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独到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名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整理、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振兴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董建华教授率北京中医学院的几位门人,致力于振兴中医事业,将23个省、市、自治区的和人民解放军系统的共146位著名中医专家的医案精华汇集在一起,编辑成《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一书,这对继承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丰富遗产,整理和发扬现代名中医的诊治经验,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贡献。
本书为该丛书第二集,收录四川、湖南等13个地区数十位名医的医案精华。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②各集内对名中医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可靠。其中一部分名老中医现已作古,因此所收医案尤为珍贵。④每一医案后均有按语,或为名医自己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⑤每位名中医的医案后都有编者评注。该评注均系本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因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评注以简洁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该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结合所选医案予以剖析,每能抓住名中医的学术精髓,突出要点,对读者有所启迪。⑥每集正文后附有该集的病名病证索引,第6集书末附有丛书总病名病证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本丛书对提高中医各科各级临床医生诊疗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如能细心品读,反复钻研,掌握精髓,那他距离名医的目标也就不远了。应该肯定,这套丛书的出版,对名老中医诊疗特色的继承和诊疗经验的抢救有特殊意义。
本丛书共6集,第1、2集主要收录第一批国家名老中医146位的1850例医案,第3、4集主要收录第二批国家名老中医142位的1884例医案,第5、6集主要收录第三批国家名老中医和部分前两批国家名老中医及中医博士生导师共146位的1438例医案。6集共收录434位名中医的5172例医案。
目录
四川名医医案
熊寥笙医案
一、桂枝麻黄各半汤治疗产后发热三十日不解一例
二、大承气汤治疗燥实咳嗽一例
三、小柴胡汤治疗呕吐不止一例
四、桂枝汤治愈产后误服银翘汗出不止一例
五、麻杏甘石汤治疗寒邪包热壅肺咳嗽一例
六、更衣丸治疗老年精血不足便秘一例
七、六味地黄汤合四物汤加味治疗头风痛重证一例
八、从脾肾着手治疗小便失禁二例
九、杏苓汤加味治疗湿痰咳嗽一例
十、五味异功散加味治疗肺金失养脾虚久咳一例
十一、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治疗肝郁气滞咳嗽一例
十二、越鞠丸治疗肝胃气痛证一例
十三、大补阴丸加味治疗牙痛证一例
卜四、滋肾丸治疗小便不通一例
卜五、栀豉汤加味治疗失眠重证一例
十六、香薷饮加味治疗暑月发热不解一例
十七、小柴胡汤治疗神经性呕吐一例
龚志贤医案
一、异病同治六例
二、扶正为主治愈臌胀一例
三、疏肝清热、健脾益肾法治愈臌胀呕m一例
四、先标后本法治愈血淋一例
五、鹿角霜治愈遗尿一例
六、甘麦大枣汤加味治愈遗尿一例
七、辨证施治治愈眩晕三例
宦世安医案
一、补肺健脾、清解肌热法治愈痨瘵一例
二、祛寒除湿、补益气血法治愈痹证一例
三、涤暑和中、益气养阴法治愈伤暑一例
四、清热利湿解毒法治愈湿毒一例
五、消积和胃健脾法治愈婴儿腹泻一例
