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书乃姜伯勤先生代表作,姜先生师从名家,渊源有自。就对我个人的益处来说,此书内容对于敦煌的社会、经济、政治都有涉及,让我能够清楚地了解敦煌在唐五代时期的寺户制度,长知识。
评分八十年代的著作,虽号称增订本,却未能进一步融合新出的材料,有点可惜。
评分姜伯勤,男,1938年12月28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现为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敦煌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1988年至今先后任七届、八届、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97年至今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副召集人。主要从事隋唐史、敦煌学、丝绸之路史研究,也涉猎艺术史研究。从1961年起研究敦煌学。1972~1982年间完成的专著《唐五代敦煌寺户制度》于1987年出版。该书“不仅使敦煌寺院经济研究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将会对敦煌学其他分支领域以及相关学科的研究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1984~1985年,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研究两年,完成4万字论文《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并于1986年在日本发表,获得好评。1987年在香港国际敦煌吐鲁番学术会议上发表的《列宁格勒藏本乘恩帖考证》,引起日本学术界的重视。1992年起承担国家科研项目“敦煌学术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7人。重要论文又有《隋末奴军起义试探》(《历史研究》1963年第4期)、《中国田客制、部曲制与英国维兰制的比较研究》(《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从判文看唐代市籍制的终结》(《历史研究》1990年第3期)、《从学术源流论饶宗颐先生的治学特色》(原载《学术研究》1992年第4期,后收入《选堂文史论苑》,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介休祆神楼与宋元明时期山西祆教》(《东洋学报》80卷4号,1999年3月,日本东京)、《岑仲勉学记》(岑仲勉《岑仲勉文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年),《论敦煌“守庄农作”型外庄与“合种”制经营》(《敦煌研究》2006年第6期)、《新世纪著作的先声——读选堂先生<符号·初文与字母——汉字树>》(见香港《明报月刊》2007年第1期),2007年在兰州、敦煌作《线的艺术:中华文化之光——论段文杰先生对敦煌文化史中线的艺术的继承和创新》学术报告,现为中山大学艺术史研究中心主办《艺术史研究》的常年撰稿人。
评分姜伯勤的书,非常不错,老一辈学者的功底深厚啊
评分这套书挺好的,重印了不少好书。。。
评分此书乃姜伯勤先生代表作,姜先生师从名家,渊源有自。就对我个人的益处来说,此书内容对于敦煌的社会、经济、政治都有涉及,让我能够清楚地了解敦煌在唐五代时期的寺户制度,长知识。
评分个人感觉不错,希望有用
评分八十年代的著作,虽号称增订本,却未能进一步融合新出的材料,有点可惜。
评分个人感觉不错,希望有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