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坦呈自我》为心理治疗的不同阶段提供了积极的建议并总结了如何面对、解决人性中的消极方面以实现和谐的婚姻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坦呈自我》重要的贡献。《坦呈自我》为面对并转换低级自我的心路治疗,吹响了解放内心自我、消除世间邪恶的号角。
心路治疗理论简介:
心路治疗理论是由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伊娃·皮埃若克斯所创建的。她将心路治疗理论与众多不同层次的心理治疗结合在一起,向世人描绘出完整的、不同阶段的精神发展路线,并主张所有人都会有意无意地沿着这一精神道路前进。在治
内容简介
本书是“心路治疗理论丛书”中的一本。作者直接引用了伊娃·皮埃若克斯提出的心理治疗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与东方佛教中的禅宗以及自己多年来从事·心路治疗的经历综合起来。书中的章节按照作者所理解并感受过的精神治疗阶段排序,体现了从意识形态的外层开始,穿越层层阻碍进入心理核心的整个过程。每一章都有一个故事开头并影响贯穿整个章节。在每章的结尾,作者还提供了自我心理练习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该章内容。
本书作者认为消极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而且导致了包括种族主义在内的各种邪恶行为。只有勇敢地面对内心中的邪恶并将恐惧、痛苦和愤怒完全释放出来,心理疾病患者的意识形态才能够朝着更加活跃、更为清澈、更富有爱心的方向发展。
本书为心理治疗的不同阶段提供了积极的建议并总结了如何面对、解决人性中的消极方面以实现和谐的婚姻关系、社会关系以及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这也是本书重要的贡献。本书为面对并转换低级自我的心路治疗,吹响了解放内心自我、消除世间邪恶的号角。
作者简介
苏珊·赛森格,1962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曾在大学任教。1970年,苏珊与丈夫多诺万来到弗吉尼亚州蓝色山山脚下生活。自1972年起夫妇俩在著名心理学家伊娃·皮埃若克斯的指导下开始学习心路治疗理论并且全身心地投入到心理治疗工作。1976年苏珊夫妇建立了七橡树心路治疗中心,传授心路治疗理论。多年来,苏珊在全美各地宣讲心路治疗理论,并与丈夫在巴西创建了心路治疗中心。1988年,苏珊创作了心路治疗理论丛书的第一本书《坦呈自我》,该书已被翻译成西班牙文、葡萄牙文、荷兰文、意大利文和中文在全世界各国发行。
译者简介:
李茁,毕业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政治系及英国剑桥大学教育系,获得国际关系学及跨文化第二语言教学双硕士。曾任教于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现就职于剑桥大学考试委员会外语考试部中国代表处。
主编简介:
杨广学,我国著名心理治疗学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前山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副会长,鲁东大学副校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接受自我
我就是我:接受生命之流
接受自我
接受我们有缺陷的人性
唤醒我们的精神潜能
高级自我、低级自我和面具自我
碎片式的自我理解
扩展自我理解
尊重我们的精神渴望
成就坦呈自我的途径
第一章练习
第二章 选择统一自我
莫琳:儿童与驯兽师的统
选择统一自我
二元对立的发展
身体层面
情感层面
精神层面
走向统一
精神治疗的目的
人类种族危机与精神进化
进化的动力
第二章练习
第三章 培养观察者自我
詹姆斯的扩展:显微镜和急救包
发展观察者自我
观察者自我
自我观察中的失真
自我观察失真的根源
基本的自我接受
观察者自我的两个方面:真和爱
真:建设性的态度
爱:建设性的态度
自我认同
培养观察者自我的工具:冥想和每日回顾
每日回顾
第三章练习
第四章 拥抱童性、成年自我
芭比、芭芭拉和祖母:发掘内心的童性与睿智的母性
拥抱童性、成年自我和灵魂
意识地图
第二幅地图
两幅地图的结合
免责声明
童性自我
尚未分化的童性心智
成年自我
成年自我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成年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成年自我与终极精神的关系
对健康的成年自我的需求
各阶段并存
精神进化中的悖论
第四章练习
第五章 观察我们如何再造过去
比尔和乔安妮:解开他们之间性的心结
观察我们如何再造过去
意象的界定
意象的起源
心灵层面上的意象起源
意象的种类
更多意象治疗的例子
强迫重现儿时的痛苦
如何发现意象
羞愧感揭示一种意象
核心意象
如何化解意象及衍生的恶性循环
良性循环
第五章练习
第六章 了解面具自我
康妮的面具:放弃理想化的自我意象
理解面具自我
面具与转变历程
什么是面具?
