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國五韆年中央與地方關係(套裝上下捲)》稿具有如下三個特色其一,上下五韆年,貫通地考察古今中央地方關係的曆史變遷。在貫通研究中國古代、近代和當代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同時,兼及美、日、德、俄等西方主要國傢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像這樣的大跨度、廣視角的研究與探索,在國內是一例。其二,較廣泛采用政治學、曆史學、民族學等多學科方法,發揮跨學科的優勢,進行多層麵的綜閤研究。其三,側重於比較研究,即首先對古今中外的中央與地方關係諸模式分彆予以描述,然後進行各模式現象的分類認識和分析綜閤,在此基礎上開展不同曆史階段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縱嚮比較,也開展同時期國內外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橫嚮比較。
目錄
前言
導論
第一編 先秦至明清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及基本模式探析
第一章 先秦時期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萌芽及發展
一、早期共主政體下夏王朝與諸侯方伯的關係
(一)國土結構與禹畫九州
(二)共主製政體下夏王朝與諸侯方伯的關係
(三)小結
二、商代中央與地方政權關係的萌芽
(一)殷商疆域格局
(二)朝歌內服與諸侯外服
(三)小結
三、西周宗法分封製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逐步確立
(一)西周的國傢結構
(二)封邦建國以藩屏周
四、春鞦戰國新型國傢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孕育與發展
(一)王室衰微大國爭霸
(二)諸侯國內中央與地方關係的孕育與發展
五、儒、法等傢對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論述與構擬
(一)儒傢對古代國傢政權模式的構擬
(二)法傢的國傢觀及其對古代國傢政權結構的論述
六、小結:先秦時期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發展綫索
第二章 秦代郡縣製極端中央集權
一、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
(一)郡縣機構的建置和職權
(二)郡縣係統內的行政統囑
(三)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統屬
二、撮粟尺布盡專於中
三、調兵遣將閤符而動
(一)秦朝的武裝力量及其分布
(二)中央對地方的軍事統屬
四、法網嚴密綱目結閤
(一)郡縣審判與權限
(二)皇帝決斷與廷尉執柄
五、嚴格監督互相糾察
(一)郡縣係統內的行政監察
(二)中央對地方官員的行政監察
六、中央對邊疆少數民族區域的開發與經營
第三章 漢代郡國並行下中央與地方關係
一、漢鑒秦亡郡國並行
(一)郡國的建置和職權
(二)郡國係統內的行政統屬
(三)中央對地方的行政統屬
二、量度官用徵留由中
(一)主要賦稅與財政管理
(二)中央與地方的財賦分配
三、師旅之布強乾弱枝
(一)漢朝的武裝力量及其分布
(二)兵役製度和編製
(三)中央對地方的軍事統領
四、郡縣審判廷尉執柄
(一)縣級司法
(二)郡級司法
(三)中央與地方司法權力的分配
五、刺史監郡層層舉劾
(一)郡縣係統內的行政監察
(二)中央對地方行政官員的監察
六、鎮撫並用因地製宜
(一)武力徵服設置郡縣
(二)建屬國特區
(三)持節統領
第四章 魏晉南北朝都督方鎮製下的中央與地方關係
一、三國、西晉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一)牧守申政朝廷監控
(二)財分大府小府利權統歸於上
(三)都督刺史以軍代政州郡置兵軍政一體
(四)州郡決獄朝廷復案
(五)禦史監察弱化刺史校事權重
二、東晉南朝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一)行政節製鬆弛朝廷集權乏力
(二)撥款、公田、雜稅州郡財源頗多
(三)荊、揚兵強財富手詔定奪調軍
(四)“近道”朝廷理獄畿外委之刺史
(五)左丞、刺史察所屬禦史、典簽監州鎮
三、北朝時期中央與地方的關係
(一)“方伯守令皆命於天朝
(二)設軍鎮府兵謀乾枝強弱
(三)“納其方貢以充倉廩收其貨物以實庫藏
(四)刑德之柄歸朝廷助審之職在州縣
(五)南颱監百官專道隆颱威
第五章 隋代郡縣製下的中央與地方關係
一、二級建置皇權加強
(一)地方行政機構的設置
(二)中央對地方官員的監督管理
二、租調歸公比部勾檢
三、寓兵於農居中禦外
四、政刑閤一二級審判
五、禦史齣巡刺史分部
六、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地區的關係
七、小結
第六章 唐代道、藩鎮製下中央與地方關係
一、朝廷統轄道、藩鎮節製
……
第七章 宋代路監司並立製下中央與地方關係
第八章 元代行省製下中央與地方關係
第九章 明代三司督撫製下中央與地方關係
第十章 清代督撫製下中央與地方關係
第二篇 近百年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發展
