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为新兴的金融学分支,行为金融学与长期占据金融学统治地位的有效市场假说进行了长达几十年的争论,双方此消彼涨,加深了人们对金融市场的理解,促进金融学向更广更深的方向发展。行为金融学正是顺应的这种潮流,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这两大基石,构建出了一套与传统金融学相对的金融理论。由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假设更加“贴近”现实,所以我们期望其能够解释传统金融学所无力解释的“市场异象”。
本书的目的正是为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它全面系统地介绍行为金融学理论成果,并将这些理论来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各种市场异象,以及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和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策行为。 同时,本书也坦诚客观地指出了行为金融学理论中的不足和相互矛盾之处,旨在还原行为金融学的本真,并启发和鼓励有兴趣的读者们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者简介
董志勇,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院长助理。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PhD),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硕士(Mphil)中国人民大学应用数学学士(BSc.)。
出版著作:Competitiveness and Adaptability in International Trade(英文,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Capital Account Liberalization in China:Issues and Options(英文,中国文史出版社)、《行为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行为经济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实验经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草根经济》(经济日报出版社)、《新农村中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发展与争鸣
第一节 从无套利机会到有效市场假说
第二节 有效市场假说
第三节 行为金融学的兴起
第四节 学科发展渊源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二章 行为决策偏差:理论基础
第一节 认知偏差
第二节 框架依赖
第四节 可感知性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三章 金融异象
第一节 总量股票市场异象
第二节 股票横向回报之谜
第三节 其他金融异象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四章 证券投资本地化偏差
第一节 本土偏差
第二节 信念差异
第三节 模糊厌恶
第四节 决策偏好扩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五章 投资者情绪
第一节 情感对投资者的基本影响
第二节 激励对投资者的影响
第三节 羊群效应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六章 理性泡沫与噪声交易
第一节 理性泡沫理论
第二节 非理性泡沫理论
第三节 噪声交易理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七章 行为金融投资策略
第一节 反应不足和过度反应
第二节 反转效应和动量效应
第三节 平均投资策略和时间分散投资策略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八章 投资者行为决策模型
第一节 BSV模型
第二节 DHS模型
第三节 HS模型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九章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
第一节 行为资产定价理论的出发点
第二节 行为资产定价的一般均衡框架
第三节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的具体讨论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十章 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第一节 “安全第一”理论及其扩展
第二节 s-s行为资产组合理论
第三节 损失厌恶资产组合理论
第四节 其他资产组合选择模型
第五节 行为资产组合模型计量研究
第六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十一章 行为公司金融研究综述
第一节 核心理论和基本模型
第二节 非理性投资者公司治理决策
第三节 非理性管理者公司治理决策
第四节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第十二章 中国金融市场实证分析综述
第一节 中国行为金融学发展和研究概况
第二节 中国金融市场“认知偏差”实证分析
第三节 中国金融市场“群体行为”实证分析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十三章 行为金融学的未来发展之路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发展与争鸣
第一节 从无套利机会到有效市场假说
资产在未来的现金流分布复杂且充满不确定性,这样庞大的信息量对投资者而言十分不利。为了简便地评估资产质量的好坏,必须用尽可能少的信息来描述资产的质量。如果能够根据复杂而不确定的现金流,计算出一个简单的“指标”,则投资者只需要处理很少的信息,决策大为简化。最重要的“指标”便是价格。资产定价的目标,就是要得到资产在一个确定的时间点的确定的价格。“正确”的资产价格应该满足很多性质(“正确”一词的含义稍后阐明)。其中之一是“一价定律”:两种未来现金流分布相同的资产,当前的价格应该是相同的。否则,嗅觉灵敏的投资者可以卖空高价的资产,买进同样数量的低价资产,可以在当前锁定正的现金流,而未来的现金流为0,而且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资金投入。但是,一价定律并不是“正确”的资产价格。假设有两种资产A和B,不管未来发生什么情况,A的现金流总是比B大,那么有理由认为,A当前的价格应该比B高。否则,如果A和B当前的价格是相同的,投资者可以在当前卖空B资产,买进A资产,在当前的收益为0,未来的收益为正,而且整个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资金投入。很显然,“正确”的资产价格不可能出现这种套利机会——也就是说,未来价值高的资产,当前的价格也必须高。
前言/序言
一直以来,传统金融学的研究都基于“理性人”假说。它主张投资者具有无限的理性:他们在决策时都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并且能够对已知信息做出正确的加工处理,从而对市场做出无偏估计,进而做出最优的反应。但是,近半个世纪的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的理性往往受到生理和心理的种种限制,因而是有限的。投资者理性的有限性导致他们对不确定市场的认知和行为系统地偏离最优化原则。同时,传统金融学依赖于有效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理性的投资者有能力通过无限的套利行为,使市场趋于有效。但是,金融市场上存在的种种异象表明了市场的无效性。因此,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经济学家们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应用到金融学理论的创新中,旨在解决市场的无效性和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行为金融学正是顺应了这种潮流,基于有限理性和有限套利这两大基石,构建出了一套与传统金融学相对的金融理论。由于行为金融学的基本假设更加“贴近”现实,因此我们期望其能够解释传统金融学所无力解释的市场异象。虽然行为金融学理论还不能与传统金融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相媲美,但理论的不成熟正是最吸引我们的品质,为我们留下了足够大的施展才华的舞台。
本书的目的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第一,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行为金融学理论成果,并用这些理论来解释传统金融学所不能解释的各种市场异象,以及投资者的投资活动和企业家在公司治理中的决策行为。第二,本书坦诚客观地指出了行为金融学理论中的不足和相互矛盾之处,旨在还原行为金融学的本真,并启发和鼓励有兴趣的读者们为行为金融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书的读者对象是:财经院校师生和试图应用行为金融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管理人员。本书一方面重视基本原理的论述和方法的介绍,从而使读者能够全面了解和学习到行为金融学的全貌;另一方面也引入比较艰深的数理推导,以供想深入研究的人士使用。
行为金融学/21世纪经济与管理新兴学科教材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