六、祛风除湿、清热和胃法治愈发热一例
七、补心固肾法治愈遗精一例
八、清热利湿、止血升陷法治愈血淋一例
几、补气养血法治愈癥积一例
十、疏肝养血、和胃醒脾、通络止痛法治愈胁痛一例
倪宣化医案
一、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加味治愈夜半抽搐一例
二、清热解毒、活血疏风法治愈外阴肿痒一例
三、涤痰汤合止痉散加减治愈羊羔风一例
四、生铁落饮加减治愈痴呆一例
五、辨证治愈牙宣两例
六、暖肝煎加减治愈肾囊硬痛及腹痛各一例
七、五淋散合导赤散治愈产后尿潴留一例
八、羚角钩藤汤加减治愈湿温致痉一例
九、导赤散加味治愈紫斑一例
十、阳和汤加味治愈脱疽一例
十一、通腑泄热、育阴活血法治愈暑瘵(吐血)一例
十二、归脾汤加味治愈孕妇流乳一例
谢任甫医案
一、辨证治愈百日咳两例
二、涤痰活血、调补肝肾法治愈中风一例
三、平补镇心丹治愈噩梦一例
四、平补潜镇法治愈阴虚梦交一例
五、化痰通腑法治愈瘀血发热一例
六、加味消毒汤治愈气瘤一例
七、辨证治愈肠痈两例
八、宣肺化痰、温补脾肾、内外合治治愈哮喘一例
熊梦周医案
一、通经活络散结法治愈乳大一例
二、益气养血、滋补脾肾法治愈斑秃一例
三、健脾燥湿法治愈频吐大量唾液一例
四、健脾渗湿、固涩止带法治愈带下症一例
五、清热祛暑、淡渗利湿法治愈暑温一例
六、镇肝熄风、安神定志法治愈肝风内动一例
七、龙胆柴胡汤治愈新生儿胆道闭锁两例
张锡君医案
一、清热化湿、平肝熄风法治愈春温夹湿一例
二、清心开窍、平肝熄风法治愈伏暑一例
三、清热利湿、行气化水法治愈癃闭一例
四、祛痰化瘀、散结利水法治愈噎膈悬饮一例
五、气血双补、疏肝通络法治愈心悸兼瘕块一例
六、扶正培本、行气化瘀软坚法治愈胃脘痛伴癓块一例
七、滋肾养肝化瘀法治愈云雾移睛一例
八、导痰汤加味治愈癫狂一例
九、疏肝化瘀导滞法治愈婴儿臌胀一例
十、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法治愈无脉症两例
郑惠伯医案
一、茵陈蒿汤加味治愈急黄一例
二、通腑降浊、凉血清肝法治愈中风一例
三、清热通腑、凉血泄火法治疗肝阳上亢头痛一例
四、气营两清法治愈风温人营一例
五、达原饮合麻黄汤治愈湿温一例
六、清暑通腑法治愈暑温动风一例
七、达原饮治愈寒湿困脾一例
八、青蒿鳖甲汤加味治愈伏暑入营一例
九、脾肾双补、疏肝活血法治愈瘕瘕出血一例
十、温阳利水、宣肺补肾法治愈阴水一例
十一、温补脾肾、化气行水法治愈虚劳一例
十二、阳和汤合当归补血汤加虎挣散治愈截瘫一例
王希知医案
一、清心导赤法治愈高热神昏一例
二、白虎汤治愈头痛高热昏迷一例
三、滋阴潜阳止血法治愈咯血一例
四、二至丸合化肝煎治愈呕血一例
五、越婢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愈喘咳、水肿一例
六、琼玉膏合百合固金汤治愈痨嗽喉痦一例
七、益阴养胃法治愈呃逆一例
八、叶氏养胃汤治疗噎膈呕吐一例
九、吴茱萸汤治愈顽固性呕吐一例
十、茵陈蒿汤合胃苓汤治愈黄疸、水臌一例
十一、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愈臌胀一例
十二、桂枝茯苓丸加味治愈痃瘕一例
王建孚医案
一、柔肝解郁、宁心安神法治愈头风一例
二、滋阴固摄法治愈膏淋一例
三、附子理中汤加味治愈肠澼一例
四、龙胆泻肝汤治愈不射精一例
五、黄龙汤治愈肠结一例
六、益气透邪法治愈麻疹内陷一例
七、柔肝熄风和络法治愈破伤风一例
八、身痛逐瘀汤加味治愈痹痛一例
九、益气养血、调肝通络法治愈瘰疬一例
十、祛风活血法治愈疣子一例
十一、疏肝解郁、利湿健脾法治愈臌胀一例
十二、平肝熄风、化秽利窍法治愈温热痉厥一例
傅灿冰医案
一、养血柔肝、化痰开窍法治愈巾风一例
二、疏肝解郁法治愈顽固性便秘一例
三、化痰软坚法治愈瘿瘤一例
四、封髓丹合地黄丸重加芡实治愈消渴一例
五、平肝健脾法治愈不寐一例
六、清心泻火、养阴凉血法治愈舌疔一例
七、滋阴养血法治愈脱发一例
八、祛风活血、清热解毒法治愈白疙一例
几、温阳补肾法治愈牙痛一例
十、养阴清热、活血祛瘀法治愈肌痹一例
徐有玲医案
一、圣愈汤加味治愈久病无脉一例
二、代赭石为主治愈呕吐顽症一例
三、化斑汤治愈烂喉痧一例
四、黄连解毒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味治愈痈肿重症一例
湖北名医医案
朱师墨医案
一、扶阳解表、温脾利水法治愈水肿一例
二、三方合璧治疗血崩一例
三、黄连阿胶汤治疗狂躁一例
四、左归饮合一贯煎治疗消渴兼掉眩一例
五、祛风化湿、散寒通络为主治疗痹证一例