理想化自我意象的起源
意象与面具之间的联系
防御
二次防卫反应
面具与童年创伤的再造
四种面具
采用不同的面具作为防御屏障
面具自我的转变
面具是对高级自我的扭曲
第六章练习
第七章 面对低级自我
阿尔伯特的鬼魂:面对低级自我
面对低级自我
什么是低级自我?
什么是恶?
否认低级自我
低级自我的三个方面:骄傲、任性和恐惧
骄傲
任性
恐惧
什么不是低级自我?
低级自我的愤怒
揭示低级自我
低级自我的创造力
低级自我的起因
孩子天生的低级自我
恶的起源
基督教的神话
非基督教的观点
心路治疗的观点
第七章练习
第八章 与高级自我相遇
与高级自我相遇
什么是高级自我?
高级自我的体验
高级自我与低级自我
对高级自我的否认与羞耻感
高级自我和面具
什么不是高级自我?
三种自我发射的信号
何谓终极精神?
作为宇宙意识的高级自我
高级自我和终极精神的意象
服从和抗拒高级自我
第八章练习
第九章 消除低级自我的依附
迈克尔的恶魔:探寻禁果之根
消除对低级自我的依附
消极意图、消极意志
把消极意图呈现在意识中
我们为什么选择消极心理
放弃消极意图、确认积极意图
了解消极心理更深的层面
消极的快乐
什么是快乐?
生命力对消极状态的依附
消极快乐的起源
性行为中的扭曲心理
性幻想揭示童年伤害
审视我们的消极快乐
消极快乐的转变
第九章练习
第十章 转变低级自我
迈克尔的魔鬼:将欲望转变为爱
转变低级自我
激活高级自我能量
释放低级自我
激活低级自我能量
感受我们的情感
把恶当作抵御痛苦的屏障
感受真正内疚的痛苦
低级自我治疗过程中的耐心
对低级自我进行再教育的冥想练习
感受错误背后的神性
树立完全的自我责任感
转变低级自我的步骤
走向神性
第十章练习
第十一章 依据高级自我,创建我们的生活
苏珊的逃避:通向女性心理的历程
根据高级自我创建我们的生活
自我创造和自我责任
自我定位为高级自我
为积极的创造进行冥想
总结:为构建积极的生活应完成的工作
精神进化的创造之舞
在人间创造天堂
第十一章练习
“心路发展历程”图表——指引人类进行心理和内心世界的转变
精彩书摘
第一章 接受自我
内心的一个声音对你说,你的生命和自我比你当下所经验的丰富得多。
——心路治疗系列演讲第204讲《什么是道路?》
我就是我:接受生命之流
一月的清晨,我走过弗吉尼亚寒冷的森林。深棕色的落叶在黑色锐步运动鞋下嘎嘎作响。周围是橡树、榆树和几棵白松树,头顶是湛蓝的天空。一片碧绿的雪松藤覆盖着地面,蔓延开去。我加快脚步向树林旁的公路走去。意识到走得太快,我稍作停顿,去聆听四周。然而我很难真正静下心来去聆听冬季的树林。没有鸟叫,没有风啸,没有动物走过的沙沙声,没有任何外部的声音,唯有晦暗的高速公路充当背景。但我还是去聆听——更确切地说是去感受。我听到某种声音,一种坚实低沉的心跳声,就像是这些树的脉搏。我觉得自己的存在已经惊扰了某些不应惊扰的东西,于是,我重新加快了脚步。有谁听见了这些声音?在严冬的早上匆忙穿过嘎嘎作响的树林的这个苏珊又是谁?
