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高校法学类专业出版机构,其宗旨是为中国法学教育、法学研究服务。多年来我社始终把法学教材建设放在首位,向广大读者提供研究生、本科、专科、高职、中专等各种层次、多种系列的精品法学教材,其中很多教材荣获国家教育部、司法部、新闻出版总署等部委的优秀教材奖,是我国重要的法学教材出版基地之一。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曾多次荣获国家良好出版社、先进高校出版社荣誉称号。在新时期,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真诚为广大读者服务,努力为中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做贡献。
目录
第一编 法学概论
第一章 法学研究
第一节 法学的研究对象/3
第二节 法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6
第二章 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西方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5
第二节 中国法理学的产生与发展/20
第三章 法理学的学科体系、地位与意义
第一节 法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地位/31
第二节 学习和研究法理学的意义/36
第二编 法的本体
第四章 法的概念
第一节 法的定义/43
第二节 法的本质/47
第三节 法的特征/52
第五章 法的要素
第一节 法的要素概述/58
第二节 法律概念/61
第三节 法律规则/64
第四节 法律原则/70
第六章 法的渊源、效力与分类
第一节 法的渊源/77
第二节 法的效力/92
第三节 法的分类/102
第七章 法律关系
第一节 法律关系概述/111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116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客体/120
第四节 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123
第八章 法律体系
第一节 法律体系的概念/130
第二节 法律部门的划分/132
第三节 当代中国法律体系/136
第九章 法律责任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143
第二节 法律责任的分类/147
第三节 法律责任的构成/150
第四节 归责与免责/153
第十章 权利与义务
第一节 权利与义务的概念/160
第二节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65
第三节 法与权利和义务/169
第四节 权利与义务的分类/171
第三编 法的演进
第十一章 法的起源
第一节 法的起源概述/183
……
第四编 法的运行
第五编 法的作用与价值
第六编 法与社会
精彩书摘
2.法学研究的根本任务就是明确权利和义务的界限,并努力使这种界限确定得与时代发展的趋势相一致,从而通过法律来保障并推动社会的进步。人类几千年的法律实践表明,一个社会越是能够使权利、义务及其界限充分地体现历史合理性,就越能够健康、有效地发展;反之,则会步履维艰、停滞不前,甚至陷入危机。
3.法律现象不仅包括法律的文本,也包括法律产生和运行的一切环节,而且,法律现象是用科学抽象方法所形成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法律现象与其他社会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绝不能把法学简单地等同于法律文本学的研究,相反,法学研究的视野、领域是相当广阔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关于人和社会的研究,与其他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唯一不同的是,法学是从权利与义务这一视角来观察和研究人与社会的。
4.法学既是一种研究活动,也是一种知识体系。这种研究是以科学精神为指导,并遵循科学研究的程序、方法而展开的,属于社会科学的一部分,由此建立的知识体系就是法律科学。就此而论,在严格意义上说,法学与法律科学并非等同概念。如古典自然法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就不符合上述标准,因而很难被视为法律科学。然而,它在历史上所起的巨大进步作用并不应因此而被否定。
三、法学体系的划分
以整个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这是将法学作为一个整体而言的。随着法律发展成为广泛而复杂的整体和随之而来各种法律部门的出现,产生了对法律体系进行解析型研究,即对法律进行分门别类研究的科学需要。由此出现了法学内部的分科。然而,如何分科或依据什么标准分科,这在国内外法学著作中还没有一致的观点。各国学者提出的法学分科相当宽泛,名称也不尽相同。从我国现阶段法学教育和法学研究的实践需要出发,通常从以下两个角度来划分法学体系:
1.从法律部门的角度划分,法律体系被划分为宪法、行政法、民法、刑法、诉讼法等不同部门。与之相对应就有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等。一个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或迟或早都要有新的法学部门与之相对应。例如,随着行政法、经济法等新的法律部门的出现,产生了行政法学和经济法学等新的法学部门。每个部门法学对该部门法历史的研究,构成部门法专史,如宪法史、民法史、刑法史等;每个部门法学对本国与外国的同类法的研究构成比较法(学),如比较宪法、比较民法、比较刑法等。
前言/序言
法理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挺好的…
评分
☆☆☆☆☆
端木静先前看到龙千绝突然出现替他们阻挡了危险,犹如天神降临,她心中好生崇拜。之后又看到他对云小墨疼爱至极,她心中也跟着羡慕不已,不由地想起了自己已故的父亲,心底顿时涌起了伤感,眼眶中浮起了一层氤氲。现在他弯身将她抱在了怀里,温暖有力的怀抱,让她又是欣喜,又是眷恋,心情也顿时愉悦了起来。她伸手搂住了龙千绝的脖子,可爱的小脸上绽放出了映山红般鲜活的笑脸,对眼前的这个父辈的男子很是崇拜和仰慕。
评分
☆☆☆☆☆
莫惜城拼命地想要重新施展地莲火的威力关于端木静的身世,他也多少听风护法提及了些,没有太过惊讶。蹲身,伸出了另外一臂,也将端木静抱在了他的怀中,他展颜浅浅一笑,道:“好吧!那爹爹带你们一起去游湖!”
