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一开始买这本《钢琴考级乐理·视唱·练耳教程》的时候,我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只觉得是应付考级需要,随便找本参考书罢了。没想到,它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喜。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就像一条清晰的脉络,引导着我一步步深入理解音乐的内在逻辑。乐理部分,它不仅仅是罗列概念,而是通过很多生动的比喻和实际的例子,把抽象的音乐理论变得形象可感。比如讲到和弦的构成,作者会用“构建音”这样的说法,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个音在这个和弦里扮演的角色。视唱练耳的部分,我之前一直觉得是我的“软肋”,听辨音程对我来说就像是天书,但这本书的练习梯度设计得非常合理,从简单的音程开始,逐步增加难度,而且每种音程都提供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单音、有旋律,还有各种听写练习,让我感觉自己的听觉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音乐史和作曲家的小故事,这些内容虽然不直接考,但却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乐理知识在音乐实践中的应用,也让我对音乐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字体大小适中,图文结合,阅读体验非常好,不会让人产生阅读疲劳。
评分我一直觉得,学音乐,乐理、视唱、练耳这三块是基础中的基础,就像盖房子,地基不牢,楼就盖不高。所以,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帮我打牢基础的书。在比较了很多教材后,我最终选择了《钢琴考级乐理·视唱·练耳教程》。这本书的编排非常合理,它不是将这三个部分割裂开来,而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比如,在学习某个和弦的和弦性质时,它会立刻给出视唱和练耳的练习,让你不仅理解理论,还能通过听觉和歌唱去巩固。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也是很多其他教材所忽略的。乐理部分,它的讲解非常透彻,很多我以前模糊的概念,在这本书里都得到了清晰的解释。比如,关于调式和大小调的转换,它会用很形象的图示来辅助理解,让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其中的奥秘。视唱练耳部分,我特别喜欢它提供的多层次练习。对于初学者,有非常基础的节奏和音程练习;对于进阶者,也有更复杂的旋律和和声听写。而且,书里还提供了一些关于如何进行视唱练耳训练的技巧和方法,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经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用最耐心、最细致的方式,一步步引领你走进音乐的殿堂,让你在掌握扎实基本功的同时,也能体会到音乐的无穷魅力。
评分我最近刚考完钢琴十级,回顾这几年的学习历程,真的少不了这本《钢琴考级乐理·视唱·练耳教程》的陪伴。当初选择这本教材,纯粹是听琴行老师推荐的,说它覆盖面广,而且讲解清晰,适合系统学习。拿到手之后,确实没有让我失望。乐理部分,从最基础的音程、和弦,到复杂的调式、曲式分析,都讲得非常细致,而且每个概念后面都配有大量例题,让我能够举一反三。很多时候,即使老师在课上讲得我有点迷糊,翻开这本书,再跟着例题做一遍,就能豁然开朗。视唱练耳的部分更是我的强项,这本教材的设计很人性化,循序渐进,从单音到旋律,从节奏到和声,都提供了丰富的练习材料。尤其是里面的音程听辨,各种大小三度、增减音程,我都跟着教材反复练习,现在听到两个音,几乎都能立刻分辨出它们的性质,这个能力对弹奏和理解音乐都太有帮助了。我最喜欢的是它提供的音频资源,可以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直接听到练习的音频,这一点真的太方便了,不用再费力去寻找配套的CD或者下载链接。总的来说,这本书就像一个全能的陪练,把乐理、视唱、练耳这些看似枯燥但又至关重要的基础技能,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更加自信地走上了考级之路。
评分我是一名音乐爱好者,虽然没有参加过钢琴考级,但一直对音乐的理论知识非常感兴趣,所以偶然间发现了这本《钢琴考级乐理·视唱·练耳教程》,就被它吸引了。这本书的内容非常系统和全面,几乎涵盖了音乐学习中所有基础但又极其重要的方面。乐理部分,它从最基本的音名、唱名,到复杂的复调、变奏手法,都有详细的讲解和分析,而且不仅仅是理论的陈述,还会结合具体的乐曲片段进行示范,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喜欢自己钻研音乐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视唱练耳的部分,我以前总觉得是音乐学院学生的专利,自己很难掌握,但这本书的练习方法非常实用,它提供了大量的旋律和节奏的视唱练耳材料,并且还有详细的讲解如何去练习,如何去提高。我尝试着跟着书里的方法练习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对音准和节奏的敏感度确实提高了不少,有时候听一段简单的旋律,就能大致地哼唱出来,这让我非常有成就感。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在于它的实践性,它不是一本纯粹的理论书,而是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读者巩固和深化理解。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一些难点问题的透彻剖析,比如如何快速辨别和弦性质,如何准确地听写出复杂的节奏型,这些内容都让我受益匪浅。
