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鼓吹革命文学的人认为,凡文学,一定要歌颂光明,如果现实中没有光明,就制造光明,因为未来是代表光明的。这样,文学的真实没有了,自由没有了,一切都落入
评分在讲到国民党“一党专政”时,作者写到,由一党专政所确立的党权政治,通过党组织对国家以至全社会实行高度控制。用党员占据和充实所有的行政职位,达致国家和政党的完全合并。其结果,必然导致普选制的废除和党政不分。两种权力源——国家和政党——之间的关系,不可能是一种并列关系,而是表面权力与实际权力之间的关系,其中,喧嚣的政府机器掩盖和保护了政党的真正权力。
评分无可置疑,鲁迅从骨子里是一个坚定的斗士,虽然他彷徨过,但他始终为国民灵魂的健康而呐喊、而斗争。每每遇到国民的劣根性,他总是在夜里,尤其是上海最后十年的夜里,摩擦这投枪和匕首,管他是何阵,且投出去,搅他一搅,闹出些动静。他是硬的,又是软的。硬到死后的“一个都不原谅”,软到对青年的步步退让。
评分*
评分喜欢林贤治这个作者,尤其是他鲁迅研究方面的作品。
评分适合喜欢鲁迅的人看看
评分读完林贤治先生的《鲁迅的最后十年》,忽然有一个想法:鲁迅就是个橡皮泥。鲁迅作为橡皮泥,而且是中国现当代乃至以后知识分子或者政客手中的橡皮泥,在他尚在人世的时候就是,一直到现在依旧是。从30年代到现在七八十年的时间里但凡有人想表达某种政治上的观点,总可以把鲁迅这块橡皮泥拿来捏一捏,捏成自己想要的形状,然后添上点自己需要的色彩,便可以包装上市,兜售给大众了。
评分无可置疑,鲁迅从骨子里是一个坚定的斗士,虽然他彷徨过,但他始终为国民灵魂的健康而呐喊、而斗争。每每遇到国民的劣根性,他总是在夜里,尤其是上海最后十年的夜里,摩擦这投枪和匕首,管他是何阵,且投出去,搅他一搅,闹出些动静。他是硬的,又是软的。硬到死后的“一个都不原谅”,软到对青年的步步退让。
评分看到书名,初以为依旧是老词调,盖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维,将先生这十年来所遇之事所言所写记述一遍,然看罢目录便觉不一般,基本思路依照着与国民党、左联以及青年的论战而写,包含鲁迅对各个派别言辞的抨击,其中又对理论多有论述,诸如专制、集权、书籍审查制度、人权、国家、民族等一系列词语,不单有鲁迅对这些理论的看法,兼而引述了很多西方学者的研究。读罢深觉作者对鲁迅可谓知己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