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曹胜高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6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济南出版社
ISBN:9787807102465
版次:1
商品编码:1057385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4-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222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以高文化品位为内涵,从文化的特定视角来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以确凿的史料为根基,用新的视角或现代意识,采取富有文采、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对其进行历史阐释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浓郁的文化观照和历史反思是该丛书的特色。该丛书强调“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的张力”,即灵活多样和巨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视具体情况,分为若干辑陆续推出,逐步完成对文化中国重大历史、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形成一个大众精品系列群。该丛书已出版三辑19册。《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为丛书的其中一册。

目录

引言/1
一 诗画同源/7
史前绘画:文明之光的点燃/7
上古诗画:向艺术自觉进发/17
中古诗画:人文觉醒与艺术自觉/30

二 诗画一律/50
写意性:中国诗画的表现模式/50
笔墨观:中国诗画的造型意识,60
气韵说:中国诗画的审美追求/74
修养论:中国诗画的主体要求/83

三 诗情画意/89
诗中的画/90
画中的意/101
诗画交融/113

四 诗画家的人生境遇/124
旷达与潇洒/124
坎坷与激愤/137
隐居与远遁/153
轻佻与轻狂/166

五 诗画家的人文情怀/178
政治理想与艺术气质:在得与失中浮沉/178
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在进与退中抉择/186
爱情追求与情欲沉湎:在苦与乐中挣扎/195
寄托情致与解除郁积:在醉与醒中游走/202
结语/211
参考文献/216
后记/221

