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2-08
苏轼(1037-1101)(北宋)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北宋大文豪、鉴赏家、书画家。
《历代行草精选:宋·苏轼·尺牍集》所刊诸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均为心牍书法。此类心牍书法落笔如漫不经意,,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笔法精严而不拘束姿态妍美而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与晋贤书札的萧散风格脉理相通。此外,所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记述,苏轼创作信札时,态度极为认真,稍有不江,即重书一过。正因为苏轼十分看重尺牍之书艺,故其书法风韵独胜,赢得了后人的普遍推许和美誉。
苏轼论书,每多嘉言。其《次韵子由论书》曰:『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貌妍容有瞎,璧美何妨椭。端庄杂流离,刚健含婀娜。』《石苍舒醉墨堂》诗云:『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其他类似的妙句还有不少,又如。『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这些论书之言闪烁着苏轼这位巨匠特有的智慧之光,早已成为书坛经典箴言。
关于苏轼的书法渊源,黄庭坚曾论曰:『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浩,至于酒酣放浪、能忘工拙时,字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此论总体上基本准确地概括了苏轼从早年到晚年的书法嬗变以及各阶段的特点。不过,除了上述列举的几位晋唐大家之外,还有一人即南朝齐王僧虔对苏轼也产生过不小影响。明人王穉登在《跋苏轼〈治平帖〉》中早已指出:『苏文忠书法出自王僧虔《仰希江郢小郡帖》,谁谓不由晋辙哉?此书之迹全类僧虔。』至于唐代颜真卿,苏轼对他的道德文章极为钦敬,受其影响也是自然之事。他将颜真卿书法作品中的雄健豪迈之气,以及丰腴雄劲的笔画、端庄大度的结体等,都曾用心加以采撷汲取,最终融会贯通,自成一格。苏轼的书艺与他的诗文一样,随着阅历的加深,越发炫耀夺目,进入神妙境界。黄庭坚曾评东坡书曰:『早年用意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其彭城以前犹可伪,至黄州后,掣笔极有力,可望而知其真赝也。』晚年至海南后,书法又为之一变,故元郭畀《苏轼书〈离骚九辩〉卷跋》云:『(东坡)晚岁自儋州回,挟大海风涛之气,作字如古槎怪石,如怒龙喷浪,奇鬼搏人,书家不可及也。』
本册所刊诸帖皆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均为尺牍书法。此类尺牍书法落笔如漫不经意,而整体布白自然错落,笔法精严而不枸束,姿态妍美而不做作,一切自在有法无法之间。作者的学问才气,郁郁芊卑,发于笔墨之间,与晋贤书札的萧散风格脉理相通。此外,据宋岳珂《宝真斋法书赞》记述,苏轼创作信札时,态度极为认真,稍有不满,即重书一过。正因为苏轼十分看重尺牍之书艺,故其书法风韵独胜,赢得了后人的普遍推许和美誉。
历代行草精选:宋·苏轼·尺牍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历代行草精选:宋·苏轼·尺牍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书圣
评分印刷可谓精美。估计大小也跟真迹相差不远。不是拿在手上翻阅,真的有那种看真迹的感觉。
评分东西是正品没有问题,一直相信京东商城的服务
评分东西是正品没有问题,一直相信京东商城的服务
评分好。又便宜又好。印刷很清晰。
评分苏轼晚年用笔沉着,早期书法代表作为《治平帖》,笔触精到,字态妩媚。中年代表作为《黄州寒食诗帖》此诗帖系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因为乌台诗案遭贬黄州时所写诗两首。诗句沉郁苍凉又不失旷达,书法用笔、墨色也随着诗句语境的变化而变化,跌宕起伏,气势不凡而又一气呵成,达到“心手相畅”的几近完美的境界。所以元朝鲜于枢把它称为继王羲之《兰亭序》、颜真卿《祭侄稿》之后的“天下第三行书”。晚年代表作有行书《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等,此二赋以古雅胜,姿态百出而结构紧密,集中反映了苏轼书法“结体短肥”的特点。其最晚的墨迹当是《与谢民师论文帖》(1100年)。 黄州寒食诗帖跋 黄州寒食诗帖
评分《北游帖》
评分居然用那种烂袋子包,书都压坏了,郁闷
评分一般
历代行草精选:宋·苏轼·尺牍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