评分
☆☆☆☆☆
]的法理学不错,现在基本不去书店了。读书可供消遣,可供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为消遣而读书,常见于独处退居之时,为装饰而读书,多用于高谈阔论之中为增长才干而读书,主要在于对事物的判断和处理。读书费时太多是怠惰,过分的藻饰装璜是矫情,全按书本条文而断事是十足的学究气。读书使天然得以完善,又需靠经验以补其不足,因为天生的才能犹如天然的树木,要靠后来的学习来修剪整枝,而书本上的道理如不用经验加以制约,往往是泛泛而不着边际的。读书不可专为反驳作者而争辩,也不可轻易相信书中所言,以为当然如此,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话资料。而应当权衡轻重,认真思考。有些书浅尝即可,另一些不妨吞咽,少数书则须咀嚼消化。这就是说,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可以大致浏览,少数则须通读,读时要全神贯注,勤奋不懈。有些书也可请人代读,取其所需作摘要,但这只限于题材不大重要和质量不高的作品。第一,循序渐进。朱熹说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守而致精。就是说,读书要有个先后顺序,读通一书,再读一书。就读一书而言,则要逐字逐句逐段按顺序读,先读的未弄通,就不能读后面的。这样才不会生吞活剥或杂乱无章。朱熹还进一步指出,读书要从易到难,从浅到深,从近到远,急不得,也慢不得。所谓急不得者,功效不可急所谓不可慢者,工夫不可慢。这是在告被读书人既不可急于求成,也不可松松垮垮,而要进度适当,方能见效。第二,熟读精恩。他认为有些人读书收效不大,是由于在熟和精二字上下功夫不够。他还批评那种读书贪多的倾向,一再讲读书不可贪多,且要精熟。如今日看得一板,且看半板,将那精力来更看前半板。第三,虚心涵泳。朱熹曾批评当时普遍存在的两种毛病一是主私意,就是以自己的想法去揣测书中的道理,穿凿附会,歪曲了古人本来意思。二是旧有先人之说,就是先前接受的观点不肯放弃,从而排斥接受新的观点。为了纠正以上这两种不好的毛病,朱熹主张读书必须虚怀若谷,静心思虑,悉心体会作者本意。朱熹强调读书要耐心涵泳,就是要反复咀嚼,深刻体会行中的旨趣。第四,切已体察。未熹主张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什么叫体之于分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这个观点是可取的。第五,着紧用力。着紧用力.包含有两个意思一是指时间上要抓紧,要饥忘食,渴忘饮,始得。二是指精神上要振作.要有刚毅果决,奋发勇猛的精神。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第六,居敬持志。所谓居敬持志,就是读书必须精神专一,全神贯注,还要有远大的志向,顽强的毅力。这也是朱熹读书之法的最基本精神!以下是本人的中国政法大学社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主办的
评分
☆☆☆☆☆
一如既往支持,京东我爱你!
评分
☆☆☆☆☆
关于端木静的身世,他也多少听风护法提及了些,没有太过惊讶。蹲身,伸出了另外一臂,也将端木静抱在了他的怀中,他展颜浅浅一笑,道:“好吧!那爹爹带你们一起去游湖!”
评分
☆☆☆☆☆
学习用书也没有什么好多说的,说白了是为了考试
评分
☆☆☆☆☆
初学者可用,对于法学专业学生来说则略显简单
评分
☆☆☆☆☆
包装有瑕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