精彩书摘

为了深入地说明中国诗与中国画之间的密切关系,我们先要把唐朝以前的诗歌与绘画作一下描述,这样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隋唐以后诗画之间的相互渗透,进而较为准确地把握它们之间以互渗而演化、因伴生而共荣的关系。从史前到六朝,是中国画的形成期,也是中国诗歌的发展期。这一阶段;它们分头并进而又在某些方面相互交融、吸收和影响,为此后诗画艺术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史前绘画:文明之光的点燃
大约1万年前,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先民开始进入了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主要的绘画遗存有陶绘、岩画等。
陶绘:朦胧的艺术直觉
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可以复原器形的陶器是在湖南道县玉蟾岩出土的釜型陶器残片,距今约10000年。用现在的眼光看,那些新出土的陶器都具有高度的艺术欣赏价值。但在当时,这些器皿是作为饮食器、炊食器和储存器来使用的,他们的形状构造也以便于烹烧、易于挪动、利于储存为出发点,如多采用敞口、三足、球形构造等。在这些器皿的制造中,我们能够看到先民们朴素的审美意识。他们已经开始在陶器上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几何图案,还能够用泥条粘贴在表面形成简单的贴塑,有的还雕刻上各种动物、植物或者人型图案来装饰。这些刻画在陶器上的简单图案和符号,可以看作人类最原始的绘画作品。
现在所能见到最早的陶绘是分布在渭水、泾水流域一带距今约7000~8000年的老官台文化中的简单纹样。这些纹样主要采用红和白两种颜色绘成,宽细交错,富于变化。红色宽带纹用宽笔绘成,几何图案和符号用细笔。另外,在距今6000多年的陕西宝鸡的半坡类型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紫、红两种彩色颜料锭。颜料种类的不断增加,用笔技法的不断丰富,说明陶绘的艺术表现力在千年中得到逐步提高。
我们简要介绍几种具有代表性的陶绘。
第一件是陕西省西安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画面是人和鱼的复合图像:我们可以看到一张圆形的人脸,头戴尖形饰物,耳边、嘴边都绘有云集的鱼,远处还有一张渔网。人面的嘴的两旁对称地各衔一鱼,嘴的外轮廓与鱼头巧妙地重合在一起,形成鱼形。画面构图既富于生活气息,又有浓郁的象征意味。目前学者对这两处造形的解释还有分歧,有人认为是崇拜鱼图腾,有人认为是祈求捕鱼丰收,还有人认为是祈求生殖繁盛。无论如何解释,其中所蕴含的构图技巧和象征意味,都是值得我们称许的。这件陶器代表了半坡类型陶器的特点,那就是多采用变形的鱼、鸟图案或者鱼、鸟、人面组成的复合形象,如武功县游凤出土的细颈彩陶绘鱼衔鸟图像,宝鸡北首岭出土的彩陶壶上衔鱼短尾小鸟的图像,姜寨二期遗址第467号灰坑出土的陶瓶上葫芦形彩图像等,大多如此。
第二件是河南省临汝县阎村出土鹳鱼石斧陶缸。我们可以看到在陶缸的周围,绘有鹳鸟衔鱼的图案,鹳眼圆睁,努力叼着一条肥大的鱼;旁边竖立一件石斧,“画面右侧那柄装饰考究而带徽记的石斧,则无疑是古代的权力棒,画面记录了鹳氏族兼并鱼氏族的重大历史事件”。从画面上看,在夹砂红陶的缸外壁用白色颜料绘出鹳、鱼、石斧,并用粗重结实的黑线勾出鹳的眼睛、鱼身和石斧的结构,画面风格粗犷有力。用绘画术语来说,白鹳用没骨法画成,鹳眼、鱼和长斧的轮廓用黑线画出,笔法多变,线条遒劲。这是目前彩陶上仅见的大幅画面,属于仰韶文化的庙底沟类型。
第三件是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舞蹈彩纹陶盆。这幅陶画绘在盆口内壁周围,画面上共有15位跳舞的人物,分成三组,组与组之间用弧线相隔。每组五人手牵着手共舞,服饰和动作高度统一,甚至连辫子甩出的方向都一致,尾饰也有统一朝向。每组两边舞者的外侧手臂都画成两道,表示臂膀在频繁摆动。这是当时画工表现人物连续动作的常见手法。统一动作、整齐队形、相同服饰,是某种特定情况下所表演的乐舞。这一舞蹈图不仅巧妙反映出原始人的舞乐情形,也是完整表现集体活动的最早作品。这件彩绘属稍晚的马家窑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中的陶器多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造型以宽口长颈双耳瓶、卷缘鼓腹盆、敛口深口瓮、侈口有肩尖底瓶为主。
第四件是甘肃省秦安县大地湾出土的人头形彩陶瓶,是将雕塑和绘画融合在一起的一件艺术品。雕塑头部周围和额前有短发,双耳有孔,眼、嘴和鼻孔都镂空,面部五官比例均匀,形态生动。下面彩绘分三层,用两种图案构成:一是由两个弧三角对接的圆圈,内填垂弧纹、弧纹和弧线;二是以斜直线、相向的凸弧和垂弧纹、相对的小凹三角纹构成几何纹理。画风古朴浑厚,具有浓郁的装饰意味。由于大地湾文化距今约6500年,这一雕塑和彩绘堪称远古时期的杰作,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
通过这些陶器,我们可以看到尚处于石器时代的先民们,已经开始有意识地通过绘画手段,来表达他们对外部事物的观察和感受。尽管这一时期的陶器多为祭祀或日常使用,但上面所绘制的图案,或带有浓郁的图腾意味,或是对现实事物的简单描摹。这些多姿多彩的图案开启了绘画艺术的大门,为此后彩绘的形成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中我们还能体会到他们不断提高造型艺术的水平,在实用的制造中逐步增加器物的艺术美感。