一直以来,我喜欢苏珊这个大众化的名字,因为它可以使我远离浮华的苦恼,而这种浮华时常影响着我,甚至比感冒还频繁。有时候,我发现浮华的背后布满陷阱,里面充满焦虑与自我怀疑的荆棘,而我自己就被困在其中。那时候我真希望一个神圣的名字或神奇的咒语可以帮助我坚定自己的神性本质。此时我才想起,我的神性是要通过“我就是我”来实现的。
几年前,我作为禅宗修炼者完全沉浸于修炼之中。我曾向同伴们表示,希望能够通过长期的打坐更好地实现内心的平静,使其更加完美。我曾厌烦自己那种平庸、散乱、焦虑的心灵状态。我用一只枕头代表焦虑的、不完美的自我,对它述说,用确切无疑的语调告诉它:“你必须变好!”随后我又坐在枕头上,为那个在我内心被拒绝的孩子而痛哭,我知道那个孩子也是自我的一部分。严厉的父母与被拒绝的孩子,强势方与弱势方,二者陷入僵局。这时,一位朋友温和地说,也许禅的本质就在于“我就是我”,在每个时刻如我所是;在每个时刻完全接纳自己的体验,无增无减。这是一个启示。如我所是,我就是我。
走在公路上,我开始了预定的工作——拾起来过往汽车扔在路上的垃圾。上次我们在七橡树地区的公路上步行时,我就给自己规定了这个任务。我迈着轻快的脚步,弯腰捡起文明社会丢弃的垃圾,把它们塞进结实的橘黄色塑料背包。垃圾包括麦当劳、塔可钟快餐和泰斯特冷饮的纸及铝箔包装袋、啤酒罐、瓶子以及香烟盒。在弯腰捡垃圾和塞入背包的动作之间,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在行走、在呼吸,每次呼吸都凝结成白色的哈气。就这样,不停地走着、呼吸着。
过了一会儿,我想起了十岁的女儿帕米拉讲给我的故事。圣诞节前,两个孩子在学校的操场上戏弄老师——他们吸着香烟型的糖块,并假装吐出烟圈。老师果然上当。我忆起我的童年,我也曾吮吸着糖块,在清晨冰冷的空气中哈气,我甚至能品味到糖块的甘甜。女儿和我之间,除了42岁的年龄差异外,没什么不同,只不过我没有胆量和兴致去捉弄老师。
随后,在意识的边缘,我感到有一丝不安或紧张。为什么呢?啊,在我一路做好事——拾起邻居们留下的垃圾的时候,心中一丝道德优越感油然而生。我为什么这么卖力做好事呢?做好事会使我与众不同?为什么呢?莫非“是我所是”还不足以使我接纳自己,我需要用其他方式证明自己吗?我想起我那位吹毛求疵并且责任心极强的父亲。为了得到父亲的夸奖,我拼命表现,但我总是觉得自己得不到他足够多的夸奖,或是根本得不到夸奖——我无法证明自己的价值。为了得到他的夸奖,我竭尽全力达到他的标准。当然,这样做从来没有给我带来安全感和价值感。安全感和价值感是一种“是其所是”的感觉,我们却误以为是从父母那里赐予我们的。现在爸爸妈妈都不在了,我是否可以停止证明自己是个好孩子?我是否能将自己解脱出来?我是否可以不再为做好事而做好事?是否可以就是走在路上,捡垃圾就是捡垃圾,自然而然地做这些事,而不在意所谓的“让世界更美好”?