六、三方合璧治疗肝风内动一例
七、疏肝健脾为主治愈胁痛两例
八、抵当汤合桃仁承气汤加减治愈闭经发狂一例
刘云鹏医案
一、辨证治愈痛经两例
二、平胃散合二陈汤治愈闭经一例
三、自拟活血化瘀方治愈崩漏一例
四、生化汤加味治愈恶露不净一例
湖南名医医案
河南名医医案
陕西名医医案
北京名医医案
黑龙江名医医案
吉林名医医案
辽宁名医医案
云南名医医案
广西名医医案
甘肃名医医案
人民解放军系统名医医案
病名病证索引
精彩书摘
因湿热为此病的主要病因,故只有湿热分消,才有利于胆汁排泄。肝气郁结,瘀血阻络,是本病的重要环节,故疏肝可使郁结的气机畅通,活血可使瘀滞的脉络无阻。抓住本病的主要矛盾之后,再随证变化,结合泻下通腑、补虚扶正、温化寒湿等法,因人制宜。
基于上述认识,熊老自拟龙胆柴胡汤为治疗本病的基础方。
组成:龙胆草6g 茵陈蒿10g 竹柴胡6g 生栀子6g 宣泽泻6g 川郁金10g 姜黄片6g 金钱草10g 田基黄10g 花斑竹10g 满天星10g
水煎服,1日1剂。2小时1次,1日6次。
方中以胆草清泻肝胆实火,茵陈除湿利胆为主药。生栀助胆草清热,田基黄、花斑竹助茵陈利湿退黄。泽泻、金钱草淡渗利湿,给湿邪以出路,并使湿热分消。用柴胡疏肝胆气机之郁滞,郁金、姜黄活血使已阻的脉络畅通。本方中一药多能。如郁金主为活血化瘀,又行气解郁,除湿退黄;生栀子长于泻肝胆火热,又除湿利胆。值得强调的是龙胆草、田基黄、满天星。小儿稚阳之体,而胆草大苦大寒,儿科一般畏用。而此病邪盛症重,如不立扑炽火、分解胶固之湿热,待邪进正衰、不胜药力时,治疗更为棘手。故反常法而行之,取胆草苦寒直折,其力专一强大,趁正气尚旺之时挫其邪势,以收速效。但必须掌握中病即止的原则,否则稚阳易伤而生他变。另外,田基黄、满天星经临床验证,是退黄利胆的良药。
新生儿胆道闭锁兼症极多。故运用本方还当随症加减。若发热口渴、大便秘结者,加黄芩、酒军、风化硝,泻肺而通腑,便秘而喘者,加生瓜壳宣肺通便;黄疸不甚鲜明,热象不明显,大便稀溏者,加木通、金钱草;若患病日久,或禀赋尚弱,或失治误治而见黄色晦暗、四肢不温、神疲乏力之阴黄变证者,原方去胆草、生栀,加桂枝、炮姜温阳化气、温振脾阳,加白蔻,砂仁燥湿运脾;气虚汗多者加太子参;气虚兼有外邪者加泡参;肝脾肿大、腹壁青筋暴露者加蒲公英、丹参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在治疗过程中,还当顾护脾胃,随证选用鸡内金、鸡矢藤、苦芥头、隔山橇、怀山药、扁豆等。
新生儿胆道闭锁,凡属阳黄者,又经及时治疗,一般预后较好。见其变证,属阴黄者,一般预后极差,用药尤当谨慎,不可因祛邪而伐正。病情较重的患儿,应嘱家长细心护理,复感外邪往往使病情迅速恶化。
【编者评注】新生儿胆道闭锁症,是目前中西医界公认的儿科疑难重症之一。近10年来,熊老先生运用中医理论,探索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及治疗措施,进行了许多艰苦的工作,先后治疗了30多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他总结的新生儿胆道闭锁的病因、病理以及治疗的基本方,为后学者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显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言/序言
历代名老中医医案,是中医药学伟大宝库中的重要瑰宝之一。其所以重要,就在于这些医案是历代名老中医灵活运用中医传统的理、法、方、药治病活人的真实记录,是中医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的生动范例,是人们学习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的最好借鉴;尤其重要的是,中医理、法、方、药各方面许多的新发展、新发现和新创造,往往是一点一滴地渗透在一些医案之中,成为继承、发扬和发展中医药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医案的整理和编纂工作。
