蒯乐昊,资深媒体人,《南方人物周刊》总主笔,先后从事过经济、时政、社会等领域的报道,近年来深耕文化艺术领域的报道,写出大量深入人心广为流传的作品,如《王朔:撒旦就是我的宿命》《陈丹青:任何老艺术家,活着就是退步》《写给莱昂纳多的一封信》《谁人不爱常玉》《刘小东:截止目前,纽约疫情我全程在场》等等。
写作外,她兴趣广泛,业余写小说,2020年出版中短篇小说集《时间的仆人》。她喜欢画画,热爱古器物,迷恋科学和神秘主义,亦从事文学翻译,编有游记集《神的孩子都旅行》,译作有朱利安·巴恩斯《亚瑟与乔治》、约瑟芬·铁伊的《时间的女儿》《歌唱的沙》、杰奎琳·苏珊《迷魂谷》等多部作品。
《疼痛之子》是蒯乐昊继《时间的仆人》之后创作的最新短篇小说集。六个小故事,无年龄,无国界。有城市的,也有乡村的;有本土的,也有国际的;有未成年的稚童、自我探索的少女,也有心事重重的妇人和垂暮的老妪;有现实存在的女子,也有作为象征物的抽象女性。“我必须去书写她们,写她们作为女儿、情人、妻子和母亲,写她们初潮、破处、生育和衰亡,这是独属于女性的生命命题。”
##蒯老师说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无性别的写作者,但我觉得这一点还是很难的——身为女性,看到女性的困境,很难不去自发地为女性书写。在这本里,最喜欢Farewell这个故事,小草9岁时遭遇亲戚猥亵的糟糕的记忆像纹身一样永远刻在了身体里,但父母不记得这件事情、母亲最关心的是小草被猥亵后还是不是处女、前夫也觉得这件事没什么大不了的……这是一个无比漠视女性受到的伤害的环境。小草无数次预想和操练要在姑父的葬礼上如何羞辱猥亵者,但结局却是——猥亵者并没有来参加葬礼,小草连回击的机会都没有……很喜欢蒯老师细腻的视角,她写女体育生晾晒的衣服、她写父母失败的婚姻、她写女孩对身体的掌控……除了Farewell,还很喜欢同名那篇,读了两遍,藏了太多隐喻,但我还是会好奇最后主角丢向大海的三角包里装的是什么?枪吗?
评分##“世界上的大人们全都不开心,而所有的大人里面,女人又更加不开心,所以我们才需要许许多多的神仙,但这么多神仙,也搭救不尽全世界的不开心。”无论是女孩还是女人,都好难啊。
评分##前面这些篇有各种出人意料的设定,最后《farewell》落到一个实处,像一个寻常家庭的日记,结果最触动人。
评分##很喜欢蒯(kuai)乐昊的同名篇《疼痛之子》的开头: 「起初只是一条线。然后是另一条。一条线召唤一条线。一条线抚平另一条线。面是不存在的,面只是无数条线的集合。线有节奏,有逻辑,有抑扬顿挫。无数我们捉摸不定的东西都以线的方式存在,比如:宇宙指缝里漏下的光;星星跑...
评分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