前言/序言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中国历史上对各族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世界文明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是它的内在精神已渗透到炎黄子孙的血脉中,其影响是弥久深远的:当代中国人——无论是谁,无不深深地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历史的车轮行驶到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义明建设的宝贵资源。对于传统文化,我们的态度是,立足于当代中国,从我们的问题或我们的精神需要出发,以新的视野或现代意识,对中国文化中某些被反复咏叹的东西给以重新观照或解读。
现代派诗人、著名文学史家闻一多先生宣称:“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懂得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如果善于理解这种逆向思维的丰厚内涵,并由此引申开去的话,那么,我们则想说:中围文化虽早已成为国人耳熟能详的话题,但假如只满足于平面式的浅尝辄止,就很容易指木为林或见林失木,最终反倒是空泛无得并且莫知归依了。所以,我们现在才尝试着变换习惯性的认知方式,移果就因、因反作正,从文化的特定视角来重新解读而非直接面对某些重大的历史或文化主题,特意选择那些人们普遍感兴趣即茶余饭后可供谈资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为题材——这是一些世世代代都在反复谈论的话题。问题在于,今天应用一种什么样的眼光和口吻重新谈论它。我们力求以扎实确凿的史料为根基,采取富有文采、生动流畅的散文笔法,对其进行多元观照与文化透视,反映重大历史、文化主题,并给予历史阐释和文化反思,折射出某些文化精神。缘此而往,就有可能寻找到另一扇尚未被开启过的门扉,那里面当有着不尽胜境、无限风光等待着我们去发现……所以,本丛书强调知识性,但不是一般性的知识读本;强调学术根基,但不是纯粹的学术专著;强调可读性,但不是违背史实的任意杜撰:强调个人新见,但不是只顾新异的凿空立论和华而不实的游戏笔墨。浓郁的文化观照和多出新见卓识(观点新或视角新),是本丛书的特色和宗旨。
本丛书中的每一种,都精心选择国内在各自领域有造诣的专家学者撰写,注重深入浅出、雅俗共赏的叙述方式,采用图文并茂的表现形式,选择相关的、经典的图片,采用彩色捅页和黑白附图(编者按:本丛书采用了少数今人作品,因无法与原作者取得联系,恳请当事人见书后尽快与我们联系,以便寄奉样书、稿酬)的方式,从而更具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本丛书面向中等文化以上的广大读者群,使其在轻松、趣味盎然的阅读中,得到启迪和收获,以提高综合文化素质和鉴赏品位。
本丛书强诃“可操作性和持续发展的张力”,即灵活性和巨大的包容性,作为一个长期的品牌选题,视具体情况,分为若干辑陆续推出,逐步完成对文化中国重大历史、文化主题的另样解读。
《文化中国:永恒的话题丛书》第三辑共推出5种。
《诸子百家与文化元典》审视了中国古代文化元典产生、发展的历程,认为其间含蕴着一种道德之善与精神之美,无论在治世还是乱世,都具有匡时救世的意义。而在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百家争鸣,诸子竞相创新,形成浪潮。儒、道、墨、法、阴阳五大派相互批判,又逐渐融合,最终结构成中国文化的主流,即文化元典精神。悠久的中华文明便是在这些元典精神的承传支撑下,与时俱进,吐故纳新,逐渐地发展起来的。
《自然与自我:从老庄到李贽》叙述了自春秋晚期始,中经魏晋唐宋至晚明,由老、庄滥觞,至李贽更为张扬的崇尚自然、强调个性解放的思潮贯穿着中国思想史长河,从涓涓细流发展到惊涛拍岸,不可遏阻。继之论说他们与孔、孟、程、朱为代表的正统儒家一理学家一起,向社会传递出“以道自任”,即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政治诉求,遂共同完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建构;并认定其自身也由最初的自在最终走向自为,即如黑格尔所说的,具有丁“世界精神”——“自由意识”及“自我意识”。
《人格的独立:从屈原到陆游》以屈原、陆游为代表与纽带,结合具体历史事件和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对众多的古代文士关于凸显个体存在、弘扬人格独立与强调人的主体精神的各种表现,作出了生动描述和本源性的深入探讨。这些诗人、作家,在创作中创新求变,作品展露出鲜明的个性特色,充满独立不羁的精神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热情,比兴寄托、因物喻志,给人们带来巨大而恒久的审美快感。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探讨了诗歌与绘画的共同起源、理论建构与表现形态;并细致描述出诗人和书画家们因性格特质、人文情趣、生命取向而使之面临着政治理想与艺术气质的冲突,不得不于庙堂之高与江湖之远中进行抉择。凡此等等,皆交织作一幅斑斓缤纷的长卷,无不引发人们对艺术与人生的深沉思考。
《才女风流:从李清照到柳如是》关注的是为数不太多,但却极富才情。给中国文学大厦增添了一笔亮丽色彩的女诗人、女作家群。品读她们的作品,可以了解古代社会女性对自己的爱情世界和婚娴生活的认识和感受,同时还可以体会到女性对发扬母教优良传统、培养家族文化氛围方面的重要作用,如怎样于家宅内部组成南母女姊妹等参与构成的文学社团、如何逐渐步人社交场合并产生影响。
本丛书面向社会广大读书界,自然希望得到更多读者朋友的关注。倘蒙您慨然指出不足或谬误之处,相互切磋商酌,那便是传递出一分浓浓的友情,而我们的欢迎与感谢之情自是不言而明的。
2008年初春于济南玉函山房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诗画人生:从王维到郑板桥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