一辆车从身边驶过,我向邻居和新朋友挥了挥手。一位黑人妇女,或者该称她为美籍非洲人吧。我的家族成为美国人的时间可能比她还要晚,是否也应该称自己为美籍苏格兰人呢?在美国黑人中,寻求文化的自我认同是如此的迫切,承载着太多的种族痛苦。语词的变化表现了对尊严的追寻,那么,我的白色皮肤能把我定义成什么?内心里,我觉得自己拥有一个多元文化的、绚丽多彩的、双重性别的性格。然而我又能从我外在的身份中感受到自己是一名中年白人妇女。我能不能从僵化自我的观念中解脱出来呢?
我一边观察自己穿着黑色锐步鞋的双脚爬过灰黑的山路,我一边倾听自己的呼吸,我的心逐渐静下来了。我有些喘,但保持着节奏。这时,我注意到路旁有几簇发黄的枯草,披着晨霜,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阳光透过枯草上的冰珠散射出来。闪耀着阳光的水——无论是雨滴、露水还是霜——总让我感动。我停下来,感到双腿沉重而无力,我的身体随着霜所折射的阳光的频率振动。我视野中的一切柔和起来,一股能量从我脚底升起,穿透我的躯体,我感觉自己逐渐融入严冬的美丽之中。我超越了自己的躯体,一种敬畏感油然而生。冰珠折射的阳光启发了我,帮助我进入超越凡俗的境界。
沿着我发散的意识,我感受到此刻自己置身于一个和谐的网络中,并且成为其中的一部分。挂冰的草叶反射出宇宙的和谐,我沉浸于这种感受中。
过了一阵,我的注意力又转移到冬草边的垃圾上:7-11便利店的泡沫咖啡杯,上面还印着“使你精力充沛”。高速公路上汽车的声音越来越近,距离“精力充沛”的生活也越近了。我的心中闪过一丝对那种生活和乱丢垃圾者的鄙视。我很自然地想到,有时候减慢车速会使人感到恐慌,他们只想躲进汽车里一走了之,或是奔向任何一个地方,只想着能离开这儿。车外的一切——特别是大地——与我们无关,只是能用来装我们丢掉的垃圾。如果我深入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冰冷的一面,我会清晰地发现自己的心中也有一个乱扔垃圾的人——他也是我。我叹了一口气,为大众对环境的普遍漠视而感到阵阵心痛。
这时,我想起与女儿帕米拉之间发生的冲突,这使我感到揪心的痛。那天,帕米拉匆忙地离开某地时把皮包忘在了那里,我不得不开车带她回去找。当时我不知道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我是否应该一味地纵容她?什么事使她那么匆忙?我又该如何理解她、帮助她?我感到困惑、自责,心中充满戒备。
一上车,帕米拉就对我说:“我爱你,妈妈。”
我冷冷地回答:“你的意思是因为我帮了你,你感到很高兴,对吗?”
“不,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爱你。”帕米拉表面上平静地回答。
“哦,”我说,“此刻我并不觉得自己可爱。”
“我知道,这是为什么我要告诉你我爱你。”
“哦,谢谢了。”我稍作停顿后,继续问她为什么早上从朋友的通宵生日晚会回来很不开心。她告诉我,她的朋友如何劝说她妈妈让她和其他女孩单独相处,她妈妈同意了。“太爽了。”她冲着我说。
“你为什么不能让我和我的朋友们单独过个通宵?为什么你总是告诉我们什么时候该上床睡觉,而不让我们自己来决定?”
