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术的年谱,浏览一过,可以知道中古学术大势
评分刘汝霖,民国学者,师从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吴承仕。《汉晋学术编年》约成书于1932年,开创了中国学术编年这一体例,即用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中国学术发展的历史及演变。《汉晋学术编年》起自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4年),迄于晋愍帝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共七卷。
评分刘汝霖先生在民国时致力与中古学术编年的写作。这本书与《南北朝学术编年》是姊妹篇。他将自汉至隋前的中国学术史梳理了一遍,实为难得。此书中华书局八十年代曾出版过,后来《民国丛书》中亦曾收入。此次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书后有附有索引,颇便使用。
评分丛书名: 中国传统:经典与解释
评分第四集 宋宋太祖建隆元年至恭帝德祐二年
评分(新文化发生时期)
评分编辑本段内容简介《汉晋学术编年(套装上下卷)》内容简介: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收拾华夏传统经典,乃中国学术新气象的根底所在。我们志在承接清代学人的学术统绪,推进百年学人的积累——如今我们能否取得世纪性的学术成就,端赖于我们是否能够在现代之后的学术语境中重新拥有自己古传的历代经典。中国古代学术以研习经典为核心,历代硕儒“囊括大典,网罗众家,删裁繁诬,刊改漏失”的学术抱负和“皓首穷经”的敬业精神,在今天需要我们从自身的语境出发重新发扬光大。
评分(汉族发展时期)
评分编辑本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