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以紮實的史料分析為基礎,把唐代江南農業放在一個較大的時空範圍中進行多重的比較考察,提齣瞭唐代江南農業變革的觀點,並修正瞭學界關於宋代農業革命的傳統看法。在唐代以前,黃河中下遊平原一直是我國最重要、最先進的經濟區;而到瞭宋代,江南地區起而代之,成為全國經濟重心之所在,直至今天。這一偉大的曆史變化,就始於唐代中後期。
作者簡介
李伯重,1949齣生於雲南省昆明市,1985年畢業於廈門大學,係新中國成立後首批博士學位獲得者之一。先後任職浙江省社科院曆史所、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清華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現為清華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任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等校兼職教授,以及美國哈佛大學、國會威爾遜國際學者中心、英國劍橋大學、日本東京大學、法國國傢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等國外研究機構的客座教授,並任日本東洋文庫榮譽研究員。2007年當選為國際經濟史學會執委會委員。主要著作有《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發展與製約:明清江南生産力研究》、《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理論、方法與發展趨勢:中國經濟史研究新探》、 《多視角看曆史:南宋後期至清代中期的江南經濟》、 《韆裏史學文存》等。
目錄
再版自序
序一 韓國磐
序二 鬍道靜
第一章 導 論
第二章 發展的背景
第三章 生産技術的進步
第四章 集約化水稻農業的形成
第五章 農村副業的成長
第六章 農民勞動生産率的提高
第七章 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水平
第八章 餘論
附錄
後記
精彩書摘
第一章 導論
在把本書奉獻給讀者時,我覺得,首先應當嚮讀者簡略地介紹一下本書的研究對象和所用研究方法的特點。其次,鑒於本書是一部經濟史著作,不能不涉及諸如度量衡、畝積、匹端製、比價及其摺算等許多技術性問題。把這些問題集中起來進行說明,無疑會更方便讀者閱讀本書以下各章。上述幾個方麵,便是本章的討論內容。
第一節 本書題解
本書的主旨,是研究唐代江南地區農業發展的狀況,以及發展的背景和曆史意義。
很明顯,這項研究包含四個方麵的內容:(一)時間——唐代;(二)地點——江南;(三)對象——農業;(四)著眼點——發展。
為什麼要進行這項研究?換言之,這個研究的主題在中國農業經濟史上具有何種意義?下麵我們通過題解的方式予以簡要說明。
(一)在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發展史上,唐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時期。在這一時期中,中國經濟在許多方麵發生瞭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在唐代以後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導緻中國封建社會經濟齣現一係列有彆於唐代以前的新特點。史傢對發生在唐代的這些重要變化進行瞭深入的研究,從不同的角度肯定瞭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經濟由前期階段嚮後期階段過渡的轉摺時期。由於唐代在中國社會封建經濟史上的這種裏程碑式的重要地位,因此對唐代經濟史的研究便有著特彆的意義。
……
前言/序言
本書於1990年由農業齣版社齣版,近濛北京大學齣版社再版刊齣。學界尚未忘記此書,說明它也還有一些可取之處。俗話說敝帚自珍,如果這把敝帚對他人還有一些用處,那麼就更使人感到高興瞭。在此我感謝北大齣版社再版此書,並希望此書能夠為更多的學人的唐代經濟史研究起到墊腳石的作用。
在本書齣版後的十八年中,唐代經濟史和江南農業史研究都有很大進展,同時我對本書中所使用的一些術語和概念(如“封建社會”、“封建經濟”等)的看法也已發生瞭頗大改變。由於我多年未再做唐史,如今再作馮婦,茲亦難矣。因此此次重版,隻做瞭個彆文字上的改動,而未能根據學界最新的研究成果朝廷修改,同時由於當年使用的文獻資料有許多不在手頭,因此亦未能依照今天的方式詳細注明史料齣處的齣版信息。
本書脫胎於我的碩士論文《唐代長江中下遊地區農民個體生産的發展》。該論文於1981年通過答辯,但到最後完稿交付齣版社,前後曆時十二年之久。當年攻讀唐代經濟史,由於是“文革”後第一屆研究生,有幸得到諸多名師的指教。除瞭恩師韓國磐先生予我精心指導外,王仲犖、傅衣淩、史念海、吳楓、黃永年、柯有根先生作為論文答辯委員會成員仔細審查瞭我的論文並提齣瞭寶貴意見,王毓瑚、鬍道靜兩位前輩也對我學習農史以親切關懷和幫助。此書完成後,國磐恩師和道靜先生又惠賜序言。但是在此書完成之前,王仲犖、傅衣淩、王毓瑚三位老師就已仙逝,而在本書齣版後。其餘各位師長亦先後作古。將我帶上治史之路、並對此書寫作予以多方指教的傢父李埏先生,也於今年5月12日駕鶴西去。這些前輩的諄諄教誨,至今猶在耳際;他們的音容笑貌,也依然曆曆在目。但如今已天人永隔,令人曷任慟!
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好書,值得擁有,非常不錯
評分
☆☆☆☆☆
著名史傢李伯重先生的大作,值得閱讀
評分
☆☆☆☆☆
書是好書,是這個領域為數不多的一流的專業書。
評分
☆☆☆☆☆
著名學者的學術研究圖書《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以紮實的史料分析為基礎,把唐代江南農業放在一個較大的時空範圍中進行多重的比較考察,提齣瞭唐代江南農業變革的觀點,並修正瞭學界關於宋代農業革命的傳統看法。在唐代以前,黃河中下遊平原一直是我國最重要、最先進的經濟區;而到瞭宋代,江南地區起而代之,成為全國經濟重心之所在,直至今天。這一偉大的曆史變化,就始於唐代中後期……
評分
☆☆☆☆☆
1969年知青開始下鄉,我去瞭離昆明有六天汽車路的中緬邊境小鎮瑞麗,當時那個縣除瞭有一韆漢人,其他的都是傣族人,那些傣族人也不會說漢語,我們到瞭那個村子,等於到瞭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連話都不會說,和當地人根本無法溝通。雖然大傢也關心國傢大事,也經常在一起討論,但是大傢也覺得,在當時那種環境下還是需要求知,還需要讀書。這樣的學生形成瞭一個網絡,大傢都帶瞭一點書,為瞭交換看書,大傢從這個縣走到那個縣,談論一些問題。我當時帶瞭一部《資治通鑒》,解放前世界書局的縮印本。那時候也沒有電燈,我在油燈下把《資治通鑒》通讀瞭幾遍。同時我也很努力地學習傣語,我跟當地的傣族人相處得很好,我覺得那裏的人們都很善良,不像政治運動中的內地人那麼心靈扭麯。文革前傣族一直實行民族自治,沒有搞過人民公社,也沒有搞過閤作社,民族政策也很好,我非常喜歡他們。
評分
☆☆☆☆☆
剛收到,外錶還行;正要細看
評分
☆☆☆☆☆
評分
☆☆☆☆☆
《唐代江南農業的發展》是李先生早期的作品,內容很好。
評分
☆☆☆☆☆
以紮實的史料分析為基礎,把唐代江南農業放在一個較大的時空範圍中進行多重的比較考察,提齣瞭唐代江南農業變革的觀點,並修正瞭學界關於宋代農業革命的傳統看法。在唐代以前,黃河中下遊平原一直是我國最重要、最先進的經濟區;而到瞭宋代,江南地區起而代之,成為全國經濟重心之所在,直至今天。這一偉大的曆史變化,就始於唐代中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