我当时仍处于自卫状态,随即反击她:“因为你没有成熟到可以独自招待朋友的程度。”话一出口我就后悔了。我不该这样说。
帕米拉伤心地说:“你总是这么说。”
谈话终止了。
现在我仍能感觉得到我那咄咄逼人的言辞。我后悔错过了一次用爱去聆听她倾诉的机会。我在戒备的心态下完全封闭了自己的心,扮演一个高高在上的专制家长。我真希望当时我采取了另一种态度:温和地和她交流,耐心地、尊重地倾听。也许今天晚上我还有机会跟她谈谈,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了。我已经错过了那次机会。我心中充满伤心和自责,虽然我脚下的步伐依旧轻快。唉,顺其自然吧。
现在,我回到了七橡树邮箱。我把盛满垃圾的橘黄色背包放在那里,让高速公路管理处的人员来处理。我一身轻松地往家走。树木潮湿松软,空气中弥漫着我喜欢的腐叶的味道。我在想,在放下了橘黄色背包的同时,我在内心能卸下多少包袱呢?能卸下多少就卸多少吧。毕竟,我就是我。
前言/序言
所有人都能直观地感受到,真正的生命要比我们目前所经历的有限现实丰富得多。我们渴望深入了解自我和生命的真谛。无论我们暂时的愿望是什么(减少痛苦、增加快乐、恋爱成功或心仪的工作),我们的内心深处总有某种东西在呼唤我们。我们要了解生命的真谛,要感受内心的爱。
20世纪60年代初期,我全身心地投入民权运动。从那时起,我就渴望更深入地了解自我、体验生命。在参与这场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的同时,我也在追求自己的自由。我渴望更多地了解自我和生命。四五十年代我在郊区的白人中产阶级家庭所受的教育使我拒绝和压抑所有剧烈的人类体验,而我希望超越这种舒适但麻木的状态。我想更深入地了解真正的生命,去面对种族主义的邪恶。我感受着沉痛的美国种族主义历史,考验着自己的勇气,体会着表面矛盾之下的融合。我渴望去了解那颗跳跃在所有人体内的心,无论他(或她)是白人还是黑人,穷人还是富人。
然而,争取人权运动不仅带给我一种真正融人生命的感受,也使我感到愤怒和悲伤,因为我所追求的自由依赖于社会在种族平等方面取得进步。终于,内心的分裂与痛苦促使我去寻求心理治疗。我开始在自己内心寻找生命的意义和成就,而不再向外求索。
最终,研究自我的强烈愿望使我接触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小组——完形心理学、生物能量学、塔维斯托克团体过程、人本心理学。1967年,我第一次参加治疗小组,我体验到回家的感觉。我有机会讲出长期以来的感受:在文明社会的礼仪规范和彬彬有礼、八面玲珑的面具之下,充满了狂野、混乱的情感——愤怒、恐惧和大量的痛苦。这些未察觉的内心状态导致我们日后后悔的言行,使我们远离我们渴望的幸福。对于我来说,体验内心的情感世界要比体验外在的规则和角色更容易;我只是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那些真实的体验。当我接触了更多的治疗方法和治疗小组,并且将内心的恐惧、痛苦和愤怒释放出来,我感到自己已经敞开了心扉,内心的空虚最终得到填充。
当我体会到超越所有个人的爱心时,我感到一阵狂喜。我明确地感觉到,一股强大的精神之流正穿过整个星球,这种力量会转变那些弥漫于社会中并造成了大量痛苦和不公正的自我本位意识。1969年,当我到达加利福尼亚州大苏尔地区伊萨伦学院时,我意识到内心那些更深层的、无以言表的部分正处于支配地位。我觉得自己被捆在绳子的一端,绳子的另一端缠在一个巨大的绞盘上,绞盘不断转动,无情地拽着我。它在拖着我回家,回归中心或源头。我无法用语言表达,但我知道这个源头是真实的,比外在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要真实。
在伊萨伦的一个热烈的治疗小组中,我遇到了多诺万·赛森格——我后来的丈夫。20世纪60年代,多诺万集中精神寻找关于终极实在与宇宙的终极问题的答案。多诺万在精神方面的理解力远在我之上。另一方面,我开放的情感也将他带入他从未触及的感情深度。我们相互渗透、共同成长。32年后,我们依旧相互影响,共同进入新的成长阶段。
