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武汉大学百年名典:史记考索》是著名文史学家朱东润先生《史记》等研究的重要代表作。该书共十八篇,综合历代研究成果,对史实、文字、词语等进行考辨、校定、解释,从而揭示出某些史事演变窜易、文字歧异正误、疑难文句意义,以及记载矛盾、失误等。
作者简介
朱东润,(1896~1988),著名传记文学家、文艺批评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书法家。江苏泰兴人。早年留学英国,归国后曾任教于武汉大学、中央大学、无锡国学专科学校、复旦大学。1929~1943年朱东润先生在武汉大学任教期间,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传记文学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工作。1952年起任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生平著作超过1000万字,主要有《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张居正大传》、《中国文学批评论集》、《史记考索》、《汉书考索》、《后汉书考索》、《陆游研究》、《陆游选集》、《梅尧臣集编年校注》、《左传选》、《杜甫述论》、《王阳明大传》、《陈子龙及其时代》、《元好问传》等。
目录
《史记》终于太初考
《史记》纪表书世家传说例
史赞质疑
《史记》序传质疑
楚人建置考
读《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书后
汉初匈奴大事年表
《史记》徐广本异文考证
裴驷《史记集解》说例
司马贞《史记索隐》说例
张守节《史记正义》说例
《史记正义》本异文考
邹诞生《史记音义》辑佚
刘伯庄《史记音义》辑佚
太史公年谱订证
“太史公”名称考
“史记”名称考
《史记》百三十篇伪窜考
精彩书摘
(四)《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云:“至太初百年之间,见侯五。”自高祖元年至元封六年,适得百。二年,与百年之数,相差至微,若使《史记》终于获麟,止得八十五年,不得云百年也。《史记探源》谓此并褚先生补,亦为后人窜乱,因云:“见侯五,《索隐》谓平阳侯曹宗、曲周侯郦终根、阳和侯齐仁、戴侯祕蒙、谷陵侯冯偃。今案,谷陵侯建元四年后即无考,不及太初,当是遗脱。征和二年,平阳侯宗坐太子死,国除;三年阳和侯仁。后元二年曲周侯终根、戴侯蒙,皆坐祝诅死,国除。则终是表,于所谓见侯五者,无一存焉矣,此岂一人之言乎?”按表,建元四年为谷陵侯偃元年,至元封六年,侯偃尚在,故不别记,彼时乎阳、曲周、阳和、戴侯四人皆在,适为太初见侯五人之铁证(梁玉绳《史记志疑)云:“五”当作“六”,今不赘)。《探源》遽谓建元四年后无考,不及太初云云,其言不可信。又表举孝武时代,一匡之中,分为两截,曰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太初元年尽后元二年十八。《探源》讥之曰:“是抹去天汉、太始、征和年号,纳之太初,遂以后元二年为太初十八年,以牵合于太初而讫之说,则何不表至孺子婴初始三年,亦不过太初一百十四年,不仍可谓为太初而讫乎?”《探源》立言较率,表中止言十八年,非以后元二年为太初之十八年也,然准太初见侯五人之实证,此“太初元年尽后元二年十八”之“十”一字,显为后人所窜人。而“建元至元封六年三十六”之“十”字,浑然一体,尤可见司马迁对于此三十六年,视为整个之时期,此则《史记》不终于麟止而终于太初之铁证。四也。
前言/序言
百年武汉大学,走过的是学术传承、学术发展和学术创新的辉煌路程;世纪珞珈山水,承沐的是学者大师们学术风范、学术精神和学术风格的润泽。在武汉大学发展的不同年代,一批批著名学者和学术大师在这里辛勤耕耘,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他们在学术上精品、上品纷呈,有的在继承传统中开创新论,有的集众家之说而独成一派,也有的学贯中西而独领风骚,还有的因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而开学术学科先河。所有这些,构成了武汉大学百年学府最深厚、最深刻的学术底蕴。
武汉大学历年累积的学术精品、上品,不仅凸显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学术风格和学术风范,而且也丰富了武汉大学“自强、弘毅、求是、拓新”的学术气派和学术精神;不仅深刻反映了武汉大学有过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辉煌的学术成就,而且也从多方面映现了20世纪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最具代表性的学术成就。高等学府,自当以学者为敬,以学术为尊,以学风为重;自当在尊重不同学术成就中增进学术繁荣,在包容不同学术观点中提升学术品质。为此,我们纵览武汉大学百年学术源流,取其上品,掬其精华,结集出版,是为《武汉大学百年名典》。
“根深叶茂,实大声洪。山高水长,流风甚美。”这是董必武同志1963年11月为武汉大学校庆题写的诗句,长期以来为武汉大学师生传颂。我们以此诗句为《武汉大学百年名典》的封面题词,实是希望武汉大学留存的那些泽被当时、惠及后人的学术精品、上品,能在现时代得到更为广泛的发扬和传承;实是希望《武汉大学百年名典》这一恢宏的出版工程,能为中华优秀文化的积累和当代中国学术的繁荣有所建树。
史记考索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大家之作 希望对深度理解史记 有帮助
评分
☆☆☆☆☆
还没看,希望有帮助!
评分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评分
☆☆☆☆☆
像正版的,值得购买。
评分
☆☆☆☆☆
朱先生历来喜欢独抒己见 这本书也是如此
评分
☆☆☆☆☆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哺糟啜醨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夫所为求褔而辞祸者以褔可喜而祸可悲也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是谓求祸而辞褔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物有以盖之矣彼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物非有大小也自其内而观之未有不高且大者也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复如隙中之观斗又乌知胜负之所在是以美恶横生而忧乐出焉可不大哀乎余自钱塘移守胶西释舟楫之安而服车马之劳去雕墙之美而蔽采椽之居背湖山之观而适桑麻之野始至之日岁比不登盗贼满野狱讼充斥而斋厨索然日食杞菊人固疑余之不乐也处之期年而貌加丰发之白者日以反黑予既乐其风俗之淳而其吏民亦安予之拙也于是治其园圃洁其庭宇伐安丘高密之木以修补破败为苟全之计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南望马耳常山出没隐见若近若远庶几有隐君子乎而其东则庐山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师尚父齐桓公之遗烈犹有存者北俯潍水慨然太息思淮阴之功而吊其不终台高而安深而明夏凉而冬温雨雪之朝风月之夕予未尝不在客未尝不从撷园蔬取池鱼酿秫酒瀹脱粟而食之曰乐哉游乎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
评分
☆☆☆☆☆
此书已有两个版本,即1948年上海开明书店版和1996年华东师大版。此本据华东师大版重新排印出版。共十八篇。为论史例四篇,史实三篇,史注四篇,辑佚三篇,其他四篇。为研究《史记》者必读。
评分
☆☆☆☆☆
朱东润老师专业,文字表述言简意赅
评分
☆☆☆☆☆
帮别人买的帮别人买的帮别人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