文物出版社在北京出版。收录了故宫博物院临时代存的私人藏品及中国历史博物馆等13个单位的部分书画藏品,计有晋至清代作品共1020件。不少书画作品还附有历代名家题跋和钤印。其编排以文物收藏单位为单元,每单元按历史朝代排列,各朝代又以作者生年为序,并对每件作品的质地、墨色、尺寸、创作年代作了说明。在鉴定过程中,对少数作品的真伪看法,则一一标出各自的鉴定意见。该书是研究中国古代书画艺术发展的重要资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服饰、风俗、典章制度等也有参考价值。
评分山东省烟台博物馆 鲁7
评分 评分 评分不过所幸,虽然曾经上的也是一流的小学和一流的中学,却从没遇见过明示暗示让家长上供、按家世给同学分三六九等的老师;从没遇见过争抢排名和保送名额、藏掖考试材料、暗中陷害自己的同学;没有遇到过恶意的讥讽和排挤,实在是很神奇。小学中学自己一直成绩极好,却从没当过所谓“老师的宠物”,小学曾因为上课爱聊天被撤掉小班长的职位(笑),中学时老师跟家长谈起我也是一副哭笑不得的样子。遇到的都是极好的老师,同学总和自己相处得非常愉快,学业和生活都受到了很多照顾,让我时常心怀感激。和余周周相反,中学的时候我几乎活在一群神明里,有人会写音乐剧,有人会画很华丽的插画,有人天天趴着睡觉也能考第一,我只有傲视群雄的口头以及笔头搞笑功力,却很少自卑,虽然时时仰视,脖子还是有些会发酸。现在也是一样,神明朋友们保研的保研出国的出国,有的甚至去了普林斯顿,只有我摩拳擦掌地冲刺人才市场——什么时候也能成为发着光的人呢。
评分坤是明代中后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其著作很多,除《呻吟语》、《实政录》外,还有《去伪斋集》等十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刑法、军事、水利、教育、音韵、医学等各个方面。《呻吟语》则是他对宇宙、人性、命运、时事、治道、物理、人情的观察和思考,充满了哲理性,闪烁着智慧之光。纵观吕坤著作则不仅能使人看到明代的政治、社会与学术风貌,还可以从中汲取许多有益的人生经验。 吕坤主张打破学术禁锢,万响齐鸣;为学不主一家,“我只是我”;“不儒不道不禅,亦儒亦道亦禅”。有熔铸百家,抱独自立的气象。他主张去伪存真,实学实用,学术与事功并重,明体以达用。吕坤把万物一体立为学术宗旨,他的著作始终贯穿着重民或民本思想的一条主线。 吕坤思想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对专制主义的批判闪烁着民主精神,开清代黄宗羲、唐甄等批判专制主义的先河。他的求真务实、经世济时思想,是一种由理学向实学的学术转型,对清代颜李学派有很大影响。 整理者很早就注意到吕坤的著作,曾译注其代表作《呻吟语》,翻译过《实政录》,并对吕坤思想做了深入探索与研究。已故著名学者金景芳在九十岁高龄时,还能背诵《呻吟语》中的话:“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金老觉得受用一生。王国轩先生本人也是在身心困倦之中读到吕坤著作,被他深邃的智慧所吸引,被他真诚的同情心所打动,为他抱独自立的气概和精神而折服。 这部《吕坤全集》是文化典籍整理中的原创性之作。在此之前,虽说在清代有两种全集意义的吕坤著作出版,但都有一些重要著作被遗落,还称不上“全”,而新整理本则把吕坤现存著作搜罗殆尽。对吕坤全部著作进行标点、分段、校勘,这也是第一次。近人有谓研究哲学所用之方法,与研究科学所用之方法不同。科学的方法是逻辑的,理智的;哲学之方法,是直觉的,反理智的。其实凡所谓直觉、顿悟、神秘经验等,虽有甚高的价值,但不必以之混入哲学方法之内。无论科学、哲学,皆系写出或说出之道理,皆必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表出之。凡著书立说之人,无不如此。故佛家之最高境界,虽“不可说,不可说”而有待于证悟,然其“不可说,不可说”者,非是哲学;其以严刻的理智态度说出之道理,方是所谓佛家哲学也。故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神秘的经验(此经验果与“实在”符合否是另一问题)则可,谓以直觉为方法,吾人可得到一种哲学则不可。换言之,直觉能使吾人得到一个经验,而不能使吾人成立一个道理。一个经验之本身,无所谓真妄;一个道理,是一个判断,判断必合逻辑。各种学说之目的,皆不在叙述经验,而在成立道理,故其方法,必为逻辑的、科学的。近人不明此故,于科学方法,大有争论。其实所谓科学方法,实即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之较认真、较精确者,非有若何奇妙也。惟其如此,故反对逻辑及科学方法者,其言论仍须依逻辑及科学方法。以此之故,吾人虽承认直觉等之价值,而不承认其为哲学方法。科学方法,即是哲学方法,与吾人普通思想之方法,亦仅有程度上的差异,无种类上的差异。
评分喜欢,满意,,更期待能有彩色版的,但好像根本就不可能了,,,,
评分辽宁省辽阳市博物馆 辽8
评分具价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