1970年,我和多诺万举行了佛教禅宗式婚礼,随后我们从纽约搬到弗吉尼亚,在那里我们开始对人们进行人格成长方面的指导。当时我们都在跟随心理学家、核心能量学创始人约翰·皮埃若克斯博士进行治疗和培训。我们购置了土地,创建了心理成长中心,这个中心最终成为我们现在依然工作和居住的七橡树心路治疗中心。1972年我遇见了约翰的妻子伊娃·皮埃若克斯。她是一名精神导师,她提供了本书中的所有讲座资料。当我遇见她的时候,我正经历着内心的严重冲突。
这种冲突发生在心理治疗和禅宗精神探索之间。我觉得自己漂浮在一个正在裂开的木筏上。木筏的一边代表我深深地融入个人治疗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我正在掌握如何再次唤醒许多深藏的情感方法。我逐渐了解自己是如何将那些未解决的权威问题和未满足的童年需求映射到目前生活中的人们身上。我对那些体现在性格中的童年遗留问题的分析很有成效,但我仍然感到自己遗漏了什么。我偶尔会体会到一种比神经质的成年性格和受伤的内心童性更深层的自我,或自我本质。在那种状态下,我既不神经质也没有受伤,相反,我体会到一种完全自由、如释重负的感觉。为了保持这种状态,我将自己的精力转向性格研究工作的另一方面——认真学习佛教禅宗。我花了大量时间进行冥想,学习佛经。通过学习佛经,我发现反二元对立理论(关于摆脱固定身份、获得真正解放的理论)在我内心深处产生强烈共鸣。但我感到自己处于分裂状态:精神治疗忽视了我的精神潜能,而禅宗忘记了我的性格。我知道这两种方法都只包含了我内心实质的一个方面,但我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我一见到伊娃就知道她会成为我的精神导师。人们是如何了解这些问题.的?她深深地吸引着我。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总在想该怎样理解和面对大屠杀的恶行。因此,当我得知伊娃是生于奥地利并在二战中逃到苏黎世的犹太入,我对她的身世充满了好奇。伊娃美丽而朴实(她曾经是位舞蹈演员并且多年从事舞蹈教学工作),同时她又全身心地投入精神治疗工作。20世纪50年代,她在几乎没有任何支持的情况下,追随内心的召唤,开辟出一条通
坦呈自我 [The Undefended Self]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SM]很满意,会继续购买 印刷精致得很 工作之余,人们或楚河汉界运筹帷幄,或轻歌曼舞享受生活,而我则喜欢翻翻书、读读报,一个人沉浸在笔墨飘香的世界里,跟智者神游,与慧者交流,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醉在其中。我是一介穷书生,尽管在学校工作了二十五年,但是工资却不好意思示人。当我教训调皮捣蛋的女儿外孙子们时,时常被他们反问:“你老深更半夜了,还在写作看书,可工资却不到两千!”常常被他们噎得无话可说。当教师的我这一生注定与清贫相伴,惟一好处是有双休息日,在属于我的假期里悠哉游哉于书香之中,这也许是许多书外之人难以领略的惬意。好了,废话不多说。还可以,和印象里的有一点点区别,可能是我记错了书比我想的要厚很多,就是字有点小,不过挺实惠的,很满意!书非常好,正版的,非常值,快递也给力,必须给好评,就是感觉包装有点简陋啊哈哈~~~不过书很好,看了下内容也都很不错,快递也很给力,东西很好 物流速度也很快,和照片描述的也一样,给个满分吧 下次还会来买!好了,我现在来说说这本书的观感吧,网络文学融入主流文学之难,在于文学批评家的缺席,在于衡量标准的混乱,很长一段时间,文学批评家对网络文学集体失语,直到最近一两年来,诸多活跃于文学批评领域的评论家,才开始着手建立网络文学的评价体系,很难得的是,他们迅速掌握了网络文学的魅力内核,并对网络文学给予了高度评价、寄予了很深的厚望。随着网络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以及网络文学在创作水准上的不断提高,网络文学成为主流文学中的主流已是清晰可见的事情,下一届的“五个一工程奖”,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网络文学作品的入选。