评分说起来,当初选择这本《钢琴考级乐理·视唱·练耳教程》,纯粹是因为它的名字听起来很“专业”,而且又是考级必备的教材,想着应该不会错。拿到书后,第一感觉就是厚实,内容肯定很丰富。翻开来看,果然如此。乐理部分,我觉得它最棒的一点是,不是死记硬背的教条,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你理解。比如,在讲解音程的时候,它会先从最简单的“一度”开始,然后逐步往上叠加,并且用很直观的方式告诉你,比如“二度”就是相邻的音,“三度”就是隔了一个音。这种由浅入深的方式,让我在理解上没有任何障碍。视唱练耳部分,我之前一直是个“音盲”,听不准音,节奏也总是不对。但是这本书的练习设计真的太科学了,从最简单的四分音符、二分音符开始,逐步加入八分音符、三连音,再到后面的切分音,都分得很细。而且,视唱部分,它会提供非常多的歌唱素材,从简单的民歌到一些古典乐的片段,让我有足够多的练习机会。最关键的是,书里的二维码扫描后可以听到标准的发声,这个对我这种没有老师指导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让我可以反复听,反复模仿,纠正自己的错误。总的来说,这本书就是一本“闭门练武”的神器,让你一个人也能把基础打牢。
评分教程很好,适合儿童学习。赞美一下。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既可供从事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相关专业的人员使用,又可作为各大专院校的AutoCAD基础教程及培训班的学习教材,同时也是读者自学AutoCAD2008的实用参考书。 《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是以AutoCAD2008为基础编写的,其内容的编排由浅入深,采用典型示例介绍了AutoCAD的功能、绘图过程与应用技巧。在翔实的讲解过程中,可使读者按《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脉络实践后,能较快掌握AutoCAD2008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全书共分12章,包括AutoCAD2008的基础操作、基本绘图方法、图形编辑方法、图层与对象特性、文本和尺寸标注、图块、图形输出、三维绘图知识以及应用实例等内容。书中列举了较多的绘图设计实例,并给出了详细的操作顺序和解题要点,侧重于动手实践和实际应用。 AutoCAD是目前工程设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之一。由于其功能强、易掌握、使用方便、二次开发性好,受到了世界各国工程设计人员的欢迎,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化工、航天、汽车、轻纺、服装、地理、广告设计等各领域。 Aut0CAD2008是AutoCAD系列的最新版本,相对于以前的版本,它又增加了许多新功能,并能够很好地兼容以前版本的功能。新一代的AutoCAD软件在界面、工作空间、面板、选项板、图层、标注等各方面进行了改进,增加和增强了部分功能,使用户可以更方便、快捷地进行设计。 《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内容由浅入深,详细地介绍了AutoCAD2008中文版的使用方法和功能。在编写上突出实用性的特点,着重介绍AutoCAD2008在绘图方面的使用方法及技巧,做到理论知识浅显易懂,实际训练内容丰富。选取实例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基础知识与实例有机结合,软件命令与实际应用有机结合。每一章后面的思考与练习题中给出的绘图题,可以使读者自己检测学习效果。 全书共分为12章。第1章简要介绍AutoCAD2008的安装环境、基本术语和用户界面。第2章介绍了AutoCAD2008的基础操作,主要包括坐标系的设置、坐标的输入、图形显示控制、辅助绘图、目标捕捉功能等内容。第3和第4章分别介绍了二维图形的绘制和编辑方法。第5章介绍了图层的设置与对象特性的控制。第6章和第7章分别介绍了文本与尺寸标注及编辑方法。第8章介绍了图块的操作。第9章介绍了图形输出,包括模型空间与布局、图形打印输出的方法、图纸集等。第10章介绍了Auto~~cAD2008其他功能,包括查询对象信息、外部参照、设计中心等内容。第1l章介绍了AutocAD2008三维图形的绘制方法。第12辛着重介绍了常用绘图实例,更加突出了该软件在工程应用中的实用价值。 《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编写人员有:潘苏蓉(第3章、9章、10章、第12章中的12.1~12.5),冯申(第1章、2章、6章、7章),黄晓光(第5章、8章、11章、第12章中的12.7。12.8),梁迪(第4章、第12章中的12.6)。 《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主编是潘苏蓉、冯申,主审是马兵。 在《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的编写过程中,铁维麟教授给与了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此外,张正贵、孙学礼、刘飒、杨结等同志也积极参与《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编写、整理材料及绘制图形等工作,在此,向以上人员深表感谢。 《AutoCAD2008中文版教程与应用实例》参考了有
评分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营养的药丸,书让我们走进美好的未来。
评分东西质量还不错,送货人员速度也快!
评分很好很好好好好很好好好好好
评分很喜欢此书 送货速度不错
评分除了那些不愿意接受你的人,还有很多人视你为天才,因为很多人自己无法去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淋漓尽致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很多原本就是相通的东西但他们却认为无法打通:艺术、设计、科技、商业、生活、人性...你让他们看到了一种他们认为的“不凡”——事实上,对你来说,你只不过是一直追随你的内心和你的兴趣,在做你想做的事情而已;你只不过没有随波逐流,遵循他人的价值观来指引自己罢了,你对艺术和科技的好奇心、你对商业和人性的洞悉,最终造就了你创造了自己不凡的世界。
评分内容全,很好用,小孩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