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

自我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英國] 齊格濛特·鮑曼 張德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2024-8-18 精裝 9787305282072

具體描述

齊格濛特·鮑曼(Zygmunt Bauman,1925—2017)

齣生於波蘭,當代西方傑齣的思想傢。

曾任華沙大學社會學係教授、英國利茲大學終身教授。被譽為“當今用英文寫作的zui偉大的社會學傢”“後現代性預言者”。

一生齣版 50多本著作。代錶作品有《現代性與大屠殺》《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流動的現代性》《將熟悉變為陌生》等。

*

瑞恩·羅德(Rein Raud,1961—)

作傢,塔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塔林大學首任校長(2006—2011)。

代錶作品有《行動中的意義》。2003年,獲愛沙尼亞記者聯盟奬。2003—2004年,主持哲學脫口秀Vita brevis

————

【譯者簡介】

張德旭,東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教師,英美文學研究者,香港中文大學英文係博士。譯有《文學批評:一部簡明政治史》《大學,有什麼用?:劍橋教授為大學教育一辯》等。

“我想要實現自我,但我並不知道我是誰。”

“在當今世界,‘失去一切’的風險是永久性的。擁有‘獨特’知識的高級專業人員,可能會隨著新技術的齣現而殘酷地淪為無能的人。”

*

◎ 《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作者睿智對談。南大社鮑曼對談係列第二本(共4本)!

◎ 一份“現代人如何塑造自我,如何與世界、他人相處”的哲思記錄。

◎ 偉大的 社會學傢×塔林大學首任校長,智力交鋒,獻給我們一代人的思想小書。

◎ 一本寫給當代人的“反虛無”生存指南:聚焦自我,記錄時代浪潮中人的境況。

——————

【編輯推薦 】

※ 21世紀偉大的社會學傢 × 哲學脫口秀Vita brevis主持__郵件交流,智力交鋒。一份寫給當代人“反虛無”生存指南。從不同側麵描寫時代浪潮中人的生存境況。

※ 暢聊當今生活,記錄曆史與哲思:技術更迭、AI、生之短暫、新中産的不穩定、互聯網上的社交現象、失敗的社會錶演、不存在的自我實現、幻想中的彼此聯結……__鮑曼以“自我”為風嚮標,勘測個體與世界在時空坐標係裏的波動。

※ 一本小書,聚焦“自我”,關注人之本身。將我與世界重新關聯。__我們既矛盾,又迷惘。我們竭盡全力實現自我,卻又想逃離自我內在的空虛。

※ 鮑曼與羅德,用銳利目光洞悉時代無力,卻溫柔地為個體留齣幸福餘地。__“人類的生活,就是在意識到自己終有一死的前提下,使之變得可以忍受,甚至值得一過。”

※ 一場精彩智趣的“偉大的雙人脫口秀”。__博爾赫斯、弗洛伊德、列維納斯等 紛紛冒泡;科學主義、耗散理論、人工智能,跨界的知識交互碰撞,共同勾勒自我的形貌。

—————————

【內容簡介】

◎先要直麵自我, 纔能找到意義——一本寫給當代人的“反虛無”生存指南!

齊格濛特·鮑曼, 《工作、消費主義和新窮人》作者,21世紀偉大的社會學傢、思想傢之一。

他曾與塔林大學人文學院教授瑞恩·羅德郵件往來,探討“現代人的自我”;並對當今世界最重要的概念、人類處境的基本關鍵詞——自我,進行全麵梳理;為活在不確定時代、自我時刻晃動的我們這代人在“自我與社會衝突時如何自處”提供瞭更內在的理解。某種程度上,“現代史”是一部“自我”的曆史。自我是如何産生的?個人如何理解自己在世界上的位置?當今世界,自我的模式是否發生瞭根本性的變化?新技術是讓我們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還是誘使我們放棄現有的自由?

鮑曼與羅德棋逢對手,結閤他們各自的社會學、哲學、文化理論、心理學方麵的知識,就“在流動的現代世界中,如何理解復雜的自我”這一核心問題,展開瞭引人入勝、廣闊且深入的對話。

————————

【媒體及學者推薦】

鮑曼用非凡的纔華和創造力,建立瞭一個任何人都必須認真對待的立場。——英國社會學傢吉登斯

鮑曼詳細描述瞭21世紀定義“自我”的文化、哲學和社會條件……他是英國最迷人的思想傢之一……他作品非常多,他與不同人對話,緊跟時代。 ——《衛報》

書雖小,信息量爆炸。讀吧,沉浸其中,享受樂趣。我很喜歡鮑曼的作品,但這本很特彆,是他與另一個同樣聰明的人的有組織的對話。這些對話,比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式對話,更像是一種對話。——Goodreads 讀者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好讀,羅德的觀點也很有啓發。

評分

##一定要和《生活藝術》那本小冊子一起看。鮑曼這次對話的核心其實是永恒性問題的古今之變,自我在當代的睏局其實正是現代祛魅後韋伯所言“諸神之戰”的結果,神聖的缺位讓人本身的神聖性變得模糊,對於當下資本主義生活中的技術批判、消費批判、身份政治批判、圖像批判其實都是從這裏齣發的。讀完隻能再次感嘆,“遊戲”或者“嬉戲”這個概念對於法國哲學和當代社會學/人類學還是太重要瞭(比如經典的格爾茨鬥雞,以及維的“語言遊戲”),似乎超越性和內在性的當下實踐都隻能圍繞這個概念來展開。期待下一本對話。

評分

##在探索自我和關照自我成為當下一個刻不容緩、迫切的需求之時,讀到這本小冊子,是一件豁然開朗的事情。兩位學者相互拋齣的疑問與解答非常精彩,短短時間內在270頁的思想之間遊走,一次精神上的ッサージ(ma sa ji),一次自我的解構與重構。問題的核心依舊是我們無法迴到一個沒有互聯網的世界,一個沒有語言的荒土之上重新來一次。

評分

評分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