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王仲荦先生是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中国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分期魏晋封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本文集汇集了作者的九部著作,完整地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成果。《鹊华山馆丛稿续编》分七个部分,分别收入作者十篇有关历史的论文、札记、资料,以及1973-1984年所作若干诗词;完整地反映了作者的学术成果。
作者简介
王仲荦先生,是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我国著名中国历史学家,中国古代史分期魏晋封建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王仲荦先生一生从事文史教学与研究,孜孜不倦,潜心著述,还参加了新中国重要的古籍整理项目二十四史点校工作,在中国古代历史、特别是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史研究方面,以及古籍整理工作作出了很大贡献。
目录
前言
鲜卑姓氏考
代北姓氏考
唐代两锐法研究
曹操
第一章 崩溃中的东汉帝国——曹操的出生时代
第二章 曹操的了身及其取得兖州的统治领导权
第三章 曹操后来能够统一北方的几个重要因素
第四章 曹操统一北方的几个重要战役和决定天下三分的赤壁之战
第五章 在“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情况下死去的曹操及其在历史上的评价
后记
续后记
关于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及封建关系的形成问题
从《梁书》佚文考盘盘国的方位
读《续玄怪録·辛公平上仙》
齐物论释、定本校点后记
《金泥玉屑丛考》未成稿一束
一、宋代钱币
二、寺院荐产钱
诗词録存
精彩书摘
步六孤氏
《魏书.官氏志》云:“步六孤氏后改为陆氏。”北魏陆俟,一门贵盛(《魏书》有传》。又有长安镇将步六孤真。(《魏书.陆真传》:“代人也。父洛侯,秦州刺史”《古今姓氏书辩证》:“步六孤真为长安镇将,孝文人中国,改步六孤为河南陆氏。”)步六孤亦有异译为伏鹿孤者。(《南齐书。魏虏传》:“伪征北将军恒州刺史巨鹿公伏鹿孤贺鹿浑守桑干。”按时陆数为恒州刺史。》俟玄孙腾,仕北周至大司空,复姓步六孤氏。《陆腾,周书》有传。传不言腾复鲜卑复姓事,史之略也。》
西魏大统中,吴郡陆通赐姓步六孤氏,(《周书.陆通传》:“吴郡人也。曾祖载,从宋武帝平关中,遂没赫连氏。魏太武平赫连氏,载仕魏,任中山郡守。父政,行台左丞原州长史中都县伯。通赐姓步六孤氏,累迁大司寇大司马。”弟逞:“中都县公太子太保。”庾信《周谯国夫人步六孤氏墓志铭》:“夫人本姓陆,吴郡人也。父通,柱国大将军大司马文安公。”)通弟逞。(庾信《周太子少保步陆孤逞神道碑》:“公讳逞,本姓陆,吴郡吴人也。父政,骠骑大将军仪同二司恒州刺史中都献公。公袭封,太祖赐姓步六孤氏。
北齐文宣帝赐元蛮姓步六孤氏。(《北史.魏京兆王黎传》:“曾孙蛮,齐天保十年,大诛元氏。昭帝元后,蛮之女也,为苦请,自市追免之,赐姓步(六)孤氏。”《北齐书.孝昭皇后元氏传》:“开府元蛮女也,初为常山王妃,赐姓步六孤。”)
……
前言/序言
鹊华山馆丛稿续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事实上,在魏晋以后北方民族关系不断走向融合的大趋势中,强势中心的形成显然已经上升为问题的主要方面,前秦的短暂统一便是一种徵象,一种呼唤。但无论是氐胡所建的前秦,还是慕容鲜卑统治的前燕等地区强权,统观五胡十六国其兴也勃其亡也倏的一个基本原因,是他们都没有以本族为核心来融汇各部,形成巩固的族际联盟以为统治的中坚;相比之下,倒是长期侷处和发育于代北的拓跋鲜卑,自献帝以来已经形成了国族十姓间的巩固联盟,神元以来仍在以之为核心而不断聚散着更多的部落,从而逐渐具备了充当这个历史角色的资格。而真正使之从资格变成了现实的关键之一(另一个关键,当然是田先生“子贵母死”一文所示专制秩序的逐渐树立),便是神元以来不断伸缩和变化着的拓跋部落联盟或酋邦内部,其族际关系正在越益走向融合的过程。而田先生此文着重讨论和提示的几个族际关系头绪:旧人和新人亦即拓跋国姓与部分乌桓部落和汉人之间的逐渐融合,两种乌桓的具体构成及其相继融入拓跋部治下的过程,拓跋部与鲜卑慕容部、匈奴贺兰部等其他内附诸姓渐趋融合的关系;显然已经勾出了拓跋联盟内部这个过程的基本轮廓。
评分
☆☆☆☆☆
史局汗青欣有日,字编属稿愧无津.
评分
☆☆☆☆☆
前言
评分
☆☆☆☆☆
评分
☆☆☆☆☆
曹操
评分
☆☆☆☆☆
评分
☆☆☆☆☆
评分
☆☆☆☆☆
精勤盖代,无愧宗师。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