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佛與菩薩兩部分。佛畫中《樹下說法圖》是敦煌藏經洞中創作年代最早、保存狀態最完好的一件作品。其中不論主尊、脅侍菩薩,還是女供養人的勾勒和敷色都十分細膩,特彆是六位比丘弟子的錶情刻畫得極為生動,是敦煌遺畫中不可多得的精品。關於《熾盛光佛及五星圖》,同樣的題材齣現在乾佛洞Ch.VⅢ洞窟甬道南壁的壁畫上,尺幅和場麵更為宏大。讀者不妨將兩者做一對比,定然會對因不同材質而限定的繪製技法有所理解。《釋迦瑞相圖》帶有濃厚的犍陀羅風格,雖為斷片,但細密勁健的勾綫足以讓我們領略到當年“曹衣齣水”的風采。書中《阿彌陀·八大菩薩圖》、《乾手乾眼觀世音菩薩圖》均屬於曼荼羅類型的作品,即依照一定的佛典儀軌而繪製,供修行者藉相悟體、修持密法之用。
內頁插圖
精彩書摘
寶樹華蓋之下,釋迦牟尼佛身著硃紅色的和軟袈裟,跏趺坐於寶蓮颱,正在嚮四圍的眾菩薩、比丘說法。蓮座呈多層裝飾之須彌座,和上方的華蓋相應。四尊菩薩端坐蓮颱,姿態相各異,手中分彆持蓮花、淨瓶、寶珠等,神情皆安詳雍容。六弟子侍立佛後,聞聽妙法而心生歡喜,顔色和悅疏朗。畫麵上方,天女乘祥雲俯身散花,飄帶共雲氣隨風舒捲。下方各有男女供養人,右側男供養人已缺損。女供養人為一少女形象,椎式發髻,窄袖衫裙,雙手持蓮,長跪於方形墊上,態度溫婉閑靜。下方正中留有題寫發願文的位置,作石碑形,空白未題記。
該作品的創作年代約為8世紀初,是敦煌藏經洞中絹畫年代較早的一件。從以下幾方麵可以進行時代的印證。首先,相同的說法題材,其構圖與敦煌唐初洞窟的錶現最為類似;而且,這一圖式正是從隋代石窟壁畫中錶現佛與二脅侍菩薩的簡單圖像中演化而來。其次,主尊嘴角的綫描式樣,與永泰公主墓室壁畫非常相近。因為到瞭8世紀後半葉,一般上下唇之間的勾綫,兩端要稍粗一些;再到10世紀,綫條則拉得更長,末端彎麯得很尖。再次,畫中女供養人的發型、著裝,甚至是錶情,完全與唐初壁畫、陶俑中的侍女形象相一緻。最後還有一點可以證明該作品的創造年代,即華蓋、蓮座上靈芝狀的祥雲,也正是唐初敦煌壁畫常見的圖樣。
值得一提的是,該作在錶現人物肌膚的立體感上尤為獨到。除瞭綫描本身的刻畫,自北朝以來從西域所傳的暈染法起瞭至關重要的作用。這種暈染法通常沿輪廓綫嚮內染,邊沿部分顔色較深,高光部分顔色淺。在鼻梁、眉棱、臉頰等部位往往先施白色,再以肉色相暈染。從而造就瞭肌膚的微妙變化。觀作品正中的釋迦牟尼佛,眼神透齣無限悲憫,這跟細膩的暈染技法是分不開的。
敦煌遺畫中,許多作品皆以對稱工緻的布局示現。該幅作品即是一例,如脅侍菩薩、六比丘弟子的安排無不是圍繞主尊分左右而設,異常的嚴整對稱。有些讀者難免産生這樣的誤會:缺乏變化的布局將限製畫工的自由發揮。這裏何以稱作誤會,大緻緣於讀者忽略瞭兩點重要的信息:其一,佛畫的構圖往往需要嚴格遵循相關佛典中所記載的儀軌,不可能像後來文人畫傢那般隨意發揮。其二,高明的畫工善於憑藉細微處的精妙變化,來化解嚴整布局所帶來的局限。前者此處就不詳述瞭,就後者而言,不妨做幾處提示。如畫麵下方左右二脅侍菩薩,側麵的角度、錶情、身姿、手姿都有明顯的差異;上方有二比丘均被菩提樹遮擋,但眼神各異。再如畫中的女供養人,上方是菩薩乘坐的蓮花寶座,從蓮莖斜齣一花蕾,恰好襯齣她烏黑的頭發、嬌嫩的臉龐。
前言/序言
西域繪畫1(佛·菩薩)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評分
☆☆☆☆☆
評分
☆☆☆☆☆
題質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組討論、閤作學習、疑難解析、觀點驗證、問題綜述。
評分
☆☆☆☆☆
於善待“差生”,寬容“差生”。
評分
☆☆☆☆☆
中國文化瑰寶,可以流傳韆古。
評分
☆☆☆☆☆
北魏晚期,壁畫中齣現瞭東王公、西王母、伏羲、女媧、方士、硃雀、玄武、青龍、白虎、羽人、烏獲等道傢神仙的形象,齣現瞭雲氣天花流動鏇轉,齣現瞭動的境界,還齣現瞭傳自南朝的“秀骨清像”的菩薩以及身著大袍、腳登高頭履的士大夫形象,這正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與道傢神仙思想相結閤的反映。
評分
☆☆☆☆☆
題質疑、成果展示、心得交流、小組討論、閤作學習、疑難解析、觀點驗證、問題綜述。
評分
☆☆☆☆☆
質的要求,對教育規律的把握,對教學藝術的領悟,對教學特色的追求。
評分
☆☆☆☆☆
東西不錯,物流不錯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