据说,2011年8月24日,京东与支付宝合作到期。官方公告显示,京东商城已经全面停用支付宝,除了无法使用支付服务外,使用支付宝账号登录的功能也一并被停用。京东商城创始人刘先生5月份曾表示京东弃用支付宝原因是支付宝的费率太贵,为快钱等公司的4倍。在弃支付宝而去之后,京东商城转投银联怀抱。这点我很喜欢,因为支付宝我从来就不用,用起来也很麻烦的。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三本好书:《古拉格:一部历史》在这部受到普遍称赞的权威性著作中,安妮·阿普尔鲍姆第一次对古拉格——一个大批关押了成百上千万政治犯和刑事犯的集中营——进行了完全纪实性的描述,从它在俄国革命中的起源,到斯大林治下的扩张,再到公开性时代的瓦解。阿普尔鲍姆深刻地再现了劳改营生活的本质并且将其与苏联的宏观历史联系起来。《古拉格:一部历史》出版之后立即被认为是一部人们期待已久的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对于任何一个希望了解二十世纪历史的人来说,它都是一本必读书。厌倦了工作中的枯燥忙碌?吃腻了生活中的寻常美味?那就亲手来做一款面包尝尝吧!面包不仅是物质生活的代名词,还是温暖和力量的化身。作者和你一样,是一个忙碌的上班族,但她却用六年的烘焙经验告诉你:只要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一双勤快灵活的手,美味的面包和美好的生活,统统都属于你!<停在新西兰刚刚好>100%新西兰=1%旅行 1%打工 98%成长全世界年轻人都在打工度假!错过30岁就等下辈子!她叫巴道。26岁那年,她发现一个书本上从来没有提过的秘密:全世界年轻人都在打工度假。拿到打工度假签证,你不必承担巨额旅费,也不必羞于张口找父母要钱,因为你可以像当地人一样打工赚钱。你不会成为一个无趣又匆忙的观光客,因为你可以花一年的时间,看细水长流。目前向中国大陆开放这种签证的国家,只有新西兰——《霍比特人》和《魔戒》的故乡,百分百纯净的蓝天白云,山川牧场。世界向年轻人敞开了一道门。门外光芒万丈,门里波谲云诡。巴道发现,自己心动了。
评分
☆☆☆☆☆
超级划算!书也不错的!
评分
☆☆☆☆☆
可以每天看个三五页,也可以几天看一次,心情不平稳的时候适合调节
评分
☆☆☆☆☆
会对话,可以与大师对话,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我们无所不去。在书中,我们可以认识孔子和庄子,可以认识屈原和文天祥。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荷马与巴尔扎克,可以了解雨果与华兹华斯,可以了解卢梭与康德。最重要的是,通过读书,我们的人格得到了完善,我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经过多年努力,我们甚至可以成为大师——没有一个大师不是书滋润出来的。
评分
☆☆☆☆☆
本书作者认为消极心理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中,而且导致了包括种族主义在内的各种邪恶行为。只有勇敢地面对内心中的邪恶并将恐惧、痛苦和愤怒完全释放出来,心理疾病患者的意识形态才能够朝着更加活跃、更为清澈、更富有爱心的方向发展。
评分
☆☆☆☆☆
本书是“心路治疗理论丛书”中的第一本。作者直接引用了伊娃·皮埃若克斯提出的心理治疗观点,并将这些观点与东方佛教中的禅宗以及自己多年来从事·心路治疗的经历综合起来。书中的章节按照作者所理解并感受过的精神治疗阶段排序,体现了从意识形态的最外层开始,穿越层层阻碍进入心理核心的整个过程。每一章都有一个故事开头并影响贯穿整个章节。在每章的结尾,作者还提供了自我心理练习以帮助读者加深理解该章内容。
评分
☆☆☆☆☆
里面写的挺好,值得一看
评分
☆☆☆☆☆
接受我们有缺陷的人性
评分
☆☆☆☆☆
说实话,我看这书总在游离状态。很一般很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