我国的中医医案,最早的是见于汉代司马迁《史记》的“仓公诊籍”,它记载了淳于意的治病验案。此后,中医医案的整理和编纂工作,随着历电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日益丰富,既有名医个人的医案,又有名医群体中小型医案和名医群体大型医案专著。名医个人医案流传较广的有:元代(1281年)罗天益的《罗谦甫治验案》,元代(1358年)朱震亨的《怪疴单》,明代(1519年)汪机的《石山医案》,明代(1529年)薛己的《薛氏医案》,明代(1644年)王肯堂的《王肯堂先生医案》,明代(1644年)肖京的《伤寒门医案》和《杂病门医案》,明代(1662年)李中梓的《李中梓医案》,清代(1729年)尤怡的《静香楼医案》,清代(1746年)叶桂的《临证指南医案》,清代(1759年)徐大椿的《洄溪医案》,清代(1764年)薛雪的《薛生白医案》,清代吴瑭的《吴鞠通先生医案》,清代(1813年)王九峰的《王九峰临证医案》,清代(1843年)王士雄的《王孟英医案》,清代(1897年)张聿青的《张聿青医案》,近代的有1921年董韵笙辑的《陈莲舫医案秘抄》,1925年金子久的《金子久医案》,1927年丁甘仁的《丁甘仁医案》,1940年祝谌予编的《祝选施今墨医案》,1941年汪逢春的《泊庐医案》,等等。
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第2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很多中医名家,我支持,也支持京东!
评分
☆☆☆☆☆
四川名医医案
评分
☆☆☆☆☆
本次购物总体满意,书很不错
评分
☆☆☆☆☆
具有高深的中医理论、独到的学术思想、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名中医,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整理、继承、发扬他们的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是振兴中医的重要内容之一。董建华教授率北京中医学院的几位门人,致力于振兴中医事业,将23个省、市、自治区的和人民解放军系统的共146位著名中医专家的医案精华汇集在一起,编辑成《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一书,这对继承我国传统医药学的丰富遗产,整理和发扬现代名中医的诊治经验,无疑是一种有益的贡献。
评分
☆☆☆☆☆
编辑推荐
评分
☆☆☆☆☆
本丛书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极具权威性。②各集内对名中?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可靠。其中一部分名老中医现已作古,因此所收医案尤为珍贵。④每一医案后均有按语,或为名医自己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⑤每位名中医的医案后都有编者评注。该评注均系本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因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评注以简洁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该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结合所选医案予以剖析,每能抓住名中医的学术精髓,突出要点,对读者有所启迪。⑥每集正文后附有该集的病名病证索引,第6集书末附有丛书总病名病证索引,以便读者查阅。
评分
☆☆☆☆☆
,。。,。。。。,,,
评分
☆☆☆☆☆
不错的一套书,先买了慢慢看
评分
☆☆☆☆☆
本丛书特点:①所选名中医在全国有广泛影响,极具权威性。②各集内对名中医均按行政区划和军队分类编排。③每一医案均由名老中医自己亲自选定,真实、可靠。其中一部分名老中医现已作古,因此所收医案尤为珍贵。④每一医案后均有按语,或为名医自己所撰,或由后人、门徒所加。⑤每位名中医的医案后都有编者评注。该评注均系本丛书主编、副主编所撰,因他们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评注以简洁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概括了该名中医的学术思想和诊疗特点,结合所选医案予以剖析,每能抓住名中医的学术精髓,突出要点,对读者有所启迪。⑥每集正文后附有该集的病名病证索引,第6集书末附有丛书总病名病证索引,以便读者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