上篇 中華民國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係(1911-1949)
第一章 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時期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政壇論爭
第二章 南京時政府和北京下令時期中央與地方
第三章 孫中山關於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構想
第四章 國民黨統治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一)
第五章 國民黨洗衣粉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二)
第六章 中國共産黨關於中央與地方關係的設想與實踐
第七章 民國時期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綜閤分析
下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中央與地方關係(1949-2000)
第一章 建國初期中央集權體製的確立
第二章 突破“蘇聯模式”的嘗試
第三章 麯摺發展時期的中央與地方關係
第四章 新時期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新探索
第五章 嶄新模式:中央與特彆行政區關係
第六章 民族區域自治製度中的中央與地方關係
結語:關於我國中央與地方關係基本範式與機製的理論思考
附錄 西方主要國傢中央與地方關係概述
主要參考書目
精彩書摘
型國傢內部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成長
春鞦時期,雖然宗法製遭到嚴重破壞,但西周以來的宗法分封製殘餘在一些大的諸侯國內部的政治、經濟及軍事生活諸方麵仍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當時,各國都按宗法關係進行分封,故而受封地者多為公族齣身的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采邑內,具有生殺予奪之權。他們任命傢臣為邑宰去治理采邑,可以派宰去殺死有罪的傢族成員。采邑內還設有武裝組織,任命司馬或馬正去管理。卿大夫從國君那裏獲得土地,他們必須為國君盡一定的義務。領主除瞭嚮國君交納貢稅之外,還必須為國君提供軍隊和糧草。這充分錶明,春鞦時期諸侯國內部新型國傢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尚處在孕育階段。
戰國時期,曆史又嚮前邁齣瞭頗為關鍵性的一大步。在新、舊製度鼎革之際,經濟關係、階級關係的變化,最終導緻瞭適應新形勢且以中央集權製為最突齣特點的政治結構的齣現。郡縣製的確立,完成瞭對分封製的直接否定。西周、春鞦以來以宗法分封製為特點的中央和地方的政治組織,也在這場深刻的社會大變革中最終退齣瞭曆史舞颱。在新的政治結構下,新的官僚製度代替瞭以往貴族的世卿世祿製,各大諸侯國也分彆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中央集權的政治體製。戰國時期中央集權國傢的地方行政組織是郡、縣。郡、縣的行政和軍事權力都控製在國君手裏,國君直接任命郡、縣長官並加以考核。縣之下,已有鄉、裏、聚(村落)或連、閭等基層組織。戰國時期諸侯國的統治機構,從國到郡,從郡到縣,從縣到鄉,有係統地分布到每一個角落,層層控製著整個國傢。
前言/序言
這部書稿作為“九五”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比較研究”最終成果,耗時8年而完成。它是第一部係統研究我國曆史上中央與地方關係問題的學術專著。
書稿是在10年前撰寫的《唐宋元明清中央與地方關係研究》基礎上重新構思和大幅度擴充改寫而成的。不僅增添瞭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和隋朝的豐富而有特色的內容,還本著“厚今薄古”的原則,用一半以上的篇幅描述瞭近百年來我國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新情況、新發展。
撰寫者遵循“通古今之變”和“取中外之長”的宗旨,對五韆年以來,特彆是近百年來中央與地方關係作瞭認真總結和迴顧,還比較分析並汲取世界各主要國傢處理中央與地方關係的有益經驗及教訓,試圖為科學地構建21世紀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型中央與地方關係,提齣一些理性思考和認識。
按照原先的計劃,書稿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先秦到明清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及基本模式探析”,第二部分是“近百年中央與地方關係的發展”,第三部分是“中央與地方關係的中外比較與思考”。初稿完成以後,我感到第三部分運用外文資料不足,學術創新較差,難登大雅之堂。在大幅度充實外文資料之前,隻好暫時以“西方主要國傢中央與地方關係概述”的名目放入附錄,以供讀者參考。於是,書稿名稱重新確定為《五韆年中央與地方關係》。
中國五韆年:中央與地方關係(套裝上下捲)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